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黄光秀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前列腺增生症, 护理, 围术期
摘要:前列腺增生症( BPH)主要是以尿频、尿不尽、夜尿多、尿潴留,同时可伴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为临床表现的一种老年男性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 )是目前治疗BPH的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短、尿路刺激症状轻、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我院采用TURP治疗BPH,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调查

    目的:对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3年3月-2013年5月向农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发放了19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9份(99.47%)。结果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率低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卫生室的医生对HIV感染患者的告知方式、处理方法及孕妇HIV检查相关情况的知晓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应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加大培训医务人员的力度,使艾滋病的预防得到推进。

    作者:喻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颅内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13年6月经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手术患者中,恢复良好17例,因并发血管痉挛,出现昏迷而放弃治疗1例。随访1~24(11.5±7.0)个月,其中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1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微创、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薛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西地那非和酚妥拉明辅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相关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酚妥拉明辅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和西地那非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用药时间不超过5d。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6.5%高于对照组的68.6%(P<0.05)。结论西地那非与酚妥拉明辅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其心肺功能,是临床上安全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输血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复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超声雾化方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咳嗽、憋喘、湿性啰音、哮鸣音等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可尽早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彦亭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维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50例,先通过三维超声诊断其良恶性,再经病理及手术进一步证实,得出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73.1%(19/26),特异度为95.2%(118/124),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91.5%(118/129),诊断准确率为88.1%。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能够弥补二维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缺点,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数字化成形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数字化成形与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数字化成形组和手工塑形组各5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钛钉用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数字化成形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手工塑形组,钛钉数量少于手工塑形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工塑形组,患者满意度高于手工塑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手工塑形相比,数字化成形钛网修复颅骨缺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献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儿护理体会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麻醉期间不配合,使麻醉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功能较不成熟,组织结构较脆弱,对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反应更快更大,因此麻醉期间的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患儿理性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安返病房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科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儿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49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正常足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同时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并于术毕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h和术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仁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行为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绞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疗法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健康给予大限度维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D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D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采用DR成像技术拍片的150例急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相关标准下,对拍片质量进行观察。结果150张DR图像中,甲级144张(96.0%),乙级4张(2.7%),废片2张(1.3%)。结论 DR成像技术操作方便,诊断准确率高,图片质量高,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焱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的护理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直接迅速地解除血肿占位,使脑出血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降低。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脑出血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患者5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患者59例,其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16~68岁,中位年龄47.4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6例,高血压脑出血21例,颅内占位2例。

    作者:管海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病情严重、复杂多变,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呼吸系统问题,患者并发症多、愈后差,需医护人员进行周密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综合分析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近年来,各大医院纷纷建立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对患者病情进行检测,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与优质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了促进作用[1]。现对我院接收的3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冯翠;夏小敬;孙利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则增加痰热清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4.4%,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原因探讨

    目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再次尿潴留的患者18例,对患者出现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尿道狭窄、膀胱功能障碍等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常见原因。经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18例患者均康复,经3个月随访,患者排尿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术中及术后应积极应对,避免尿潴留再次发生;当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时,通过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鲁仕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2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ESA),对照分析2组在麻醉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5min(T2)、给药后30min(T3)、手术结束后(T4)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以及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结果观察组T1、T2、T3、T4各时间点的MAP、HR波动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SA对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具有痛觉阻滞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和肌肉松弛较好等优点,可作为全子宫切除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孙仁波;王耀华;孙福德;唐祖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老年人身体生理功能减退,各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基础性疾病患病率增高。发病特点为一体多病,多重用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临床上经常出现因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事件,现就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陈东冬;张洁;白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拟通便散贴敷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通便散贴敷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和对照组各32例。穴贴组给予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芦荟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疗效维持时间。2组疗程均为5d。结果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3.7%高于对照组的68.7%,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便散贴敷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朱艳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