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抑制剂监测新技术获批上市

中国科学报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监测, 新技术
摘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全麻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用药、麻醉方式,在手术结束前0.5h时,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泵入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及身体舒适度评分( BCS)。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2.7) 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0.3±2.1) min、拔管时间为(12.6±2.6)min;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2±2.3)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0.9±3.1)min、拔管时间为(12.9±2.9)min;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患者躁动0级24例(66.7%),1级3例(8.3%),2级4例(11.1%),3级5例(13.9%),躁动率为33.3%;观察组患者躁动0级33(91.6%),1级1例(2.8%),2级1例(2.8%),3级1例(2.8%),躁动率为8.4%;两组躁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C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利于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患者的躁动,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身体舒适程度。

    作者:毛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京万红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12d、18d,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创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文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治疗感冒风热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感冒风热证患者使用“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7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收集的感冒风热证患者30例。予“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150ml,3次/d,随访感冒症状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痊愈24例,显效6例,有效0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0%。结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制剂“青翘抗毒颗粒”智能免煎剂治疗感冒风热证疗效确切,智能免煎剂在提高药材利用率,改善储存、调剂、服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熊国富;杨涛;骆雨;麻文菁;何燕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为72.2%(26/3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铒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铒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扁平疣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观察组采取铒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的78.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铒激光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

    作者:聂香妮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二例误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急症、重症,而首发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本文通过2例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均被误诊为急性胃炎及急性胃肠炎,误诊时间均为半天,来分析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探讨对其的误诊对策,降低误诊率。腹痛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不典型心肌梗死,极易误诊。中老年患者以上腹痛为首发或突出表现者,应高度警惕,注意提前预防性做心电图,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综合分析判断,以尽早确诊,减少误诊漏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辛丹;李卫平;李景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静脉滴注致儿童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用药监护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用药监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因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的患儿145例,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用药监护措施。结果本组145例患儿,呼吸系统疾病94例,消化系统疾病24例,血液系统疾病8例,其他19例。抗感染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55.2%,其次为中成药制剂,占23.5%,营养用药占6.9%,中枢系统用药占5.5%,呼吸系统用药及其他分别占4.8%、4.1%。消化系统累及发生率高,占53.8%,其次为皮肤及附件,占19.3%,呼吸系统占13.8%,其他占6.9%,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中枢系统分别占5.5%、4.8%、3.5%。结论通过对静脉滴注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严格用药监护,可提升儿童用药安全性。

    作者:吕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58例脑卒中出院患者,根据患者的选择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自愿接受康复医师指导的家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Barthel指数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FCA)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FMA评分、F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MA评分、FCA评分均增加,且康复组的Barthel指数、FMA评分、F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

    作者:岳丰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重性抑郁障碍症状

    他汀类药物似乎是治疗重性抑郁障碍( MDD)的一条可行之路,但是有关这方面还有待研究。为了研究辅助剂阿托伐他汀对MDD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伊朗哈马丹大学医学院的Mohammad Haghighi博士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重性抑郁障碍的症状。该研究结果近发表在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杂志上。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伤痛宁口服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伤痛宁口服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足跟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采用中药熏洗患足的同时口服伤痛宁口服液治疗,B组单纯口服伤痛宁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A组痊愈21例(52.5%),好转18例(45.0%),无效3例(7.5%),治疗总有效率为92.5%;B组痊愈13例(32.5%),好转17例(42.5%),无效10例(25.0%),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伤痛宁口服液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朱宇;朱京虎;洪孝民;邹洁;黄丽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浅谈药房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

    药房管理是医院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具有复杂、繁琐的特点。面对众多的药品信息,人工管理已无法满足大型、综合性医院的需要。因此,引进和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了医院药房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杨青青;刘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口服氟喹诺酮可增加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盐酸纳洛酮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曲克芦丁、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临床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及临床用药计划实施的时间均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8%(29/33),高于对照组的69.7%(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许卫林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溃疡患者10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50/54),高于对照组的74.1%(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朱建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门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及常见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常见问题及其预防对策,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门诊开出的3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有94张(31.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剂量给药31张(32.9%)、适应证不符24张(25.5%)、不合理联合用药22张(23.4%)、溶媒选择不当17张(18.1%)。其中,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20例,14例为不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不合理用药病例数的14.9%(14/94);6例为合理用药时出现的,占合理用药病例数的2.9%(6/206),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需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6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36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正确33例,占91.7%,误诊2例,占5.6%,漏诊1例,占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膀胱癌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谷娜;张亚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特征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特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898例子宫肌瘤患者和898例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总结子宫肌瘤患者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肌壁间肌瘤血供较浆膜下、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血供丰富,随着肌瘤的不断增大其血流供应也逐渐丰富,且血供丰富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血供贫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肌瘤血液供应情况不同,其中血供丰富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血供贫乏者,且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也高于健康者。

    作者:王巧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一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1例72岁老年男性,因呼吸困难8年,加重伴发热、咳嗽、咳痰半月余入院,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给予伏立康唑注射剂治疗。针对具体病例,药师及时评估治疗方案,关注患者用药期间所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药学监护措施及健康教育计划。2013-10-22患者静脉滴注伊曲康唑结束后,出现睡眠不佳及幻觉,24日将伏立康唑更换为口服伏立康唑后患者幻觉消失。2013-11-25接受抗真菌治疗35 d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作者:赵虹霞;侯继秋;李玉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引发药疹的药物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药疹患者的住院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致敏药物、给药途径、潜伏期、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的98例中,主要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类(59例)、解热镇痛药(16例)、中药制剂(13例)、抗痛风药(6例)、抗癫痫药(2例)、消化系统药(2例)。结论抗菌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3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次数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低于优质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梅海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