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于秀艳;张军;齐力英

关键词:螺旋 CT, 三维重建, 胸骨骨折, 肋骨骨折, 肋软骨骨折, 肩胛骨骨折, 胸椎骨折
摘要:目的:分析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排多层螺旋 CT 扫描的胸骨骨折患者34例、肋骨肋软骨骨折157例、肩胛骨骨折79例、胸椎骨折68例,分别对比常规轴位 CT 和后处理 MPR 图像结果。结果后处理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于横行胸骨骨折及未移位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胸椎中柱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轴位 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对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

    目的:探讨慢性输卵管炎的临床及 X 线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慢性输卵管炎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子宫输卵管 X 线造影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12例慢性输卵管炎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临床结合 X 线造影检查,是诊断慢性输卵管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并能为临床治疗慢性输卵管炎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高洪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将5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血防治方法,观察组全面控制的出血防治方法,对比2组出血量和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现规范用药,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监控,对其给予心理辅导,有利于控制产妇阴道分娩的出血量,使治疗效果得到加强。

    作者:蔡喜颖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药物镇痛例数、VAS 评分、并发症情况及随访8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药物镇痛比例低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牵拉痛、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更具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郭德强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衡琳;林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47例先兆早产患者在应用硫酸镁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延长孕期(9.5±0.8)d,有早产不可避免4例,平均婴儿出生体质量(2400±150)g,转儿科治疗,无新生儿死亡。患者用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3例(6.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是保胎常规药物,但需积极加强临床观察、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以此提高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平安。

    作者:李家琴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伴骨破坏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肾性贫血1例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片段(也称 M 蛋白),并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的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因其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中易被漏诊误诊,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易被漏诊误诊。

    作者:秦宇;于红玖;杨明辉;吕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的麻醉处理方法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3例,均利用舒芬太尼行静吸全麻处理,对各时段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43例患儿停药后清醒时间(2.7±0.2)h,拔管时间(3.6±0.7)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患儿各时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未发生明显改变,只在锯胸骨时患儿心率明显下降,但仍为正常。结论在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行手术治疗时,利用舒芬太尼行全麻处理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毛仁德;闫梅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模式的具体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及家人的关爱,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急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依从性,降低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琳娜;汤伟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16排多层螺旋 CT 扫描的胸骨骨折患者34例、肋骨肋软骨骨折157例、肩胛骨骨折79例、胸椎骨折68例,分别对比常规轴位 CT 和后处理 MPR 图像结果。结果后处理行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对于横行胸骨骨折及未移位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胸椎中柱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轴位 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6排多层螺旋 CT 后处理技术对胸部骨骼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于秀艳;张军;齐力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腹股沟疝患者390例,随机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组、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各130例,分析比较3种方法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情持续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均长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应用止痛药次数多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修补手术所需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史鹏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TC、LDLC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 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英海;解春丽;张爱华;冷雪;田志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69例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式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目前,常用的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主要方法包括腹腔内置网腹股沟疝修补术、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由于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不进入腹腔,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费用低的优点,逐渐成为腹腔镜疝修补术的首选术式[2,3]。本文总结我院施行69例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成功经验,旨在探讨 TEP 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该手术的进步推广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体表淋巴漏的护理体会

    淋巴漏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难以预计,规范的外科操作并不能绝对避免术后发生淋巴漏。淋巴漏可导致创面迁延不愈,造成大量体液外渗,并继发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创面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罹患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极大增加。畅通引流及局部加压是治疗淋巴漏的传统手段,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治疗方法不统一、效果不确定的问题。近年来,负压封闭吸引(VAC)技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1]。随着 VAC 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治疗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多项研究证实负压封闭系统对创面组织具有正压作用。受此启发,我们利用 VAC 的负压引流及局部正压作用,将自制简易 VAC 装置用于治疗慢性淋巴漏,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淋巴漏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难以预计,规范的外科操作并不能绝对避免术后发生淋巴漏。淋巴漏可导致创面迁延不愈,造成大量体液外渗,并继发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创面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罹患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极大增加。畅通引流及局部加压是治疗淋巴漏的传统手段,但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治疗方法不统一、效果不确定的问题。近年来,负压封闭吸引(VAC)技术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1]。随着 VAC 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治疗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多项研究证实负压封闭系统对创面组织具有正压作用。受此启发,我们利用 VAC 的负压引流及局部正压作用,将自制简易 VAC 装置用于治疗慢性淋巴漏,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亚萍;钟雪英;周洁松;杨玉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51例,治愈率为85.0%。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班爱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碘普罗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碘普罗胺注射液是一种非离子型低渗性造影剂。可降低因高渗透压引起的不良反应;溶液呈中性,不会影响带电荷的蛋白质和细胞膜结构,也不干扰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红细胞、内皮细胞及体液影响小。适用于血管造影、脑和腹部 CT 扫描及尿道造影,因其性质稳定,使用简便,不良反应小于离子型碘造影剂,因而被广泛用于心血管造影。随着使用频率和使用量的增加,碘普罗胺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的病例也逐年增加。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怀疑药品为碘普罗胺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709例,其中严重报告157例(22.14%)。其严重报告病例中严重过敏反应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喉水肿、过敏样反应和呼吸困难等[1]。现将碘普罗胺注射液近年引起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陈柳珠;李观婷;谭毓治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术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其中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46例作为 LRP 组,开放性手术治疗14例作为ORP 组,观察2组输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随访比较术后尿失禁和膀胱颈狭窄的发生率及3个月后血清 PSA 值。结果LRP 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 ORP 组,住院天数显著短于 OR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输血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尿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尿失禁和膀胱颈狭窄的发生率及3个月后血清 PSA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拔管快和疼痛小的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徐海杰;张广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复常率和复常时间,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 ALT、AST 和 TBIL 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 ALT 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LT、AST、TBIL 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 AST、TBIL 复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ALT、AST 和 TBIL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2、3、4周 ALT、AST 和TBIL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第2周 ALT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鲍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信必可都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孟鲁斯特钠口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采用信必可都保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丙卡特罗治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PAQLQ 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治疗后的 PAQLQ 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信必可都保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生活质量的提升作用均明显优于丙卡特罗,更值得临床适当的广泛应用。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DR 与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 DR 与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术前均行 DR检查及 CT 检查的闭合性胸部创伤患者116例,将2种检查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比较2种诊断方法结果。结果DR的肺撕裂伤及肺挫伤检出率明显大于 CT 检查(P <0.05);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面,DR 和 CT 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及 CT 检查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均具有较大价值,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可联合使用2种检查方式。

    作者:张利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