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东;庒其辉;宋琳衍;龚红霞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16例,行腰硬联合无痛分娩的54例足月、单胎、正常临产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6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比较,宫口开4cm后,镇痛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无影响,会延长第二产程,应在镇痛的全程予以密切监护。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孙睿;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为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技术,是将荧光素钠注入静脉内随血流进入脉络膜和视网膜血管,利用眼底照相机多点拍摄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在眼部血流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的记录过程。可动态地观察和记录眼底血管的微细结构、血管内的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生理病理性改变,对眼底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尤其是在视网膜血管和黄斑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此项检查在暗室进行,注药时身体可能会出现不适,均会使患者产生紧张及恐惧心理,因此,在进行该项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1]。我科对182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萍;邱业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30例,根据骨密度检测值,将110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将120例糖尿病无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情况,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股骨粗隆、前臂及腰椎正位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深荣;陈频;段洪涛;徐明珠;张录青;岳国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则是关键。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全科医学是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较理想的医疗服务形式。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主体,全科医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存在体系不健全、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全科医师人力资源配置总量不足、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问题[1]。全科医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现笔者就如何提高社区全科医师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进行了讨论,报道如下。
作者:董琦;刘洪英;潘新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及主要生理及生化检测指标。方法选取212例新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或者停用该药2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合并糖尿病102例作为观察组,无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10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 BMI)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生化指标中,观察组空腹血糖( FPG)、尿素( Ur)、三酰甘油( TG)、促卵泡刺激素( FSH)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均低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龄、血压、BMI、FPG、Ur、TG、FSH增高时均能增大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而LDL-C、TC降低也能增加其危险性,临床上应针对年龄偏大、BMI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检测生理检测指标。
作者:王双建;郝俊新;陈素霞;高丽梅;张现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老年人常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而出现鼻出血,一旦出血,出血多而凶猛,且反复,老年人多数患有高血压,还有部分老年人因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更使鼻出血的患病率增加[1]。我科对收治的鼻出血老年患者结合患者个人实际情况给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瑞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腹胀新生儿因腹胀、呕吐而导致脱水,外周血液循环差,静脉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2010年1月我科开展腹胀新生儿经腹壁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的尝试。通过操作经验与实际效果的观察,认为静脉留置针在严重腹胀的新生儿中建立静脉通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春梅;贲国萍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Aβl-42)、尿酸(UA)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组118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102例。分别测定2组血清IGF-1、Aβl-42和UA的浓度。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定向力、注意和计算、记忆、概念、语言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血清IGF-1及Aβl-42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UA浓度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GF-1、Aβl-42及UA浓度可用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评估和预测。
作者:卢海丽;宋巧;胡彦廷;杨香敏;杨爱丛;陈娜;史万英;安悦秋;李靖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4例,对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50例,占40.3%;肿瘤直径大、P53阳性表达及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发生乳腺癌转移的比例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与40岁患者乳腺癌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大、P53阳性表达及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发生乳腺癌转移的比例是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而雌激素受体阳性可能对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作者:谢春庄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肾功能衰竭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意义重大,社区管理任务艰巨。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预防与管理,患者要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自我管理任务[1]。现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初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且在第一时间给予降纤酶治疗,A组给予常规降纤酶治疗剂量及疗程, B组治疗剂量较A组剂量稍大,比较2组治疗效果差异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B组在出血反应、动脉栓塞、心脏表现方面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时增加降纤酶剂量,较常规剂量不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会显著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刘燚隆;王香芝;侯芳素;周文芝;焦书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引起的沿四周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该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末梢,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伴有明显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严重者可出现病毒性脑炎,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甚至死亡[1]。目前,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上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策略,现总结35例头部带状疱疹病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惠小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便秘,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占儿童消化道门诊的25%[1]。儿童便秘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饮食,睡眠,还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的成长,给家长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根据儿童便秘形成的原因针对性指导家长做好儿童的饮食生活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中叶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胆碱能通路损害程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并伴有MRI胆碱能通路信号异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磁共振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 CHIPS),并在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CHIPS评分与MMP-9和hs-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CHIPS评分为(74.63±12.59)高于对照组的(11.28±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IPS与MMP-9正相关(r=4.184,P<0.05);CHIPS与hs-CRP正相关(r=6.842,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CHIPS与MMP-9及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作者:赵玲;崔素敏;郭威;王东凌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不良反应及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各75例。A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和辛伐他汀40mg/d, B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仅给予辛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12周,比较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7%、14.67%和56.00%,试验A组、试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治疗的不良反应无影响,结合高压氧治疗冠心病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且显著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群彦;刘国华;时风英;王占肖;闫瑞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丽君;郑鸿伟;王坤红;周顺林;周梦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的营养摄入对产妇的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待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严格营养搭配,辅助产后泌乳;对照组食用常规食物,观察2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在12h内泌乳,且情况良好25例(83.3%)优于对照组12例(40%),产后泌乳良好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前、产后的营养与孕妇的泌乳情况有直接关系,营养越是全面、丰富,泌乳时间越早,泌乳质量越好。
作者:徐翠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超声波穴位刺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文圣;杜国亮;李永涛;李淼;吴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好发于下肢。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肢疼痛、肿胀、局部青紫、浅静脉怒张等[1]。脊柱手术是DVT的危险因素。目前脊柱术后有较多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性预防和药物性预防,可较好地预防脊柱术后DVT和肺栓塞的发生。但脊柱术后使用药物预防DVT仍存在较大争议,因有些学者认为使用抗血栓药物易导致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的增加。目前脊柱术后的DVT预防尚无统一的意见。本文评估术前及术后DVT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探讨脊柱手术围术期物理预防 DVT策略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李渊深;王振兴;张英民;薛伟;庞海艳;孔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可视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早孕患者72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4例,观察组采用可视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流产。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出子宫次数、月经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韦思清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