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儿护理体会

沈桂仙;张敏

关键词:护理,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摘要: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麻醉期间不配合,使麻醉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功能较不成熟,组织结构较脆弱,对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反应更快更大,因此麻醉期间的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患儿理性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安返病房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科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儿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49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男性)20名,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单次口服后,应用微生物法测定志愿者的尿药浓度、血药浓度。结果阿莫西林标准品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中的阿莫西林浓度一致;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MSSA)、肺炎链球菌的MIC90的T>MIC(%)46.7%;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的T>MIC(%)均为38.3%;化脓性链球菌、卡拉莫拉菌的T>MIC(%)均为66.7%。结论对于因肺炎链球菌、MSSA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625mg/次,每天2次)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燕萍;黄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评估同单元多学科病区护理风险点,提出风险管理的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病区投诉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同单元多学科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御能力,降低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儿护理体会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麻醉期间不配合,使麻醉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功能较不成熟,组织结构较脆弱,对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反应更快更大,因此麻醉期间的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患儿理性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安返病房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科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儿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49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肱骨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

    肱骨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实施肱骨骨折手术患者73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肱骨骨折手术患者73例,均因外伤所致,其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15~67岁,中位年龄41.3岁。术后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示无成角畸形,对位、对线满意,住院8~25d,均治愈出院。

    作者:管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分析其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结果应用宫腔镜可准确诊断出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炎情况,综合准确率高达90.0%。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较高,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现象,经理疗及皮下抽吸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肿块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03年6月-2013年6月清华同方期刊题录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道,并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告,统计分析上述文献及报告所涉及的患者性别、有无过敏史、给药途径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积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伴有过敏史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静脉给药30min内,累积系统以呼吸系统为常见。结论予以硫普罗宁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寒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行为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绞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疗法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健康给予大限度维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初产剖宫产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初产剖宫产产妇浮现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初产剖宫产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6h由专业乳房护理人员同时进行乳房按摩护理。对比2组乳腺胀痛情况和泌乳始动时间。结果2组产后24h乳腺胀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72h轻度乳腺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为(16.36±3.61) 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49±3.7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在缓解初产剖宫产产妇乳腺胀痛和改善泌乳功能方面效果确切,能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乳汁的分娩和排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仁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舒利迭治疗,B组采用舒利迭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大呼吸中期流速( MMEF)及吸气流量峰值(PEF)改善情况。结果 B组患者FEV1、MMEF及PEF改善幅度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舒利迭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左俊丽;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疗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1]。本文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娟;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妈富隆治疗的252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2例患者中痊愈174例(69.05%),显效65例(25.79%),无效13例(5.16%),总有效率为94.84%,其中正常月经102例(40.48%),少量月经78例(30.95%),点滴月经56例(22.22%),多量月经16例(6.35%),控制出血时间为(24.85±6.54)d,完全止血时间为(39.12±17.65)d。治疗后患者血清促卵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水平(E)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止血迅速,用药安全,服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化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化治疗的基础上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病症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咳嗽、气喘缓解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咯痰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能切实改善患者病症,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均;冯阳春;李海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同部位采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末梢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20例,血常规检验均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血标本,比较两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两部位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检测值静脉血均低于末梢血,血红蛋白(Hb)高于末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静脉采血优于末梢血,可作为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首选部位。

    作者:张利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9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为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延缓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马秀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老年人身体生理功能减退,各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基础性疾病患病率增高。发病特点为一体多病,多重用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临床上经常出现因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事件,现就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陈东冬;张洁;白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进行临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息肉及鼻窦炎患者7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术后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出血38例,换药晕厥10例,术后复发4例,其中36例患者进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均已痊愈出院,护理满意度为94.44%;36例行根治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护理满意度为91.67%。结论针对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天数。

    作者:梁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