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

刘四仕;杨利;张晓伟;杨留柱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固定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

    目的:总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2组顺产率、新生儿体质量及Apgar评分。结果护理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的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综合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顺产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NIHSS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医院 ICU患者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针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分析下呼吸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ICU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38例,对其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进一步将获得的绿脓杆菌做药敏结果分析。结果绿脓杆菌对18种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为:对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到96.37%(186/193);其次为氯霉素53.37%(103/193)。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高,为93.26%(180/193);其次为环丙沙星89.12%(172/193)、左氧氟沙星87.05%(168/193)、阿米卡星86.53%(167/193)。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较大,对于ICU患者应合理利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的变异。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色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

    目的:观察与评价超声造影与阴道彩色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方法将97例诊断或者怀疑卵巢肿瘤在我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对照组患者采用阴道彩色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比2组的穿刺次数、取材满意度、诊断准确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取材满意度和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卵巢肿瘤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洁;王艳丽;杨桃云;王宪杰;李鹏彦;张万贺;杜永波;张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动脉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大出血( LPH)又称继发性产后大出血,即在分娩结束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晚期产后大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外科治疗并发症多,使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动脉栓塞技术发展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作者:史欣;刘书花;申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6例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9%(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葛玉珍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声学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均使用常规助产方法,试验组产妇均配有相应的助产士,实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对比2组产妇的出血量、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疼痛评分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方式较传统助产模式而言,可有效减少高龄产妇的疼痛感、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高龄产妇的临床妊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桂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知情同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物临床试验在国内开展日渐广泛,但受试者权益保护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分析了知情同意书设计、知情同意实施过程及签署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加强GCP法规培训、营造沟通氛围、提高质量控制等途径大程度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作者:陈志高;高恒;丁绍红;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三酰甘油( T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ALT、AST、TC、LDL-C、H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C、LDL-C及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NAFLD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士俊;张会敏;贾爱平;周计坤;路立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 CRP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CRP变化及血脂达标率。结果2组治疗前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及血清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TC、TG、LDL-C、HDL-C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对患者血脂及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李金玉;王磊;郝景玉;马殿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喹硫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8周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6%(18/34)高于对照组的41.1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吕菊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输卵管炎致不孕的临床分析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B组,手术开始按照于炎冰等采用的手术探查方向,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比较2组手术中岩神经保护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92.5%(37例);术后并发复视1例,随访期间好转。 B组有效率95.0%(38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2例,随访期间好转。结论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并结合神经内镜辅助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作者:钱涛;王坤鹏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内镜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窦异位胰腺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窦异位胰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胃窦异位胰腺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乙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比较2组完整切除率、出血情况、穿孔情况和复发率。结果甲组出血率、穿孔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完整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均能治疗胃窦异位胰腺,但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操作更加简单,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及手术之后所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波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的疗效。方法将46例TAO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TAO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和成;赵小琴;刘智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骨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难度的不断提高,术后DVT和肺栓塞仍为脊柱外科手术后常见及较为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脊柱外科患者多需长期卧床,部分还合并神经损伤,血栓风险进一步增加,而且目前对于脊柱外科患者发生DVT的认识仍然不足,使得脊柱手术成为DVT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病在脊柱手术围术期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仅少数学者针对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及预防作相关报道[2]。笔者对脊柱术后D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DVT的预防提供更好的防治指导,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伟;李渊深;王振兴;张英民;薛伟;庞海艳;孔永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乳腺增生症患者选择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消结安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结安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起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宋宁;梁志兵;时义彬;刘建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基于 LISS、DHS、PFN-A 方法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佳方案

    目的:分析LISS、DHS、PFN-A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检验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LISS组43例、DHS组43例和PFN-A组44例。分别进行LISS倒置法, DHS法和PFN-A法治疗。记录并分析各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恢复用时。结果 LISS组、DHS组和PFN-A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ISS组和PFN-A组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恢复用时等均明显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5),而LISS组与PFN-A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恢复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法、DHS法和PFN-A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疗效,但PFN-A法和LISS法具有创伤小,流血量少,恢复用时短的优点,且LISS法与PFN-A法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均是可观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霍强;王立峰;徐雪阳;索丽丽;石芳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产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待产双胎妊娠孕产妇(双胎妊娠组)和单胎妊娠孕产妇(单胎妊娠组)各100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评价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使孕产妇并发症增多,增加了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出现,加强对双胎妊娠的产前指导和监护,对双胎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景仙;申更存;霍强;赵继广;李存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