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 ADR 患者104例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ADR 发生部位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结果104例 ADR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的患者较易发生 ADR,静脉给药途径引起 ADR 比例高,抗感染药物引起的 ADR 比例高,ADR 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 ADR 监测工作,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 ADR 的发生。
作者:李小新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并通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其镜像系统对外提供无偿或有偿信息服务。本刊可免费提供作者文章引文统计分析资料。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获得性泌尿系社区感染的致病因素与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收治的获得性泌尿系统社区感染的门诊患者的尿液进行收集,并对患者尿液病原菌进行培养。在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时,使用琼脂纸片扩散法(K-B 法),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分离出泌尿系统感染细菌2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3株(75.7%),革兰阳性菌65株(24.3%)。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与肠球菌为其主要形式。在获得性泌尿系社区感染中,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7.0%与63.4%;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则较低,分别为30.2%与24.7%。结论对获得性泌尿系统社区感染的致病因素与耐药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在临床治疗中对合理选择抗菌剂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萧君明;梁杏华;唐国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产后出血的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顺产和剖宫产产妇2种不同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原因一致,首位原因均为宫缩乏力,其次原因是胎盘因素,且宫缩乏力与胎盘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后出血有多种因素、多原因所致,掌握剖宫产时机,加强孕期管理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妇病死率。
作者:黄倍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骨科无菌手术多为修复或重建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为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切口感染将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骨组织的血供相对较差,一旦术后出现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丽;李江力;甘露;孙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肝癌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2种,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管居第3位,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胃癌。我国每年约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由于依靠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结果结合超声检查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使肝癌在亚临床阶段即可做出诊断,早期切除的远期效果尤为显著。加之积极综合治疗,使肝癌的5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肝癌发病隐匿,早期无临床症状,有症状时多已属中晚期,表现为中上腹不适、腹胀、疼痛、食欲缺乏、乏力、消瘦等,其他可有发热、腹泻、黄疸、腹水、出血倾向以及转移至其他脏器而引起的相应症状[1]。肝脓肿(hepatic abscess)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肝内炎性反应性病变,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起病较急,表现为突起寒战、高热、上腹痛,肝脏肿大并有触痛,白细胞数增高等。阿米巴肝脓肿起病多缓慢,症状相对较轻,表现为长期右上腹痛或胸痛,有全身消耗症状和体征。病理显示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发,可形成许多小脓肿并融合成1个或数个较大的脓肿,而阿米巴脓肿常为单个脓肿。现笔者对肝脓肿和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4月10日第7卷第4期上《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一文中张英利的作者单位应为: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儿科,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不同给药方式对药动学(PK)/药效学(PD)的影响。方法将30例 HAP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患者随机分为30min 静脉滴注组及3h 静脉滴注组各15例。30min 静脉滴注组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h 1次,于30min 滴完。3h 静脉滴注组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每8h 1次,于3h 滴完。2组均分别于滴注开始的0min、30min、1h、1.5h、2h、2.5h、3h、3.5h、4h、5h、6h、8h 采静脉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普法(HPLC)测定血液浓度。结果30min 静脉滴注组哌拉西林的 Cmax及 AUC0-8明显高于3h 静脉滴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种哌拉西林用药方式的半衰期 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0min 静脉滴注组他唑巴坦 Cmax 低于3h 静脉滴注组 C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AUC0-8及半衰期 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输注方案从 PK/ PD 提示持续静脉滴注用药较快速静脉滴注组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聪;杜全胜;申丽旻;赵鹤龄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V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4例,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定,根据是否并发 VD 分为脑卒中并发 VD 组39例和非并发 VD 组45例,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量表评定分成并发抑郁组56例与非抑郁组2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脑病变性质及部位与是否并发 VD,是否抑郁以及 VD 与抑郁二者发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并发抑郁组并发 VD 的几率高于非并发抑郁组(P ﹤0.05);抑郁且 VD 组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于非抑郁且 VD 组(P ﹤0.05),2组脑白质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且 VD 与非抑郁且 VD 组患者在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病变部位的发病率差异明显(P ﹤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 VD 发生率较大,而且二者发病与脑卒中病变性质及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发病部位有相关性。
作者:李娜;梁彦芳;高俊芳;申静敏;毛俊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用 CDFI 进行诊断,分析 CDFI 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患者应用 CDFI 检查后,56例存在心尖部心肌肥厚现象,漏诊6例。结论 CDFI 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武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科门诊护理指导对中期孕妇焦虑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产科门诊收治的中期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孕妇不接受任何护理干预,根据 S-AZ 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变化进行观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孕妇焦虑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干预后 S-AZ 评分及 SAS 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 S-AZ 评分及 S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中期孕妇优质产科门诊护理指导有助于缓解孕妇心理焦虑情绪,对于其安全度过妊娠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 FOLFOX4方案。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58.06%高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CEA、CA50、CA125、CA153、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 CEA、CA50、CA125、CA153、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度联合 FOLFOX4方案对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有效,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小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待产妇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为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2组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疼痛分级、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2组同等焦虑程度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2h 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内不同焦虑程度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控硬膜外罗哌卡因1mg/ ml 联合芬太尼3μg/ ml 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更好,是分娩镇痛较为合适的浓度,同时对产妇的焦虑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分娩镇痛效果。
作者: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的生理影响与选择的麻醉途径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经常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替勃龙(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性阴道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利维爱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 FSH、E2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治疗后 FSH 显著下降,E2显著升高,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利维爱联合甲硝唑可发挥显著治疗效果,可对患者临床症状予以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比较经阴道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子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子宫切除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69.36±45.27)ml 少于对照组的(241.66±43.9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更加广泛,因此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经2种路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98例,其中54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TLRP)作为 TLRP 组;44例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作为 ELRP 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LRP 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长于 ELRP 组,术中出血量大于 ELR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LRP 较 TLRP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燕兵;马一瀛;刘宗泽;徐海杰;张广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进行治疗,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变化,疼痛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和Ⅰ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Ⅳ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创伤较小,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大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琴;温丽君;孔灵芝;王丽英;侯学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建立复方枸橼酸钠合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离子交换法测定复方枸橼酸钠含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结果枸橼酸钠在5.68~21.3mg(r =0.9996)范围内与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0.86%,n =9)。结论离子交换法测定复方枸橼酸钠合剂中枸橼酸钠的含量简便、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成西霞;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