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刚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89.66%)高于对照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黏度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胡亦蓉;刘毅;漆伟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脂、血压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TG、TC、HDL-C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黄耀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接受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妊娠机会。
作者:程长秀;李丽明;傅羽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徐秋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青春期原发性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患之一,易受心理、精神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避孕药治疗,取效虽然快捷,但易产生消化道溃疡、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且疗效难以持久。中医药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此外,经期预防保健对疾病的治疗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脑梗死患者108例,将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1/54),高于对照组的83.3%(4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丁苯酞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逆转其继发性的脑功能损伤,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江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BioCycive公司和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实施了一项临床前研究评价BC-001的活性,这种环二硫二酮哌嗪的新型二聚物针对的是多向性协同激动剂p300,可抑制HIF-1α,拟用于治疗癌症。A549细胞中,BC-001可高效下调多种缺氧诱导基因的表达。BC-001减少了各系癌细胞的生长,EC50值在纳摩尔范围内。乳腺癌和肾细胞癌模型BC-001(1mg/kg)与对照剂相比抑制了肿瘤生长。以BC-001(1mg/kg)治疗45d,未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潜在的各种危险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人工流产的25例孕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孕妇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孕妇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后1例孕妇存在残留,行清宫术后,恢复正常。手术进行过程中3例孕妇存在大量出血现象,经对症治疗后,孕妇病情获得改善,终均康复出院。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具有一定的流产难度,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早使孕妇确诊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B超引导下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术,能够降低漏吸以及子宫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黄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24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夫西地酸钠组及头孢克肟组,每组120例。夫西地酸钠组患儿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而头孢克肟组患儿则采用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均治疗1~2个疗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夫西地酸钠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8.33%(118/120),高于头孢克肟组的87.50%(10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相比于头孢克肟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晨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治疗的86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47%(26/43),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月经过少的患者治本是关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好,不易反复,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观察组在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对照组联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 Hp)转阴率、止血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临床胃溃疡合并出血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肺部结节性疾病在64层螺旋CT中的表现,进而提高该病的诊断技术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病理确诊28例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肺部结节患者中,26例患者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患者为肺内病变中,12例患者的肺结节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2例患者存在磨玻璃影。结论结节性疾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直观的反映出来,但是也存在着误诊的可能,因此肺部结节性疾病的确诊方法还是要依靠病理活检。
作者:曹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临床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方法,从而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孕妇164例,随机将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引产。比较两组孕妇实施不同药物引产后的引产效果以及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观察组引产有效率为97.56%(80/82),高于对照组的86.59%(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和用药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是临床针对瘢痕子宫中期孕妇实施引产的可靠选择。
作者:李驰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闭式负压持续引流在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1月于本院普外科就诊的乳腺脓肿患者46例,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小切口闭式负压持续引流,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引流。结果治疗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疼痛分数及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切口闭式负压持续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显著,是患者较为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振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81例。观察组采取入院时宣教、每天查房宣教、出院时宣教、出院后电话随访;对照组采取入院时宣教、责任护士专题宣教、出院时宣教;以提高诊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65%,血压达标率55%,定期检测率40%;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为25%,血压达标率21%,定期检测率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的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显著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和治疗依从率。
作者:魏晓东;朱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鼻塞20例,有带血样鼻涕8例,鼻腔异味11例,灰褐色颗粒样鼻异物7例,头痛22例,鼻中隔偏曲10例,鼻内积脓22例,多发性鼻息肉7例,发病位置单侧上颌窦50例,双侧上颌窦6例,CT检查不均匀密度增高47例,均匀密度增高9例,存在金属样异物影30例,存在点状钙化斑19例,其中曲霉菌32例,未确定真菌种类24例,存在较多浆细胞浸润42例,较多嗜酸性粒细胞7例,毛细血管增生55例,腺体增生30例,纤维组织增生7例。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经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患者存在干酪样、肉芽肿样、灰黑色团块状病变组织,在内镜下观察可见鼻窦黏膜水肿、增生,多为单窦发病,病理检查多为曲霉菌感染,黏膜存在非特异性炎性改变,经内镜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赵建辉;莫云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其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开展比较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与治疗依从性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并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美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和效果。结果显效2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90%;且随访无患儿出现病情反复和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陈换如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脱垂痔和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脱垂痔和混合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低于治疗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开环式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脱垂痔和混合痔,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马基祥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1.97%(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维地洛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礼功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