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62例临床价值

康武英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用 CDFI 进行诊断,分析 CDFI 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患者应用 CDFI 检查后,56例存在心尖部心肌肥厚现象,漏诊6例。结论 CDFI 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术后胆漏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与评价生长抑素应用于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接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拔管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等状况,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7d 的腹腔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胆手术后并发胆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刚;王利兵;郝丽君;郑建兴;王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罗红霉素致不典型固定性药疹1例

    患者,女性,56岁。因双侧腹股沟及股内侧突发大片水肿性紫红斑10h 余于2013年7月来本院就诊。患者10h 前自觉患处有灼痛及微痒,后发现皮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患者自诉20d 前因类似皮损发作而入院治疗,症状、皮损均与此次相似,当时诊断为“丹毒”待排,予以抗感染数天后皮损逐渐消退,遗留有色素沉着。追问病史,发疹前1d 因眼病服用罗红霉素,且上次皮疹发作前3d 亦有因眼病服用罗红霉素2d 的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双侧腹股沟及股内侧可见约15cm ×20cm、20cm ×25cm 水肿性紫红斑,边界清楚,中央无紫癜及坏死,局部皮温稍高,压痛不明显,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尿、粪便常规正常。诊断为不典型固定性药诊。处理:停用罗红霉素,予以氯雷他定10mg/ d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2d 后皮损明显好转。

    作者:刘贵庭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 A 组、B 组、C 组和 D 组各22例,A 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B 组给予乌司他丁0.5×104 U/ kg,C 组给予乌司他丁1.0×104 U/ kg,D 组给予乌司他丁1.5×104 U/ kg。分析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和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手术麻醉前(T0)时4组 T 细胞亚群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术后第3天(T1)时 T 细胞亚群各指标均较 T0时明显下降,且 B 组、C 组和 D 组 T1时间的 T 细胞亚群值均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在 T0时患者的肝肾功能指标 AST、ALT、BUN、Cr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在 T1时肝肾功能指标与 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可抑制细胞免疫,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均能改善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对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

    作者:高全生;赵智勇;张娜;张满凤;李向利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腰硬和导乐分别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和导乐分别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足月孕妇300例,随机分为试验 A 组、试验 B 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 A 组孕妇采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试验 B 组仅采用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照组孕妇不给予特殊处理,等待自然分娩。比较各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和产程。结果试验 A 组、试验 B 组、对照组3组孕妇产程依次增高,3组孕妇自然顺产比例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和单纯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均较正常分娩的自然分娩率高,且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比单纯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更为显著。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 s100蛋白水平、D -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评定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 s100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评定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本院体检一切生化指标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人员血清中 s100蛋白和 D-二聚体水平,分析组间差异以及 s100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 s100蛋白及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好转、并发高血压、并发意识障碍、脑梗死面积大小均与血清 s100蛋白水平和血清 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s100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及其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定标准。

    作者:王平华;曹明芳;李会英;张建荣;李栋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59例分析

    近年来,因患者使用部分药物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时有发生,未引起临床的关注,现将我院2008-2012年在急诊科就诊的应用部分药物后饮酒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59例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赵晨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所有患者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并给予降血压、降血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对症治疗,进行密切护理和观察。试验组根据文献统计组配高频单药方给予口服治疗,并联合中医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仅给予肾康宁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肝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 BUN、Cr 均低于治疗前,Ccr 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规范化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规范化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 CVA 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都保)联合孟鲁斯特钠进行规范化治疗,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积极地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采用丙卡特罗联合孟鲁斯特钠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并归纳总结。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睡眠质量良好率、学习成绩优秀率、生长发育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规范化治疗能提高 CVA 患儿的治愈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影响。

    作者:赵敬霞;张丽玲;吕永川;罗晓雷;谢彩霞;胡民;赵丽娜;冯景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医院感染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型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特点,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8例,培养患者的痰液,分离绿脓杆菌358株,358株绿脓杆菌进行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在1208例样本2387株病原菌中,分离出绿脓杆菌358株,总分离率为15.00%。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高(91.34%),阿米卡星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低(4.19%)。结论该院院内感染绿脓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耐药形势依旧很严峻,临床医师应慎重选择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科需切实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大消毒力度,保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的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常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株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310株,来自痰标本196株(63.23%),其次为脓液74例(23.87%);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烧伤科以及神经内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对于其他的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有密切关系,且该菌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药敏检测以合理用药。

    作者:牛海军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外敷治疗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外敷患处。比较2组术前症状控制情况、急性期症状消退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待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前症状控制及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外敷治疗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爱军;丁海生;周志玲;袁进国;丁英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3月于住院的产妇150例,其中同意麻醉镇痛分娩的80例作为观察组,不做任何镇痛处理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2组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新生儿1、5min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出生后1、3、5d 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2组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各指标、1min 和5min Apgar 评分、NBN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2组新生儿的 NBNA 评分均﹥35分,在正常范围内。结论采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腰-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无不良影响,安全可靠。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并发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7d 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PaO2/ FiO2)等。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 后,观察组 PaO2、SaO2以及 PaO2/ Fi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庆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浅析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3年8月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46例,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燕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软产道损伤、产褥感染、胎盘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是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常见的几种高危因素,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及清宫治疗后,本组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对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预防及控制,及时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并配合产前、产中、产后等针对性的护理对预防及减少产后大出血现象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门诊目前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从而指导后期临床用药。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6月门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7649份,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469份药物处方中包括抗菌药物处方5219份(69.88%)。5219份抗菌药物处方中,仅1种抗菌药物3378份(64.73%);2种抗菌药物1454份(27.86%);有387份(7.42%)处方应用了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对抗菌药物种类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应用量大的是头孢类药物2767份(53.02%)。结论门诊药房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尚可,还需加强监管力度,以求更加完善。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围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围术期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抽选该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回顾分析各患者手术和用药的情况。结果230例患者围术期均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单一抗生素168例,2种抗生素联用62例。Ⅱ类切口应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60例,第3代头孢菌素40例,青霉素25例,硝基咪唑类15例,喹诺酮类8例。Ⅲ类切口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12例,喹诺酮类8例,第3代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62例。结论该院围术期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相对不合理处,需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类药物管理,提高其合理利用率。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尺桡骨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期间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尺桡骨骨折使用小夹板固定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7月该院收治的尺桡骨骨折患者101例,均采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将常规护理的护理观察进行完善和加强,对比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0%(5/51)低于对照组的32.00%(16/50),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6.12±11.23)分高于对照组的(66.13±10.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尺桡骨骨折患者小夹板外固定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文雯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传统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传统三联疗法与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序贯三联疗法,对照组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0%,Hp 根除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序贯三联疗法相较传统三联疗法效果显著,清除 Hp 效果更加明显,治疗彻底,可推广使用。

    作者:柴洁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在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卧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