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氏单抗药物Actemra的新剂型获加拿大批准

关键词:抗药物, 新剂型, 静脉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 疗效和安全性, 受体拮抗剂, 加拿大, 抗风湿药物, 单克隆抗体, 白细胞介素, 临床试验, 联合用药, 甲氨蝶呤, 多种疾病, 成人患者, 药疗法, 卫生部, 通用名
摘要:5月8日,罗氏公司( Roche)宣布,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皮下注射( SC)剂型Actemra(通用名:tocilizumab)用于对一种或多种疾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DNARDs)和/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拮抗剂响应不足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成人患者的治疗。与静脉注射( IV)剂型Actemra相比,Actemra SC可用作单药疗法,也可与甲氨蝶呤( NTX)或其他非生物类DNARDs联合用药。罗氏公司预计6月将Actemra SC推向市场。罗氏公司Actemra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加拿大批准,可同时用于静脉注射给药( IV)和皮下注射给药( SC)的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中,Actemra SC具有与Actemra IV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及血清胱抑素C ( 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老年原发性高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2例,治疗组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用药后第2周末做动态血压监测及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观察BPV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血清Cys-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4h血压变异性与血清Cys-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肾脏损害密切相关。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同时降低血清Cys-C水平,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立新;宋书凯;李敬田;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直肠癌腹腔镜下TNE术与传统开腹TNE术术后短期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直肠癌腹腔镜下TNE术与传统开腹TNE术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病理数据,分析2种术式特点及术后短期效果差异。方法对76例行腹腔镜下TNE术的直肠癌患者与62例行开腹TNE术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资料采集,采集包括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术中输血、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感染、其他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在内的反映手术短期效果的数据,同时采集反映肿瘤大小、检获淋巴结数目、肿瘤距远端或近端切缘的距离以及切缘肿瘤阳性率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数据;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种术式在上述各个方面的数据特点,探讨两者在围手术期各个具体指标上的差异性。结果开腹组在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等项目上较腹腔镜组而言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腹腔镜组在术后恢复指标上,如术后镇痛药使用、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且这样的优势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TNE术式在术后镇痛药使用、胃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较传统开腹术式仍具有优势。

    作者:徐国宏;李德福;邓先锐;岳文杰;胥钱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乳果糖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4种药物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月医院精神科住院的便秘的精神病患者258例,随机分为A组66例、B组57例、C组71例、D组64例4组,分别服用乳果糖、番泻叶、果导、温开水,并逐个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A、B、C组总体效果均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因排便次数多或腹泻明显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结论乳果糖能有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便秘。

    作者:陈星;杨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育龄女性中较常见的疾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的结蹄组织、盆腔腹膜等多处组织感染炎症时的总称,常发生于产后、剖宫产后、流产手术后等。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或体质较差,细菌进入创面感染而发病,若不能及时进行治愈还可导致盆腔静脉淤血、慢性输卵管及卵巢炎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月经紊乱、腰腹疼痛、白带异常量多等症状,在劳累过度、性交后、排便、月经周期前后加重,且常伴有低热。发病可局限于1个或多个部位,疼痛定位不准确,其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急性者可因败血症危及生命,给妇女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烦恼,直接影响生活质量。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2例,应用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无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龙珠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龙珠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脐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碘酊治疗,治疗组给予龙珠软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龙珠软膏治疗新生儿脐炎明显优于碘酊,缩短了疮面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艳;苏秀霞;刘树刚;国献素;冯永格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脊柱结核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及传播,结核发病率近年来呈上身趋势,结核病逐渐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给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在我国的结核患者中,骨、关节部位结核患者占结核病总人数的3%[1]。在肺外结核中占35%,高居首位[2]。脊柱结核以胸腰椎发病率高,颈椎、骶尾椎发病较少,且大部分属于椎体结核。然而,在脊柱结核患者中,跳跃性、多节段病例也不少见。患者体质弱、治疗时间长、难度大,严重的脊柱结核可造成脊柱畸形,如侵犯椎管则有致残的可能,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璟;闫文亮;李永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药师干预护理用药操作120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干预护理用药操作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医院护理合理用药的途径,为医院护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该院临床药师干预护理用药120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临床用药过程中在药品处理、溶媒选择、滴注速度、给药顺序、给药次数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经临床药师干预后均得以合理使用。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主动参与临床护理用药操作,同时要加强对护理用药操作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临床护理中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韦红棉;唐秀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采血部位在血常规检测结果中的影响

    对人体血液进行的常规检测,又称血常规检测,是现今临床上运用广泛且运用率高的基础化验项目[1]。传统上临床血常规检测常采取末梢血,但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全自动或半自动细胞计数仪已逐步替代过去的传统手工操作。细胞计数仪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血常规检测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大多数细胞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但由于人们长期的习惯和末梢采血方便,相对静脉采血更易让患者接受,临床科室及患者更愿采用末梢血作血常规检测。因此必须对采用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检测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了探讨在血常规检测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现对2011年7月-2013年3月来本站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80例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史艳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的能力探讨

    近几年来,随着医药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药品的需求质量的安全保证要求也随之提高,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期间药品的管理与监督难免出现许多的新问题。面对当前的食品药品错综复杂的监管形势,面对社会群众保障饮食用药安全是新时期赋予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要使命。对药品生产单位经营和医疗单位的药品抽样检验是药检院实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中的重要手段,是获得药品质量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监督部门和促进药品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作者:薛国英;付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起病年龄可分为3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称呆小症;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为成年型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疾病中是易误诊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报告亦常见,根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高达56.2%[1],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12例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联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癫痫病患者86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症程度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43例,中西医组采用中医汤药等疗法配合服用常规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西医组按照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6.16%优于西医组的8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黄金格;朱金华;李征;刘常权;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罗氏单抗药物Actemra的新剂型获加拿大批准

    5月8日,罗氏公司( Roche)宣布,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皮下注射( SC)剂型Actemra(通用名:tocilizumab)用于对一种或多种疾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DNARDs)和/或肿瘤坏死因子( TNF)拮抗剂响应不足的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成人患者的治疗。与静脉注射( IV)剂型Actemra相比,Actemra SC可用作单药疗法,也可与甲氨蝶呤( NTX)或其他非生物类DNARDs联合用药。罗氏公司预计6月将Actemra SC推向市场。罗氏公司Actemra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加拿大批准,可同时用于静脉注射给药( IV)和皮下注射给药( SC)的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中,Actemra SC具有与Actemra IV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早孕药物对不同孕产史者流产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孕产史与早孕药物流产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婚前、婚后健康。方法选取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248例,分为Ⅰ组(剖宫产后的2次早孕者)、Ⅱ组(多次人工流产早孕者)、Ⅲ组(自然分娩后2次早孕者)、Ⅳ组(初次早孕者)各62例,采取米非司酮片口服治疗,比较4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Ⅰ、Ⅱ、Ⅲ、Ⅳ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17.74%、19.35%、3.32%、4.84%,Ⅰ、Ⅱ组不全流产率高于Ⅲ、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Ⅲ组与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不全流产者中,此前有人流1次者为7.14%(1/14),明显低于人流2次者的10.71%(3/28)和人流3次及以上者的40.00%(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既往妊娠可影响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有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多次药物流产史者应慎重选择药物流产,而且应重视未婚和围婚人群的避孕知识教育,加强婚后避孕指导工作。

    作者:郝玉婧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脊柱侧弯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

    压疮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在骨隆突处,是骨科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一旦出现压疮,不仅会加重原发病情,影响康复,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导致死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直较为棘手。因此防治压疮是临床护理的一大课题,特别是皮下脂肪和水分较少,再生修复能力低的老年人。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0月对脊柱侧弯患者30例采取相应的压疮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银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透析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控制和保护方法

    我院近7年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主要用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前、食物和药物中毒等血液透析治疗,成为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尤其是血管条件不好或需要高流量的无肝素透析技术中是非常适应的临时性血管通路。但近年来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随之增多[2],以致延长住院时间,经济费用增加及死亡率增加。因此,我科对于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相关性感染控制方法进行如下总结。

    作者:张雪棉;王晓青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家庭式产前教育在康乐待产过程中对产妇影响的观察与探讨

    目的:探讨家庭式产前教育在康乐待产过程中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头位、足月、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230例,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产前由指定家属陪同参加孕妇学校>90%课程,且选择康乐待产;对照组未参加孕妇学校课程选择康乐待产,观察2组产妇焦虑情绪及宫缩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妇焦虑情绪明显缓解及宫缩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庭式产前教育能缓解产妇焦虑情绪,减轻宫缩疼痛,使康乐待产过程更加和谐。

    作者:侯振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多见。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易反复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程呈缓慢性进行性发展。从世界范围内看,COPD给社会、家庭均带来巨大影响,其具有高致病率、致残率、致死率等特点,近些年来一直是呼吸类疾病学术方面的热点议题。现就近年来对本病的中药复方治疗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飞;李金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室专科护理体会

    手术室是医师对手术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之一。传统的护理工作形式,即仅局限于单纯的手术配合已不能满足于现代综合医院发展的需要,不仅影响了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而且也限制了手术室护士职能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专科手术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促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向高度精细化和一专多能方向发展[1]。护士护理能力全而不精、专科配合不娴熟已成为手术中医护默契度的主要因素之一[2]。为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我院手术室自2011年3月起实行专科护理工作模式,即手术室护士分6个专科组,由组长、专科护士、护士三级成员组成,实现专科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即阶梯式,各专科组得到医师的好评,患者满意度提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我院2013年上半年门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处方质量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查该院2013年1~6月处方2500张,点评抽查处方并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处方书写规范,处方不合格率为4.5%,主要为用法用量、适应症及溶媒等不适宜。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干预措施,该院门诊处方书写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继续改进。

    作者: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吡拉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微循环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脑缺血药物吡拉格雷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血管血流量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N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各给药组对大鼠脑微循环血流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血管假vWF、TN、EPCR水平。结果吡拉格雷钠各给药组均使NCAO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升高,并显著性降低vWF、TN、EPCR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结论吡拉格雷钠能够明显改善NCAO大鼠脑微循环血流量并且对vWF、TN、EPCR均有抑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蕾;吴玉林 刊期: 2014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