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孕产史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婚前、婚后健康。方法选取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248例,分为Ⅰ组(剖宫产后的2次早孕者)、Ⅱ组(多次人工流产早孕者)、Ⅲ组(自然分娩后2次早孕者)、Ⅳ组(初次早孕者)各62例,采取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Ⅰ、Ⅱ、Ⅲ、Ⅳ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17.74%、19.35%、3.32%、4.84%,Ⅰ、Ⅱ组不全流产率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全流产者中,此前有人流1次者为7.14%(1/14),明显低于人流2次者的10.71%(3/28)和人流3次及以上者的40.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既往妊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有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多次药物流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而且应重视未婚和围婚人群的避孕知识教育,加强婚后避孕指导工作。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骨科无菌手术室临床承担着大部分骨科无菌修复手术或重建手术,手术具有暴露面积大、手术时间长、患者术后恢复慢等特点[1]。且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类型手术高,由此引发的各类并发症,还直接威胁到患者健康。科学、高效且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医院感染关键。
作者:梁宏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常诱发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猝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高血压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2]。因此观察病情,做出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2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医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随访1~2年,比较2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姜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笔者对收治的32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脑损伤后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治经验,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常权;朱金华;李征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龙珠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脐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碘酊治疗,治疗组给予龙珠软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龙珠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明显优于碘酊,缩短了疮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艳;苏秀霞;刘树刚;国献素;冯永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多见。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易反复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程呈缓慢性进行性发展。从世界范围内看,COPD给社会、家庭均带来巨大影响,其具有高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等特点,近些年来一直是呼吸类疾病学术方面的热点议题。现就近年来对本病的中药复方治疗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飞;李金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循证护理组与个体化护理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循证护理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1例,个体化护理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结束时,2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个体化护理组患者情感功能得分显著高于循证护理组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感功能。建议在循证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结合二者优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罗雪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享受到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在门诊输液室开展舒适护理的意义在于:增强门诊输液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与认可;使门诊输液患者舒适度大化,安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萘哌地尔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萘哌地尔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萘哌地尔联合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喹诺酮类属于广谱杀菌药,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制的喹诺酮类进一步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杀灭作用也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提高了对厌氧菌和厌氧芽孢梭菌属等的抗菌活性,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我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静脉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时有6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自拟组方心肠易激宁液治疗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疗效。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采用心肠易激宁液口服,对照组36例采用匹维溴铵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单项症状、症状积分、抑郁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肠易激宁液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作者:王海芬;韩宝娟;赵慧敏;郝恒瑞;郭增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患者常因疼痛剧烈,时作时止,展转不安,而痛苦难忍。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绞痛,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黏膜脱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肠胃经官能症等病症。中医学认为此病多由神经刺激,饮食失调,疲倦过度,气血凝滞等所致。虽病机不同,但发病机制上又有共同点,即不通则痛,故除药物治疗外精心护理也很重要,要掌握基本护理原则。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积极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寻找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性引起临床重视。hHcy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脑梗死、脑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与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综述,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作者:胡晓丹;张永全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心房颤动( 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收治并行CABG手术的患者90例按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术前1周开始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对照组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进行连续7d的心电监护,记录AF的发生情况。检测术前和术后7d 2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AF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F持续时间和快心室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间术后AF起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间术前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7d的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CABG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作者:花光斌;朱国玺;李立明;杨蓓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4种催眠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RRLC-Q-TOF-NS作为检测方法,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作为定性依据;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峰面积作为定量依据。结果建立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4种催眠类药物的定性和定量检验测定方法,14种成分线性相关系数( r)均>0.99,回收率80%~120%。结论 RRLC-Q-TOF-NS法定性准确,干扰少,定量线性及回收率良好,适用于安神类中成药、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催眠类药品的定性和定量检验。
作者:王自;严小红;张玉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急诊药房承担着急诊患者的用药、夜间住院患者的临时用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药品供应,因此对发药准确率和发药速度的要求更加突出。我院于2012年10月引进了智能存取机,经过1年的运行,智能存取机对急诊药房的工作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余晓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比较4种药物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精神科住院的便秘的精神病患者258例,随机分为A组66例、B组57例、C组71例、D组64例4组,分别服用乳果糖、番泻叶、果导、温开水,并逐个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A、B、C组总体效果均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因排便次数多或腹泻明显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结论乳果糖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
作者:陈星;杨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临城街道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知现状及主要获取途径,为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匿名问卷的形式以临城区域老契菜场、丰茂菜场和东荡菜场为单位,对3个菜场的流动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汇总调查问卷等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城街道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8%,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3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的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2.2%、85.2%、81.7%,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电视为87.8%,其次为报纸、宣传资料46.1%、广播33.0%、网络30.4%、医院20.0%、周围的人10.4%。结论临城街道人群对艾滋病的整体认知水平较高,次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大AIDS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力度。
作者:张红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导致护患冲突的根本原因,为预防和避免冲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5例有冲突迹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的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影响因素:费用过高,沟通不够,患者与家属心理压力大,多方面因素困扰。结论护理工作者应关注费用给患者与家属的压力,加强对患者与家属的心理支持与帮助,积极同主管医师与家属协商一种不影响治疗、患者与家属能够接受的更好的促进健康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勇;孟娜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