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

刘明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 防治, 社区管理
摘要: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肾功能衰竭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意义重大,社区管理任务艰巨。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预防与管理,患者要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自我管理任务[1]。现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各33例。A组采用头孢克肟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C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3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显著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收治的15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宫切除术组各50例。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结果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住院总费用明显高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手术时间、手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术后经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组感染、排尿排便异常、腰腹部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方便,术中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郁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 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8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70例,轻度子痫前期70例,重度子痫前期70例,子痫70例,分别作为A、B、C、D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于分娩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测定各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均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降低,TSH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升高,且A、B、C、D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从A组到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A、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降低;TSH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而升高。

    作者:张雪玲;任彦铭;郭会敏;赵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清sTREM-1、C反应蛋白水平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C反应蛋白(CRP)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另选取身体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TREM-1、CRP浓度,比较分析两者浓度与小儿肺炎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血清sTREM-1和CRP浓度高低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干燥综合征合并低钾性麻痹3例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低钾性麻痹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均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是神经科常见病。继发性低钾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时补钾治疗,病情可在48h内恢复正常。干燥综合征是低钾性麻痹的少见病因,其临床表现与普通的低钾血症难以在临床表现上进行鉴别,容易被忽视,难以根治,导致病情反复发作[1]。本文探讨3例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于神经内科就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齐亚超;于织波;张立涛;孙彦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强化C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糖链抗原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强化C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大肠癌恶性肿瘤待确诊患者110例,依次进行4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所得4组检查结果设为A、B、C、D组。A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B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水平诊断,C组采用强化CT联合CA19-9水平诊断,D组仅采用强化CT诊断。所有患者终均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后确诊,根据病理确诊结果计算各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其诊断差异。结果 A组检验灵敏度及特异度高,C组次之,D组小。A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对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为准确,各项检查方法针对大肠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故单纯强化CT检查阴性结果可用于排除诊断。

    作者:刘福尧;刘建国;齐淑玲;石磊;郭金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鞍结节脑膜肿瘤治疗术的路径选择方法分析

    鞍结节脑膜肿瘤是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肿瘤的5%~10%[1]。因其毗邻垂体、垂体柄、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并且肿瘤所处位置较深,致手术难度加大,并且还会出现较多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鞍结节脑膜肿瘤的显微手术路径主要分为经鼻和经颅两大类,而经颅又可发展出额外侧入路、纵裂入路、眶上锁孔入路、额底入路、翼点入路等5种不同手术路径。本文选取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64例,对其不同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3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00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采用替硝唑治疗,C组患者采用奥硝唑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与C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比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显著优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差异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与左西孟旦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在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给予米力农治疗,比较2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4h和治疗后7d 检测患者血清 NT-proBNP 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23%高于对照组的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7d所测水平均低于治疗后24h,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较米力农有效,对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

    作者:龚雪;刘润青;王兰芬;李印升;唐英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清IGF-1、Aβl-42及UA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Aβl-42)、尿酸(UA)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2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组118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102例。分别测定2组血清IGF-1、Aβl-42和UA的浓度。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定向力、注意和计算、记忆、概念、语言方面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血清IGF-1及Aβl-42均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UA浓度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GF-1、Aβl-42及UA浓度可用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评估和预测。

    作者:卢海丽;宋巧;胡彦廷;杨香敏;杨爱丛;陈娜;史万英;安悦秋;李靖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乌司他丁用于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用于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该院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在麻醉前和术后5d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静脉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前和术后第1、3、5天抽取2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第1天2组患者 CD3+、CD4+、CD8+、CD4+/CD8+均下降,第3、5天2组 CD3+、CD4+、CD8+、CD4 +/CD8+均出现回升,观察组同时间点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2组同时间点CD8+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缩短T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时间,有效改善微创手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高全生;赵智勇;张娜;张满凤;李向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小儿惊厥156例护理体会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引起小儿惊厥的病因有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分颅内感染和颅外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分颅内疾病和颅外疾病[1]。本文将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CIP2 A、OPN与VEGF-C表达联合诊断膀胱癌及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 的癌性抑制因子( CIP2A)、骨桥蛋白( 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 VEGF-C)表达联合诊断膀胱癌及病情发展的意义。方法收集膀胱癌患者84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CIP2A、OPN与VEGF-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各期组织中CIP2A、OPN与VEGF-C蛋白表达阳性率在Ⅰ、Ⅱ、Ⅲ、Ⅳ期组织中依次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根据膀胱组织中CIP2A、OPN与VEGF-C的表达可诊断膀胱癌,并且三者的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对诊断膀胱癌和确定其癌症发展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高志光;赵海霞;郝成伟;李静;朱晓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给予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保柱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治疗体会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至股骨髁以上部分股骨的骨折。股骨干骨折后经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不愈合率占全身骨折的6%~10%。内固定手术是股骨干治疗的主要手段,疗效得到公认。但若手术操作不当、内固定物选择不当、过早功能锻炼等均可能造成骨折的不愈合,继而出现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等[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并探讨其术后骨折不愈合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贺志杰;姬建峰;张兵辰;陈学智;聂会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超声心动图对左房黏液瘤的诊断价值

    心脏黏液瘤是心脏的常见良性肿瘤,属心腔肿瘤,可发生于心腔的任何部位,95%发生于心房,常见于左房,约占75%;其次为右房,约占15%~50%;发生于左、右心室,各占4%;男性患者约占2/3。瘤体易破裂,脱落后引起周围动脉栓塞及脏器梗死,心房黏液瘤虽属良性,但若切除不彻底,局部可复发,可破坏血管壁[1]。少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成为黏液肉瘤。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房黏液瘤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血清IL-8、T及PRL在子宫癌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前后血清血清白介素-8(IL-8)、睾酮(T)、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8、T、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 IL-8、T及 PRL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癌患者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较正常人升高,经过手术治疗,三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8、T及PRL水平可作为反映子宫癌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治疗有效性的辅助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2010-2012年度河北省邢台县上消化道肿瘤患病率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查的7105例对象中食管癌47例(0.66%),早诊率63.83%(30/47);检出胃癌41例(0.58%);早诊率34.15%(14/41);贲门癌67(0.94%),早诊率47.76%(32/67)。男性的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邢台县男性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女性,且近年来不断有上升趋势。建议改善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防早治意识。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生脉注射液辅治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尿量、心脏指数、心电图恢复情况、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P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4%高于对照组的48.2%(P<0.01)。用药治疗后,2组患者较用药前的平均动脉压升高,心率降低,尿量增加,心脏指数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治疗后血清CPK和CK-MB的含量均低于用药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生脉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兰春英;刘雪丽;张惠荣;张志平;李永亮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觉异常,反应迟钝,供血不足而极易发生下肢溃疡,导致糖尿病足[1]。糖尿病足患者要积极治疗,通过补液、抗感染、活血化瘀、促进神经组织修复、局部换药、外敷、健康教育等治疗护理,足部感染得以控制,终痊愈,避免了截肢的危险。现将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李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