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收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纳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孟鲁斯特纳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气喘、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和维胺脂联合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皮肤科门诊患者10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2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瘢痕面积小、斑痕个数少。结论用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东燕;葛天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肌酐(Cr)及清蛋白(Alb)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及Cr,提高Alb,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作者: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处理及对策。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1例产妇中接受保守治疗的有10例,其中胎儿存活8例;其余41例产妇均采取终止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其中有30例产妇采取剖宫产手术,有11例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本组产妇未出现死亡病例,新生儿共死亡5例,其病死率为9.80%。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病情的临床观察,及时做好终止妊娠的准备,以保证母婴安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苗勤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子宫肌瘤行保守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25.0mg/d)治疗,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肌瘤体积缩小,雌二醇( E2)和孕酮( P)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0mg/d和1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米非司酮所致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沈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是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骤然升高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失明。本院曾发生2例患者因全麻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及时治疗与护理,病情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敏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2例进展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研究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东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12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华珍;郑小清;罗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重大疾病,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预后差、并发症多且病情恶化较快的缘故,患者的病死率高达42%左右。随着新药物的不断研发,奥曲肽逐渐被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基于此,本文先是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再深入对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论述,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作者:宋海华;杨忠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84例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液pH值变化情况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胃液pH≥4的发生率为95.07%(1735/1825),高于对照组的63.49%(1200/1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蒙脱石散在预防ICU重症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上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奥美拉唑,且更加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作者:毛志发;范冬梅;林建辉;刘金福;桂晓龑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眼科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诊断并收治的结膜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麦迪霉素配合氯霉素滴眼液治疗。结果经过3个周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1)。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使用大发散加减治疗结膜炎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到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3例,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用药物治疗冠心病,试验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和常用药物治疗冠心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要优于常用药物。
作者:赵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调查本院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后,对本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门诊处方5000张,此阶段为未实施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门诊处方5000张,此阶段为实施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观察两阶段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经济费用、药物使用强度以及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情况等。结果本院有效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后,在本院使用抗菌药物的费用方面以及药物使用率方面,表现为显著的下降。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以及三联用药整治前与整治后相比,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变。结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后,对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发挥了显著的价值,成功凸显了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应用意义。
作者:王贵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的4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昔洛韦辅助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病例简介患者金某,女,68岁,因“左膝关节疼痛2周”入院。1997年因心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当时输血治疗,目前服用“螺内酯、氢氯噻嗪、地高辛、华法林”等治疗;对“青霉素”过敏;体格检查:胸前正中可见一长约20cm陈旧性纵行手术瘢痕,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点位于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 HR):84次/min,心律不齐,呈心房纤颤律,主动脉瓣区及左房室区可闻及全程金属样杂音;左膝关节稍肿胀,可见多个针刺点,皮温不高,轻压痛,浮髌试验(-),余无特殊。入院诊断:(1)膝关节疼痛待查(骨关节炎?)(2)心瓣膜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Ⅱ级。
作者:陈耿卫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培哚普利片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培哚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马昌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2013年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基础护理,同时展开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成晓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的西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3例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16例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方法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袁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对长期血液透析高位动静脉内瘘采取临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9月在本院采取高位内瘘手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5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模式,试验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针对性临床护理措施,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王敏;谢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慕维;许秋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