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策略探讨

何涛;黄金敏

关键词: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策略
摘要: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普通市民对此类药物“越来越熟悉”,抗菌药物滥用及各种不合理使用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加,细菌耐药不断上升[1],使用不当还容易引起过敏、休克乃至死亡[2],极大地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促进其安全、合理使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成为医务人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3]。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110例,将其中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直接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观察组肿瘤直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切缘癌阳性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累积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RRLC-Q-TOF-NS法测定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14种非法添加的催眠类药物

    目的:建立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4种催眠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RRLC-Q-TOF-NS作为检测方法,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作为定性依据;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峰面积作为定量依据。结果建立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4种催眠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验测定方法,14种成分线性相关系数( r)均>0.99,回收率80%~120%。结论 RRLC-Q-TOF-NS法定性准确,干扰少,定量线性及回收率良好,适用于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催眠类药品的定性和定量检验。

    作者:王自;严小红;张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母乳喂养中的作用

    母乳喂养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本能的喂养方法,据WHO提供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每天有4万儿童由于营养不良和腹泻导致死亡,而4~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机会低于母乳代言品的2.5倍[1]。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显示了护理干预措施在促进母乳喂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胜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宫外孕的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常见。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治疗上可以药物、手术治疗。

    作者:唐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住院患者经济状况差是护患冲突的首要原因

    目的:了解导致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为预防和避免冲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5例有冲突迹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影响因素:费用过高,沟通不够,患者与家属心理压力大,多方面因素困扰。结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费用给患者与家属的压力,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帮助,积极同主管医师与家属协商一种不影响治疗、患者与家属能够接受的更好的促进健康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后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会阴及盆底肌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后会阴水肿、侧切口愈合及盆底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经阴道分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会阴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别于产后3、6个月随访,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口水肿程度、疼痛程度第3、5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早期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有助于产后会阴及盆底肌恢复。

    作者:赵金荣;王海波;李萍;甄银芝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老年手术患者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9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静脉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对照组静脉麻醉中应用芬太尼。结果2组均在麻醉诱导后心率、血压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咳嗽反射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静脉麻醉中起效快,镇痛作用明显,可减轻应激反应,控制方便,患者术后清醒快,值得应用。

    作者:程富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美宝疮疡贴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骨科住院行四肢骨折外固定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乙醇消毒联合美宝疮疡贴外敷针孔换药预防术后针道感染,对照组仅采用乙醇消毒外科换药方法预防术后针道感染。观察比较2组术后针道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术后针道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宝疮疡贴联合乙醇外科换药可减少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率。

    作者:李欣;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诺华心血管药物serelaxin遭FDA驳回

    美国FDA本周在关于突破性疗法药物优先审核中否决了诺华公司突破性心血管药物serelaxin上市的请求,表示他们需要更多数据来说明这种药物的疗效。这对诺华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打击。诺华公司此前对serelaxin寄予厚望,认为它将是治疗心血管病药物的一个里程碑。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骨缺损28例观察

    对于无手术禁忌证的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进行颅骨修补术,不仅术中易操作、出血少,而且能尽早恢复颅骨的完整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和控制“颅骨缺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卢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损伤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预防反复发作的护理体会

    损伤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近年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往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导致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妇女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一定要对此症病因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防止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俏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起病年龄可分为3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称呆小症;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为成年型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疾病中是易误诊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报告亦常见,根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高达56.2%[1],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12例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骨科无菌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骨科无菌手术室临床承担着大部分骨科无菌修复手术或重建手术,手术具有暴露面积大、手术时间长、患者术后恢复慢等特点[1]。且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类型手术高,由此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还直接威胁到患者健康。科学、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医院感染关键。

    作者:梁宏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体肝脏右前叶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分析

    目的:通过对固体形态的肝脏标本进行解剖,研究肝脏右前叶门静脉系统,为肝外科提供解剖资料。方法对20例固体肝脏进行管道雕刻法解剖,对肝脏右前叶门静脉三级分支进行分析其走向、分布、形式以及数量。结果20例中18例肝脏右前段门静脉三级分支被一斜裂分为2组,斜裂的原因为血管缺失,其中一组血管缺少处于左前方,对应位置为右前叶腹部的侧面;另一组分布在该血管缺失处的右后方,对应位置为右前叶背部的侧面;另2例肝脏未发现斜裂。肝脏右前叶门静脉三级分支的分布为:1~8支处于腹部侧面,另有1~8支处于背部侧面,3~15是肝脏右前叶门静脉三级分支的支数。三级分支的形式以A、B 2种字母来代替,A型分支15例,占75%;B型5例,占25%。斜裂内部均发现有一条走行的肝静脉,18例中10例为肝中静脉,属1级属支,3例为肝右静脉,属1级属支,3例为肝中静脉,属2级属支,2例为肝右静脉,属2级属支,1例为副肝中静脉。斜裂处各点和胆囊窝的中点有一定的距离,平均距离为(60.68±15.80)mm。肝脏右下角和胆囊窝中点相距的距离平均为(110.34±20.54)mm,2个距离数值的比值为(0.45±0.12)。结论血管缺失在肝脏右前叶门静脉中普遍存在。该斜裂将肝脏右前叶一分为二,分别对应右前叶腹部侧面和右前叶背部侧面。肝静脉走行在斜裂中恒定存在。斜裂位于胆囊窝中心和肝脏右下角的中分线处。

    作者:魏保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VEGF及FLT-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其受体FLT-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82例直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FL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 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1.9%(59/82),FLT-1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7%(67/82)。VEGF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有关( P<0.05)。FLT-1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及FLT-1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及其受体FLT-1的表达与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葛立锋;温林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拟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拟组方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心肠易激宁液口服,对照组36例采用匹维溴铵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单项症状、症状积分、抑郁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肠易激宁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王海芬;韩宝娟;赵慧敏;郝恒瑞;郭增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脊柱侧弯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是骨科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压疮,不仅会加重原发病情,影响康复,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直较为棘手。因此防治压疮是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特别是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再生修复能力低的老年人。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对脊柱侧弯患者30例采取相应的压疮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银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FDA要求降低右佐匹克隆推荐起始剂量

    2014年5月15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要求助眠药艾司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的推荐起始剂量由2mg降低至1mg,以强调与该药相关的次日晨间的功能损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孕药物对不同孕产史者流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史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婚前、婚后健康。方法选取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248例,分为Ⅰ组(剖宫产后的2次早孕者)、Ⅱ组(多次人工流产早孕者)、Ⅲ组(自然分娩后2次早孕者)、Ⅳ组(初次早孕者)各62例,采取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Ⅰ、Ⅱ、Ⅲ、Ⅳ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17.74%、19.35%、3.32%、4.84%,Ⅰ、Ⅱ组不全流产率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全流产者中,此前有人流1次者为7.14%(1/14),明显低于人流2次者的10.71%(3/28)和人流3次及以上者的40.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既往妊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有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多次药物流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而且应重视未婚和围婚人群的避孕知识教育,加强婚后避孕指导工作。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