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单独及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9例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各33例。A组采用头孢克肟治疗,B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C组采用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3组患儿疗效,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及B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住院时长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明显,显著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的营养摄入对产妇的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待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严格营养搭配,辅助产后泌乳;对照组食用常规食物,观察2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在12h内泌乳,且情况良好25例(83.3%)优于对照组12例(40%),产后泌乳良好率为90.0%(27/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前、产后的营养与孕妇的泌乳情况有直接关系,营养越是全面、丰富,泌乳时间越早,泌乳质量越好。
作者:徐翠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需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治疗,先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药物,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因素,以减低感染率,提高烧伤的防治水平。方法选取重度烧伤的青壮年患者126例,其中重度烧伤患者并发脓毒症60例作为脓毒症组,其余未并发脓毒症的66例患者作为非脓毒症组。将性别、烧伤原因、有无吸入性损伤和首次手术时间和烧伤面积等5个可能诱发脓毒症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烧伤面积,其脓毒症的患病率。结果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的脓毒症的发生率明显大于无吸入性损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首次手术时间方面,2组间首次手术时间≤3d 、>3d和未进行手术患者的脓毒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性别和烧伤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程度烧伤面积的患者,其脓毒症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患者的烧伤面积在81%以上时,其脓毒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结论烧伤总面积、患者首次手术时间和吸入性损伤与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病相关。
作者:薛欣;刘彦表;和晓培;郝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食管气管插管( ETC)和喉罩盲探插管( LMA)在救治心肺复苏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LMA组和ETC组各100例,在快速诱导的作用下,迅速插管,比较2组置管时间及装置管情况和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置管时间≤1min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1次成功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大于E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A组置管成功和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所占的比例均大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在术中逆流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中,LMA的技术难度较小,易于操作,术后复苏的效果不亚于ETC,且更安全。
作者:王凯伟;黄春燕;马秀英;李双伏;吕荣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C反应蛋白(CRP)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并另选取身体健康儿童50例作为健康组。在化痰、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阿奇霉素治疗,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检测健康组及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TREM-1、CRP浓度,比较分析两者浓度与小儿肺炎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TREM-1和CR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血清sTREM-1和CRP浓度高低与小儿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炎性反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0%,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金玉;王磊;郝景玉;马殿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麻醉分娩镇痛对产妇排尿、泌乳功能以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42例产妇根据其是否同意采用麻醉分娩镇痛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接受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尿潴留、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后30、60min时吸吮反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然而出生后120min时2组吸吮反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麻醉分娩镇痛缓解了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不会造成产妇尿潴留、排尿困难,不会提高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影响Apgar评分,即使会造成出生时吮吸反射评分下降,但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吮吸反射即可恢复正常,除此还可促进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作者:成林树;袁蕾;高素英;赵志英;赵月芝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强化CT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大肠癌恶性肿瘤待确诊患者110例,依次进行4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所得4组检查结果设为A、B、C、D组。A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诊断大肠恶性肿瘤,B组采用强化CT联合血清AFP水平诊断,C组采用强化CT联合CA19-9水平诊断,D组仅采用强化CT诊断。所有患者终均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后确诊,根据病理确诊结果计算各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其诊断差异。结果 A组检验灵敏度及特异度高,C组次之,D组小。A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强化CT联合血清AFP、CA19-9水平对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为准确,各项检查方法针对大肠恶性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差异不显著,故单纯强化CT检查阴性结果可用于排除诊断。
作者:刘福尧;刘建国;齐淑玲;石磊;郭金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腹腔手术的105例患者的年龄、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等数据资料,分析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在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为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病情等相关,腹腔手术前应明确患者的病症,合理处理术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作者:马明星;张玉新;张国胜;邢江;单小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引起的沿四周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该病毒为嗜神经性病毒,主要侵犯感觉神经末梢,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伴有明显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严重者可出现病毒性脑炎,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甚至死亡[1]。目前,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上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策略,现总结35例头部带状疱疹病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惠小俊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2组产后2h、24h出血量并记录宫缩恢复时间和子宫全切除例数。同时对2组患者的寒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2、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由于缩宫素治疗无效而实施子宫全切除手术3例(7.5%);观察组无子宫全切除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子宫收缩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有效利用甘露醇进行合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A组25例、B组27例、C组26例。A组在24h内给予甘露醇的常规剂量(250ml)进行治疗;B组在24h内给予甘露醇的半常规剂量(125ml)进行治疗;C组在24h内未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颅压降低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 NIHSS)及肾功能。结果 A、B组降颅压总有效率显著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降颅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B组降低幅度大,A组其次,C组降低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周后,A、B组的的血肌酐(BUN)、血尿素氮(Cr)均较治疗前升高,B组BUN及Cr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合理的应用甘露醇可以降低颅内压,使用半常规剂量的甘露醇与常规剂量相比,更能减轻神经功能的损害,对肾脏的损害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祥;郭丽霞;王坤红;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 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用CC联合HMG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共治疗225个周期,排卵率为89.33%,成功妊娠率为60.44%;对照组患者共治疗221个周期,排卵率为73.76%,成功妊娠率为47.06%。试验组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CC联合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能显著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作者:李红欣;张松菲;任雪璞;肖永静;杨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及主要生理及生化检测指标。方法选取212例新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或者停用该药2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合并糖尿病102例作为观察组,无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10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 BMI)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生化指标中,观察组空腹血糖( FPG)、尿素( Ur)、三酰甘油( TG)、促卵泡刺激素( FSH)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均低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龄、血压、BMI、FPG、Ur、TG、FSH增高时均能增大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而LDL-C、TC降低也能增加其危险性,临床上应针对年龄偏大、BMI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检测生理检测指标。
作者:王双建;郝俊新;陈素霞;高丽梅;张现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前后骨密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与降钙素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抗生素在骨科感染预防中的药物效价。方法选取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D、E、F 6组各20例,A组采取头孢呋辛治疗,B组采取头孢他啶治疗,C组采取磺苄西林钠治疗,D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E组采取克林霉素治疗,F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6组治疗效果及药物成本。结果 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90%、95%、95%、75%、70%,A组、B组、C组、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成本/效果分别为0.97、1.84、2.76、1.51、1.20、1.30,A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B组、C组、D组、E组、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呋辛为骨科感染防治中效果较好且花费较低的药物,并且临床使用较为安全,推荐进行使用。
作者:滕凤卿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调查分析河北省邢台县2010-2012年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筛选邢台县40~70岁高危人群7105例,对高危人群采用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技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癌前病变者及癌症者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结果在筛查的7105例对象中食管癌47例(0.66%),早诊率63.83%(30/47);检出胃癌41例(0.58%);早诊率34.15%(14/41);贲门癌67(0.94%),早诊率47.76%(32/67)。男性的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邢台县男性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女性,且近年来不断有上升趋势。建议改善饮食结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防早治意识。
作者:王国玉;武如芳;洪燕;杜娟;潘永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的差异。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锥形束CT组102例和DSA组52例,分别采用锥形束CT和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比较肝癌肿瘤由肝动脉、门静脉、门静脉侧支供血的差异,根据血供诊断结果行栓塞术,通过B型超声或CT诊断栓塞术治疗效果。结果锥形束CT组与DSA组诊断的肝癌血供来源结果及治疗效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锥形束CT与DSA造影均能够准确的诊断肝癌的血供来源,有利于栓塞术的治疗,但相比较锥形束CT血管造影避免了DSA影像重叠的缺陷,能获得更纯粹的血管供血情况,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宝杰;朱丽娜;刘光辉;赵京旗;艾宁;赵瑜;李智岗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