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复发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是感染。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隐球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和念珠菌感染。目前关于 SLE 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情况的报道和研究几乎没有,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也未明确。针对这一情况,JP Vinicki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分析 SLE 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和未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从而确定 SLE 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组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7月的《狼疮》(Lupus)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病原体,是这一研究队列死亡的主要因素,且硫唑嘌呤是感染发生发展的惟一风险因素。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脐静脉置管术(UVC)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50例行 UVC 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50例行 PIV 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研究组行 UVC,对照组行常规周围静脉留置针(PIV)。对两组患儿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置管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置管期间新生儿体质量增加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1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6.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UVC 的静脉穿刺次数少,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在 NICU 中推广。
作者:谢润华;潘健儿;赵永健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孕妇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 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孕妇合并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并且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对孕妇以及婴儿的生存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多西他塞联合顺铂治疗资料,对患者化疗与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8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显效48例(58.54%),有效26例(31.70%),无效8例(9.76%),总有效率90.24%。结论护理措施合理、有效、对症可减轻患者化疗的毒副作用,有利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左佳;朱博;李学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创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210例,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急救措施和临床施治,观察患者抢救后的各项生命指标与抢救成功率,总结相关急救措施的有效性。结果经过急救处理后,210例患者中174例继行了急诊外科手术,36例转入 ICU 并发开展观察治疗,共抢救成功202例,抢救成功率为96.2%(202/210),急救后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急救前,心率低于急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创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应保证有效准确的临床观察与判断,为急救措施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急救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的监控,可有效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耿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妇科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院内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15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院内护理)65例和对照组(家庭护理)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置管护理,试验组患者置管后接受院内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接受家庭护理,护理措施与试验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院内 PICC 置管护理较家庭护理引发置管后并发症的风险更小,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6.54%(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 WBC 和大便中 WBC 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胸闷、皮疹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显著,患儿各临床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傅碧云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到本院进行咳嗽治疗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儿感冒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安儿宁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的72%(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儿宁颗粒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朱正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本院门诊73例患者静脉滴注后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采取优质护理前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取优质护理后的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提高静脉滴注患者的满意度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有非常良好的帮助作用。
作者:张珍!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P、AST及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P、AST及ALT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香莲;肖雪英;段水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应用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23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1例),治疗组应用复方黄柏液湿敷联合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夫西地酸乳膏外涂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14/120),高于对照组的79.3%(8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复方黄柏液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安全高效。
作者:罗习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78例妇产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情志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情志护理,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
作者:吴菊珍;黄小桃;张海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对三叉神经痛诊断的意义。方法2013年本院共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34例,对其进行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的检查,并与健侧做对比,分析其特点。结果34例患者患侧与健侧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可以作为三叉神经痛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作者:李俊庆;李景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到本院进行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治疗的患者35例,对其中20例采取保守治疗,其余15例采取手术治疗,然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果随访发现,采取保守治疗的20例患者中,疗效优9例,疗效良7例,疗效可3例,疗效差1例,优良率为80.0%。采取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中,疗效优7例,疗效良4例,疗效可3例,疗效差1例,优良率为73.3%。结论对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应该根据其发病特点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阿维 A 辅助二氧化碳激光用于复发性尖锐湿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科2010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维 A 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随访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4(IL -4)、白介素10(IL -10)及干扰素γ(IFN -γ)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IL -4、IL -10及 IFN -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维 A 辅助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方面优势明显。
作者:祖志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疾病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的优势,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可作为本病的临床基础治疗方案。
作者:黎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颅内压增高患者126例,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包括环境和心理护理、体位、饮食护理、吸氧降温护理、静脉滴注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结果在治疗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护理,126例患者痊愈80例,症状好转30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10例,死亡6例;病情的好转率为87.3%,病死率为4.8%。结论给予颅内压增高患者全面护理,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还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冯丽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祛瘀消异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来本院就诊的58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患者自愿选择服药种类,分单纯口服避孕药组、口服避孕药加祛瘀消异汤组、单纯口服祛瘀消异汤组。坚持服药半年,接受跟踪随访,比较3组疗效。结果资料完整者368例,单纯口服避孕药组与口服避孕药加祛瘀消异汤治疗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单纯口服避孕药组与单纯口服祛瘀消异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祛瘀消异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孔庆兰;林涛;迟玉丽;张香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均连续用药8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刁依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双水平机械通气(BIPAP)用于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择本院 ICU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采用BIPAP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认知护理、舒适护理以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9.8±2.4)d,对照组为(14.8±4.2)d。观察组26例治疗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后,11例治疗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3.83%(31/33),对照组为78.35%(26/33)。两组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加快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英;董媛媛;王黎黎;商全梅;王曙霞;王纪真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