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患者63例的护理体会

王美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护理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病死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AMI 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形成,因此静脉溶栓早期再灌注是治疗 AMI 的主要方法。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护理密切相关,本文对63例 AMI 溶栓治疗患者行围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患者180例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手术指征的不断放宽,剖宫产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剖宫产手术切口大,创伤大,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发热、子宫出血、肺栓塞、羊水栓塞等。因此剖宫产术后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优良的术后护理,可减轻产妇术后痛苦,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痊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1]。只有做好术后的护理,才可能大限度地保障产妇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院180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杨烁;何刚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入科后均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择期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试验组给予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护理人员按照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并在已执行的内容标记签名,缩短了护理记录的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制订并完善临床路径的护理内容,避免了其护理的随意性,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各种护理的风险。

    作者:刘燕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分组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组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对慢性、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30例进行分组,部分恢复期患者参与帮助,以传递爱心为主线,在护士指导下对慢性、流浪救助患者分别给予技能训练、康复指导和爱心帮扶。运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在分组护理前、后进行综合评定,总结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分组护理,除吃饭、如厕和精神病表现外,患者其余项目的自理能力、社会功能、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分组前,而激惹、迟缓、抑郁总消极因素评分低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慢性、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实行分组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

    作者:忻丽云;李艳莲;李润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一步规范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为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微机管理系统及麻醉药品专用账册进行统计,并用药物使用强度(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 I)为指标进行用药分析。结果麻醉药品用药频度居前3位的依次是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结论本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正。

    作者:曾祥卿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如何搞好科级医疗质量监控

    医疗质量与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息息相关,抓好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规范医疗行为、严格质量监控,从而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为确保医疗质量监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医院完善了院级、科级及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系统性医疗质量监控三级网络,而科级及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系统性对于医院工作驶入正常轨道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王燕舞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我院中药小包装饮片退货情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医院中药小包装饮片退货的原因。方法根据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药饮片养护记录本及饮片验收记录本,将饮片入库验收,日常调剂过程及自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饮片进行整理分类,并统计。从饮片入库验收及在门诊中药房储藏期间质量发生变化2方面展开讨论。结果在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发现问题及饮片在储藏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是导致退货的主要原因。结论中药饮片除了自身原因外,供货单位的差错亦是导致退货的原因,要加强中药饮片的验收与养护。

    作者:吴彩萍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梧州市智力残疾358例病因分析

    智力残疾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1]。笔者对在我院被确诊为智力残疾的3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中房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在所有心脏病中其发病率高达18.0%,以往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出现,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预后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房室间隔缺损治疗中,但是介入手术的要求较高,术前准确的检查和术中精准的操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超声心动图成为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1]。我院在26例房间隔缺损经导管介入封堵术中应用了超声心动图技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晓清;易永忠;夏润生;吴建云;欧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京苹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包括2个方面,一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另一个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术后疼痛控制不好,可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因此,手术患者的身心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的关注,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调查表明,心理疾病更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恢复情况[1]。医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对整个手术效果至关重要,从而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对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腹部外科手术后62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以缓解其术后疼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繁荣发展,母婴的健康安全也逐步被社会重视。在妇产科领域,护士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是否规范护理,能否认真负责,如何在做到保护母婴权益的同时,大限度避免医疗差错,减少护理纠纷,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孕妇作为比较特殊的患者群体,承担着社会、家庭、身体的压力和痛苦,如何帮助孕妇缓解或减轻以及消除焦虑及抑郁症状痛苦,给予她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成为妇产科护士的重要工作内容[1]。

    作者:张胜敏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乳糖酸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高张盐水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咳嗽症状均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观察组患者咳嗽症、哮鸣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张盐水与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在小儿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黄列虎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月医院内科收治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睡眠状况。结果研究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总失眠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有利于其康复。

    作者:左世红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4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哮喘疾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周升炬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成人肠套叠患者65例临床研究

    目的:对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进行分析。方法对65例成人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60例(92.3%)、腹部肿块23例(35.4%);血便15例(23.1%)。手术前诊断为肠套叠患者17例(26.2%)、肠梗阻24例(36.9%)、腹部存在肿块疑似为消化道肿瘤患者13例(20.0%)、急性阑尾炎患者6例(9.2%)、卵巢囊肿扭转3例(4.6%)、肠系膜血管畸形2例(3.1%)。导致患者发生肠套叠的病变为:小肠肿瘤39例(60.0%)、美克尔憩室7例(10.8%)、结肠肿瘤6例(9.2%)、盲肠游离症7例(10.8%)。其中只有1例结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采用纤维结肠镜进行切除手术,其他患者都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大部分成人肠套叠患者都是继发于小肠病变,并且主要以小肠肿瘤为主。患者发生成人肠套叠的主要部位为回盲部以及近端空肠。CT 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是有效方法,但是要对其回盲部以及近端空肠进行必要的探查。

    作者:文立新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日本已将临床应用人造视网膜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FDA 批准抗血小板药 Zontivity 用于心梗和卒中高危患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并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总体反应分析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并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好转率为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白蛋白/球蛋白(A/ 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艳琴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使护理更能满足高血压患者的身心需求,能够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程度。

    作者:嵇先文;邱明龙 刊期: 2014年第26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型分泌性中耳炎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痰热型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以中药黄连温胆汤加减水煎分2次温服,每天1剂,1周为1个疗程,同时用呋麻滴鼻液滴鼻,症状重者辅以咽鼓管通气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治愈41例(91.1%);好转3例(6.7%),总有效率97.8%。结论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辨证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峰鹏;张志恒 刊期: 2014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