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阻肺新药Incruse Ellipta将于年底上市

关键词:慢阻肺, 新药, 支气管扩张药物, 慢性阻塞性肺病, 食品药品监督, 欧盟委员会, 葛兰素史克, 阻塞症状, 美国, 维持性, 加拿大, 管理局, 治疗, 气流, 患者
摘要:葛兰素史克公司药物Incruse Ellipta( umeclidinium)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作为一种长期的、每天1次的维持性支气管扩张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得气流阻塞症状。此前,Incruse Ellipta分别获得加拿大和欧盟委员会的批准。该药预计在2014年第四季度于美国推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点评制度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提升的有效性影响

    目的:探究处方点评制度对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提升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9月医院每月随机抽取2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处方点评,并根据结果进行相关干预。结果医院自从实施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质量就有了显著提高。其中处方不合格率由干预前的37.2%降至0.6%;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56.05%降至干预后的32.65%;采用输液(>100ml)给药方式的比率由36.15%降至26.85%。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对本院规范处方书写和临床合理用药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作者:郑勋;叶静;何丽铿;李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孕药物对不同孕产史者流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史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婚前、婚后健康。方法选取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248例,分为Ⅰ组(剖宫产后的2次早孕者)、Ⅱ组(多次人工流产早孕者)、Ⅲ组(自然分娩后2次早孕者)、Ⅳ组(初次早孕者)各62例,采取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Ⅰ、Ⅱ、Ⅲ、Ⅳ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17.74%、19.35%、3.32%、4.84%,Ⅰ、Ⅱ组不全流产率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全流产者中,此前有人流1次者为7.14%(1/14),明显低于人流2次者的10.71%(3/28)和人流3次及以上者的40.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既往妊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有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多次药物流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而且应重视未婚和围婚人群的避孕知识教育,加强婚后避孕指导工作。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FDA要求降低右佐匹克隆推荐起始剂量

    2014年5月15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要求助眠药艾司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的推荐起始剂量由2mg降低至1mg,以强调与该药相关的次日晨间的功能损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54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8例社区年龄>60岁的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压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是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有效用药方法。

    作者:郎月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治体会

    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21例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老年外科急腹症患者临床正确诊治措施,为提高此类患者疗效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其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24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俏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治疗体会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倾向,导致超高龄胆管结石的住院人数明显增加,但是超高龄患者的内科并发症多,手术及麻醉耐受性差,使手术风险明显增大。笔者总结开滦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2013年6月50例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超高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吉瑞更;曹立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吡拉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脑缺血药物吡拉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血管血流量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N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各给药组对大鼠脑微循环血流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血管假vWF、TN、EPCR水平。结果吡拉格雷钠各给药组均使NCAO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升高,并显著性降低vWF、TN、EPCR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结论吡拉格雷钠能够明显改善NCAO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并且对vWF、TN、EPCR均有抑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蕾;吴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研究协调员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

    药物临床试验是指在任何人体(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试验是推动人类健康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每一种新药的上市不管经过多少体外和动物试验,依然需要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才能终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本人硕士研究生期间有幸进入江苏省肿瘤医院实习,并以临床协调员( CRC)的角色负责内科淋巴瘤病区临床试验的部分工作。本文就本病区临床试验的项目、顺利开展临床试验的经验及体会展开详述。

    作者:朱迎迎;吴剑秋;汤唯艳;寇莹莹;汤依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炎鼻窦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内外联合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鼻渊通窍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外加使用鼻窦正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上述药物。结果内外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联合保守治疗小儿鼻炎、鼻窦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苏慧;王士玮;康雪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肾康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临床生化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冯彬;孙杨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心理社会因素对现代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医学发展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即是说在重视生物学致病因素的同时,也重视疾病发生多元化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在大学时期,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育成长影响深远,而心身疾病与大学生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万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及传播,结核发病率近年来呈上身趋势,结核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给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在我国的结核患者中,骨、关节部位结核患者占结核病总人数的3%[1]。在肺外结核中占35%,高居首位[2]。脊柱结核以胸腰椎发病率高,颈椎、骶尾椎发病较少,且大部分属于椎体结核。然而,在脊柱结核患者中,跳跃性、多节段病例也不少见。患者体质弱、治疗时间长、难度大,严重的脊柱结核可造成脊柱畸形,如侵犯椎管则有致残的可能,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璟;闫文亮;李永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抗凝降脂与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关系

    目的:分析脂代谢、炎性反应、纤溶功能变化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影响。方法收集24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分别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小板参数及纤维蛋白原。对照组单纯服用降糖药,治疗组根据检测结果除降糖外联合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和辛伐他丁等药物联合抗凝和降脂,观察抗凝和降脂对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并发脑梗塞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抗凝降脂可以减缓糖尿病并发脑梗塞。

    作者:李月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应用现状

    静脉穿刺是目前临床护理中基本、应用广泛的护理操作,同时也是临床治疗中重要的给药途径。由于静脉穿刺是一种有创性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会对患者的皮下组织及神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有效地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轻疼痛感,同时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笔者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减轻静脉穿刺疼痛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头孢曲松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在淋菌性前列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淋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自拟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自拟组方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心肠易激宁液口服,对照组36例采用匹维溴铵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单项症状、症状积分、抑郁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肠易激宁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王海芬;韩宝娟;赵慧敏;郝恒瑞;郭增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3年随访结果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是浸润性宫颈癌的前期病变,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三阶梯技术( TST)是目前筛查、诊治、管理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基本原则与标准的诊疗程序,而子宫颈电环切术( LEEP)是临床诊断和进行早期阻断性治疗高级别CIN的重要手段[1]。但CIN患者经过LEEP治疗后仍有复发甚至癌变的可能,为此笔者对90例CIN患者在LEEP术后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监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敏;谢珍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膀胱内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用于暂时性膀胱造瘘中的临床价值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目前引起慢性尿潴留或尿道梗阻的常见原因,通常采用经膀胱镜前列腺电切术,但有部分患者通常以急性尿潴留就诊,就诊时由于存在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置入尿管困难,通常采用经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建立暂时性尿液引流通路,然后再行前列腺切除。传统的膀胱穿刺造瘘器械粗大,需切口,创伤大,拔出后已存在尿液外渗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们采用耻骨上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膀胱造瘘引流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彬;权永志;赵军山;高翠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升结肠肝曲癌1例

    患者,男,38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d伴发热急诊入院。既往史:曾反复有腹部不适半年余,在多家医院诊治,以前列腺炎诊治,效果差。本次住院考虑急性阑尾炎。入院急查血常规:WBC 9.4×109/L,中性粒细胞90.6%,HGB 126g/L。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无积液,阑尾充血红肿明显。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切口愈合出院。术后至出院半月内仍诉时有下腹或右侧腹部不适,初起考虑为肠粘连或阑尾炎术后反应,于半月后行肠镜排查,结果示升结肠肝曲癌,再次入院行手术治疗。

    作者:郑永波;温晓华;赵金荣;苏秀霞;徐振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