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学监护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中的临床价值

魏雪;王丁;薛秀峰;赵运法;李志红

关键词:药学监护, 手术麻醉, 芬太尼, 丙泊酚,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监护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20例手术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均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局麻或全麻,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由临床药师进行麻醉监控,观察2组中局麻手术患者的疼痛分级,全麻手术患者睁眼时间和问答切题用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局麻手术患者疼痛同一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和问答切题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监护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 IL-1β、LDH 及 CK 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β( IL-1β)、乳酸脱氢酶( LDH)及血清肌酸激酶( CK)水平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关系。方法选取104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IL-1β、LDH和CK水平。结果试验组IL-1β、LDH、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体内IL-1β、LDH和CK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临床上可以尝试应用检测三者水平作为腰椎间盘突出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姜庆会;郭铁;张军佩;王东飚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麻醉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微量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14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给予微量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采用腰-硬膜外麻醉法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式,按照常规产科检查处理。观察2组VAS评分、分娩方式、宫缩药物的使用率、产程时间、Apgar评分、出血量。结果镇痛前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镇痛组镇痛后及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前后和第二、三产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宫缩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盐酸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产程,明显减轻产妇的疼痛,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临床医师实习带教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转向实践,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互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其临床思维模式、科研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点环节[1]。本文结合临床带教实践经验,分别从临床思维能力、医风医德、自我防护意识以及科研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分析探讨了临床实习带教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志良;孙武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B 型超声、普通 CT及强化 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

    目的:探讨B型超声、普通CT及强化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大肠癌恶性肿瘤待查患者110例,均行三项影像学检查即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强化CT检查。所有患者终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提取及活检后确诊,根据终确诊结果例数计算3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灵敏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查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差异性,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强化CT可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确诊诊断, B型超声的特异度与CT检查相近,可作为筛查试验,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的除外诊断。

    作者:刘福尧;刘建国;齐淑玲;石磊;郭金升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 IL-1β、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骨性关节炎( O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OA患者76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1β、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前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经过玻璃酸钠治疗后两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1β、TNF-α水平可作为反映OA病情的辅助指标,且应用玻璃酸钠治疗OA效果好。

    作者:张雁军;柴利军;杜林海;苗湿平;段卫生;索超;赵玉晨;赵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梗死围 PCI手术期临床镇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AMI患者行PCI治疗围术期临床镇静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初发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吗啡镇静,对比2组PCI术后无/慢复流比例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组治疗前后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研究组无/慢复流、心脏骤停、再发梗死、短阵室速、心室电风暴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E、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AMI行PCI治疗围术期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临床不良事件,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乌司他丁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对细胞免疫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时对细胞免疫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麻醉前及术后5天予以乌司他丁20万U+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则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分别在麻醉前和术后第1、3、5天早晨6∶00抽取2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于检测和分析细胞免疫功能和肾功能,具体指标包括:CD3+、CD4+、CD8+、CD4+/CD8+、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结果术后第1、3、5天,2组CD4+、CD4+/CD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均呈现出术后第1天下降,而后逐渐上升的现象;2组在术后第1、3天血中的BUN、Scr均较术前有显著的上升(P<0.05),但在术后第5天血中BUN、Scr又恢复到了术前水平。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地改善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对术后早期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高全生;赵智勇;张娜;张满凤;李向利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护理实习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风险管理实习护生工作情况为观察组。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风险管理实习前本院护生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与投诉,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兆芳;李丽敏;时风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比较2组糖尿病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针对性用药指导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富志南;魏广成;马合金;韩立平;何世玲;张玉坤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局部细胞因子 IL-2、IL-8、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滴虫性阴道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该院诊治的生育年龄女性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做健康体检的无阴道炎的健康育龄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女性阴道中局部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水平。结果经过检测阴道灌洗液中的细胞因子的浓度可知,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局部的细胞因子IL-2、IL-8、IL-13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阴道局部IL-2、IL-13的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发挥了重要作用;IL-8水平升高,说明在阴道的抗滴虫感染中阴道局部黏膜的先天免疫应答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及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 HbA1 c达标率比较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及对血清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T2 DM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和沙格列汀组各59例。艾塞那肽组给予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沙格列汀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 )、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PG)、血压及体质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bA1c、FBG、2hPG、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艾塞那肽组的HbA1c、FBG、2hPG、收缩压及体质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沙格列汀组(P<0.05)。结论艾塞那肽与沙格列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均可有效降低HbA1c的水平并控制T2DM患者血糖,但艾塞那肽更能有效改善HbA1c及血糖水平,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和体质量。

    作者:郑玉卿;于永波;李要京;侯晓明;李强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弹丸”式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弹丸”式外周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8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弹丸”式注射肾上腺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注射肾上腺素。比较2组治疗后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跳、呼吸、血压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弹丸”式注射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丽娟;邓艳;陈小红;余翔;吴春发;丁义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氧化亚氮吸入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法,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比较2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亚氮吸入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显,能够降低剖宫产率,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新进展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之一,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桡骨远端骨折是绝经后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6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十万人每年就有300~400例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的骨质疏松治疗尚未达成共识。研究发现骨折后尽快使用双磷酸盐可能会减少再次骨折风险[1],但是由于双磷酸盐的作用机制是抑制骨吸收,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动物实验反复证实双磷酸盐阻止硬骨痂成为成熟骨板,但是双磷酸盐对临床上的骨折愈合是否存在影响尚未明确[2]。本文对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探讨阿仑膦酸盐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

    作者:徐明珠;张录青;陆建海;张锁欣;林枫;宋子英;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多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病情严重者常有肌紧张、反跳痛[1]。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虽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但临床因围术期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并发症,且恢复慢[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围术期综合性应用已经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3]。笔者在我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输卵管炎致不孕的临床分析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骨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和难度的不断提高,术后DVT和肺栓塞仍为脊柱外科手术后常见及较为危险的并发症之一[1]。脊柱外科患者多需长期卧床,部分还合并神经损伤,血栓风险进一步增加,而且目前对于脊柱外科患者发生DVT的认识仍然不足,使得脊柱手术成为DVT的危险因素之一。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病在脊柱手术围术期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仅少数学者针对脊柱手术后DVT的发生及预防作相关报道[2]。笔者对脊柱术后DVT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脊柱外科手术患者DVT的预防提供更好的防治指导,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伟;李渊深;王振兴;张英民;薛伟;庞海艳;孔永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动脉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大出血( LPH)又称继发性产后大出血,即在分娩结束24 h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晚期产后大出血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首位[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升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低,外科治疗并发症多,使部分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动脉栓塞技术发展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作者:史欣;刘书花;申利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启东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本文从启东全面实施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分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方案,从而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贵。

    作者:袁松辉;施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两种不同流产方式对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对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非意愿妊娠女性320例随机分为药物流产组162例和手术流产组158例。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与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2组患者流产前、后进行焦虑、抑郁状况评分。结果手术流产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药物流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人工流产终止未婚非意愿妊娠的相当一部分女性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手术流产方式较药物流产方式更为严重。因此,患者心理状况也是临床医师选择流产方式的考虑因素之一,在流产前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张艳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