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何庆玲;何俊;陈忠华;刘雪梅

关键词: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美常安, 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四联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治疗中 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0例 Hp 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伴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服药第3、10天分别调查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 Hp 根除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Hp 根除率分别为92.0%和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传统四联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 Hp 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四联疗法显著降低,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诊断体会

    肺动静脉瘘(PAVF)又称为肺动静脉畸形(PAVm),是一种少见的血管畸形,近日我院呼吸内科收住1例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主因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加重1月住院。患者有反复咳嗽、咯痰、喘息5年,每年冬春季受凉后好发,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曾在当地医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月前咳嗽、咯痰、喘息症状再发。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否认反复鼻出血、咯血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查体:全身未见出血点、皮疹,口唇发绀,右肺闻及少量哮鸣音,心腹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增宽,三尖瓣左心功能正常。肺功能:轻度通气功能减损,轻度阻塞性通气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血气分析:pH 值7.398,PO250.3mm Hg,PCO239.5mm Hg。X 线胸片:(1)右肺上野见片状渗出影;(2)左肺门近肺门区及左肺下野见高密度结节影;(3)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结增大。肺 CT:(1)双肺间质性改变、肺气肿;(2)双肺陈旧性结核;(3)左肺上叶动静脉畸形可能。肺增强 CT(见附图1)及 CTA(见附图2):见左上肺2条状影和结界影由肺门发出,迂曲走形,与近左上胸壁2小结节相连,增强后见条状影及结节影呈血管样强化,分别与肺门的血管相连。诊断肺动静脉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因患者高龄、肺动静脉瘘较小、分流量少,未做特殊治疗,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抗感染、吸氧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

    作者:成永晖;王丽;陈继红;许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PDCA 管理法在提升护士发药制度执行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提升护士执行力,规避发药风险的方法。方法运用 PDCA 管理法提升护士发药制度执行力。结果患者满意度、发药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发药差错隐患率下降90%。结论 PDCA 管理法能有效提升护士发药制度的执行力,有效规避发药的护理风险。

    作者:关玉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布氏杆菌病46例临床分析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380例,对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60例进行分析。结果560例术前、术中、术后均按传染病消毒、护理,婴儿预防注射按常规操作。无麻醉意外,无产妇及胎儿死亡,无切口感染,无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66例前次剖宫者亦无粘连,手术顺利。结论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药用量少,诱导迅速,效果确切,镇痛及肌松良好,术后无麻醉药物残留的作用。

    作者:温凯升;王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胎儿时期心脏和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统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主要与妊娠期胎儿周围环境、遗传及其他因素有关,如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有些先心病有性别倾向性。症状主要有心力衰竭、紫绀、蹲踞、杵状指(趾)、肺动脉高压、发育障碍,晕厥、胸痛等。其中60%于﹤1岁死亡。它是危害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预期寿命的重要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是指在 X 线的指导下,通过体外操作各种导管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介入器械不断改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介入室护士通过总结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探讨介入治疗中护理的内容及作用。

    作者:崔陵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熏蒸在肛肠手术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肛肠疾病术后患者2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1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并配合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熏蒸,在缓解创口疼痛、减轻或消除水肿、减少出血等方面,疗效确切,优于高锰酸钾溶液;中药熏洗操作简单易行,迅速起效,无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彭燕;闫桂萍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横切口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横切口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小儿斜疝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经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斜疝采用横切口经腹疝囊口旷置于腹腔外手术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且切口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冯新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1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剂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格拉司琼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结果观察组0、Ⅰ级所占比例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提示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经济方便,值得应用。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外科住院行腹部手术,切口符合清洁切口,并符合肥胖标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方法预防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观察比较2组术后观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甲级愈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乙、丙级愈合率分别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2.5%;二次缝合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侧孔硅胶引流管负压皮下引流联合外科换药可减少肥胖患者腹部清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率及二次缝合率,且可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王飞;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提高医院产科护士法律意识的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我院产科部分护士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却不甚了解。根据我国法律,患者有7种基本权利:“医疗保障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尊重权;与家属联系权;获得赔偿权。”当患者进入医院,从挂号的那一刻起,到取药后离开医院前,就与医院建立了无形的合同关系。故护理人员更要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武田单抗药 Entyvio 获 FDA 批准

    武田(Takeda)5月20日宣布,单抗药物 Entyvio(vedolizumab)获 FDA 批准,用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的治疗。FDA 于2013年9月曾授予 vedolizumab 优先审查资格。此外,vedolizumab 于2014年3月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建议批准的积极意见。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据统计,我国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 DHF)患者≥400万,﹥65岁的 DHF 患者病死率每年约为15%。可见, DHF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

    作者:石吉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为急诊科护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实习护生80名,随机分为路径带教组和传统带教组各40名,实习时间均为8周。传统带教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路径带教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前2d,对2组护生急诊护理实践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并对护生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路径带教组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路径带教组教学质量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的传统带教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聪辉;王艳霞;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切口术后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乳腺良性疾病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96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的差异,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7±5.8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黄汤加芒硝湿敷治疗乳腺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能够改善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常文娟;权永志;常建伟;赵军山;张新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工作模式及作用

    2011-201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要求三级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所在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以规范抗菌药临床应用[1]。因此对于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临床药师应责无旁贷地介入抗感染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本文探讨本院内分泌专科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工作模式,并就案例说明临床药师可发挥的作用。

    作者:吴萍;王明丽;邹素兰;葛卫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活血化瘀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护理体会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它的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支出,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活血化瘀药物为我院治疗心血管系统的常用药,常用的有舒血宁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红花黄色素。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涂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时间治疗学原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学原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经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遵循时间治疗学原则,由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督促用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依从率好为52.0%,依从率差为48.0%;观察组依从率好为90.0%,依从率差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前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后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控制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成正相关。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将高血压发生的节律与降压药物的效应相结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就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宋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乳癖的临床疗效分析

    乳癖早见于汉代《中藏经》,是指乳房部位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的硬结肿块,是乳房部常见瘤性疾病,由于乳房部自觉症状不明显,所以肿块常常不易被发觉,故名乳癖。清·《疡科心得集》对该病的症状描述说:“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痛疼,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癖。”《外科真诠》有云:“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在《诸病源候论》中有“癖者,癖侧在于两胁之间,有时而痛也。”之说,《医宗必读》也指出:“癖者,僻也,内结于隐僻,外不可见也。”故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及乳腺纤维瘤,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其发病率约占乳房疾病的75%,好发于20~50岁的妇女,在此笔者主要讨论的是相当于乳腺增生的一类。

    作者:李仕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与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因其创伤小,无需开胸,不留永久性疤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对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7例实施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加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静梅;周桂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DVT 和 PE 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DVT 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PTS)。DVT 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采用介入技术治疗本病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常用治疗手段。

    作者:姚雪;潘晓琳;朱伟;王婷婷;陈丽艳;刘伟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