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氨西林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万瑞香;隋忠国;王辉明

关键词:舒氨西林, 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摘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滥用、乱用问题,细菌耐药性也随之发生了变迁,且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就氨苄西林而言,过去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抗生素,但近几年临床分离出的病原菌对该药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原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使之失去活性.舒氨西林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舒氨西林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的复方制剂.舒巴坦为不可逆性竞争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破坏;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可使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恢复敏感性.本文对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舒氨西林在我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齐鲁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翻转3例

    1998年5月~1999年5月,我院共行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235例(448只眼),出现术后角膜瓣翻转3例,现报告如下.本文3例中.男 2例,女1例;年龄18~25岁.采用美国Summit公司提供的Omni Med准分子激光机和Placon公司提供的Mo-ria板层角膜刀行双眼LASIK于术.术后次日晨复诊时,病人自述右眼疼痛、不能睁眼、流泪,泪水浸湿纱布眼垫.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瓣翻转、水肿,结膜明显充血.即给予5.0g/L的Alcoin点限表面麻醉,在无菌条件下行角膜瓣重新复位,平衡盐液层间充分冲洗,特制吸血海绵充分吸水、干燥,局部点用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令病人轻轻眨眼确认角膜瓣复位无误后,包眼,定期复诊.

    作者:马玉娜;王传富;刘美光;李晓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的观察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眼科常见的手术,术后眼压的变化对视功能有明显的影响.1996年1月~2001年3月,我们对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病人的眼压变化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人38例(56眼),男20例,女18例;45~55岁6眼,56~65岁16眼,66~75岁23眼,76~85岁11眼;其中左侧29眼,右侧27眼.所有病人均不伴有原发性青光眼和其他眼部疾患.

    作者:于春花;赵桂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的安全性.②方法选择年龄23~35岁,单纯药物流产(药物流产组,n=301)或人工流产(人工流产组,n=302)后再次妊娠并准备分娩的健康妇女,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③结果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人工流产组(22.19%)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12.29%),差异有极显著性(X2=10.34,P<0.001).其中先兆流产发生率人工流产组(11.92%)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3.99%),差异有极显著性(X2=12.95,P<0.001);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人工流产组(12.25%)与药物流产组(15.28%)差异无显著性(X2=1.67,P>0.05);妊娠结局人工流产组(21.59%)与药物流产组(24.83%)差异无显著性(X2=0.89,P>0.05).④结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并分娩都是安全的.

    作者:刘莹;崔风华;王翠萍;李惠军;肖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男性勃起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传统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对男性勃起功能的影响.②方法对因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前性功能正常28例男性病人(或其配偶)进行手术前后性活动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后的勃起功能状况、性功能障碍的原因以及性功能障碍与病人年龄、肿瘤分期的关系.③结果 28例中23例完全丧失性能力;2例保留一定的性活动能力;3例维持阴茎勃起,可以进行性交并获得性高潮,其接受手术时年龄分别为36,43和44岁,病理分期为T1期或T2期.④结论传统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可以导致绝大多数男性病人勃起功能丧失,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损伤了支配勃起的盆丛神经分支-海绵体神经.

    作者:董胜国;于勤超;闫靖中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岛地区TTV抗体阳性人群的病毒基因检测及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经血传播病毒(TTV)在青岛地区的基因变异情况.②方法选择TTV抗体阳性的标本,用巢式PCR技术扩增血清中的DNA特定片段,纯化后与载体连接并转人大肠杆菌JM109,提取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测序并与TTV的已知序列相比较.③结果在选择的20例标本中,15例扩增出TTW DNA,对其中1株测序后与已知序列AB008394比较,发现碱基变异率为13.3%.④结论青岛地区存在TIV变异株.

    作者:苏乃伦;王斌;江崇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自发性再灌注经颅多普勒观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自发性再灌注的经颅多普勒表现.②方法对56例大脑中动脉(MCA)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发病6h内行脑CT,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动脉数字减影检查.③结果 38例有TCD异常,表现为患侧MCA血流信号消失或血流信号不对称.24h,48h,7d随访,发现受阻MCA出现自发性再灌注达50%,且阻塞部位越远,出现再灌注概率越大.①结论 TCD技术为一简单、有效的监测MCA再通方法.

    作者:孙锋;吕少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病人血清肿瘤特异性相关物质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相关物质(TSRS)对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的意义.②方法采用比色法,对213例恶性肿瘤病人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TSRS含量进行测定.③结果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TSRS含量明显升高,阳性率为79.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6.38,P<0.01);特异度为95.0%,有效治疗后TSRS含量及阳性率显著下降(t=4.15~7.29,X2=5.84~10.82,P均<0.01).④结论TSRS对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宋玉华;姚如永;李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冠心病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及临床应用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发展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大量临床实验表明,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死率有一定的相关性[2,3].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发病机制之一是在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基础上出现不完全堵塞的血栓,这种血栓往往不稳定,可以被机体纤溶系统溶解或被快速冲走,提示冠心病(CHD)存在着明显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4].血栓前状态是指机体的促凝和天然抗凝系统平衡失调,是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纤溶系统等发生改变所引起的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状态.现将CHD病人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及其在抗栓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忠信;刘成玉;谭齐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发性血气胸10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气胸是胸外科较少见的急症,需及时确诊,并给予恰当治疗.1998~1999年,我院共收治自发性血气胸病人10例,其中开胸手术治疗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12~36岁,平均25.3岁.病变位于左胸6例,右胸4例.病人均为瘦长体形,均首次发病.10例病人均有明显发病诱因,如咳嗽,剧烈活动等.临床表现:突发胸闷、憋气伴有心慌、呼吸困难2例,头晕、气短、无力2例.气管不同程度地向健侧移位.1例发生紫绀;5例上胸部叩呈鼓音,下胸部呈浊音;有皮下气肿者2例,其患侧呼吸音均消失.1例发生休克(血压10.7/5.3kPa).人院时胸部X线检查示:肺被压缩60%~90%者6例,肺完全被压缩2例;肋膈角钝2例.

    作者:彭殿松;孙修勇;程明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高龄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近几年来,高龄病人手术率明显增加.由于高龄病人体质弱,各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所承受手术的能力和术后恢复能力下降.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等方面并发症,直接影响病人手术的安全和术后效果,有些并发症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因此,加强高龄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病人术后顺利康复的

    作者:李冬娥;李雪霞;吴新花;任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血管性头痛病人48例针灸治验

    头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指头颅上半部,即眉目以上至枕下部范围内的疼痛.血管性头痛属其中的一种.它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包括偏头痛型及非偏头痛型,以偏头痛型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以波动性头痛为主,痛处相对固定在左侧或右侧.对于头痛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在临床实践中应用针灸治疗本病,取效迅速,效果优于其他疗法.近年来作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采用针刺方法治疗血管性头痛病人4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纳络酮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发呼吸异常35例效果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即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重症病儿常出现脑干症状,而表现出呼吸节律或(和)频率异常.我院应用纳络酮辅助治疗新生儿HIE并发呼吸异常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业;张永红;史德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全麻病人知晓情况初步调查

    目的调查全麻知晓的发生率.②方法随机对226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1d病人全麻知晓情况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 10例病人有知晓经历,其中6例有听觉;4例有痛觉,其中1例导致创伤后应急紊乱.④结论全麻知晓是一个严重的潜在并发症,如何预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袁莉;王世端;王明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口腔门诊病人312例心理分析

    随着心理学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其价值普遍被人们所认识.医学亦由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本文着重对312例门诊初诊病人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增强治疗和预防效果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口腔门诊初诊病人312例,男160例,女152例;年龄14~65岁.分别对他们的就诊心理、病史以及随访情况进行了分析.急症(如外伤、急性牙髓炎、急性牙周病等)伴恐惧心理的病人为Ⅰ类,初诊41例,复诊30例,复诊率为77.5%;急症无恐惧心理者为Ⅱ类,初诊60例,复诊59例,复诊率为93.3%;非急症伴恐惧心理的病人为Ⅲ类,初诊112例,复诊70例,复诊率62.3%;非急症无恐惧心理的病人为Ⅳ类,初诊99例,复诊99例,复诊率100%.急症和非急症中有恐惧心理病人的复诊率明显低于无恐惧心理者(X2=14.72,46.35,P<0.01).

    作者:李胜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牙美容98例临床分析

    目前,临床上对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已成为美容牙科的组成部分.尽可能地保留住残根、残冠,对功能及美容均具有一定的意义.1989年以来,我科对因龋蚀、外伤所致前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采用成品塑料牙片加根管螺纹桩,一次性修复治疗98例病人107颗牙,经3年临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军;张蕾;翟永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舒氨西林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许多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也不可避免存在着滥用、乱用问题,细菌耐药性也随之发生了变迁,且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就氨苄西林而言,过去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抗生素,但近几年临床分离出的病原菌对该药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原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使之失去活性.舒氨西林等药物的临床应用,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舒氨西林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的复方制剂.舒巴坦为不可逆性竞争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破坏;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可使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恢复敏感性.本文对深圳海滨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舒氨西林在我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瑞香;隋忠国;王辉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食管癌切除术后胸胃主动脉瘘的防治

    1975年2月~1995年10月,在我院行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共5例发生食管胸胃主动脉瘘,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0.16%.现就其临床资料及防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4~61岁,平均46岁.下段食管癌3例,中段食管癌2例.均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包括腔内弹力环扎术2例,术中经过顺利,3例病人术后6~8d发生胸内吻合口瘘,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及空肠造瘘术病情逐渐稳定.所有病人均于术后14~21d内突发消化道大出血,其中3例于大出血前2~3d出现少量呕血,2例发作前无任何征兆.全部病人均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均为食管癌术后胸胃主动脉瘘,其中3例经二次剖胸确立诊断,1例尸检证实.

    作者:郭洪波;杨国涛;王善政;王德江;田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在老年人体内的药动学特性和相互作用

    目的探讨老年人美托洛尔(Met)、卡托普利(Cap)合用后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相互作用.②方法对12名健康老年志愿受试者进行随机交叉实验,分为3组,每组4名,每组先后分别给予Met 50mg,Cap 50mg,Met+Cap各50mg.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用3P87药代动力学程序对受试者药-时数据进行处理,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③结果 Met的Ke值较单用时明显减小(t=6.73,P<0.01);而T2-1K,Cmax和AUC则明显增大(t=2.99~4.39,P<0.01).Cap在单用及合用药时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④结论两药合用后Met的肝脏代谢受到抑制.临床联合用药时应监测病人体内Met血药浓度,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张雪娟;宋力;曲福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三维CT模拟定位治疗计划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现代肿瘤的放射治疗对精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CT模拟定位和三维治疗计划设计可提高定位、治疗精度,开展适形放疗、复杂多野照射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现代放疗技术,可减轻放射损伤及放射反应.三维CT模拟定位治疗计划系统是为实现精确放疗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现将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刘鹏;张专昌;周根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膀胱痉挛疼痛的护理

    术后膀胱痉挛一直是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1999年5月~2000年12月,我科常规应用美施康定直肠给药解痉镇痛,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前列腺术后病人50例,膀胱肿瘤术后病人30例,年龄60~82岁,平均67.8岁.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4例,耻骨上经膀胱摘除术26例,膀胱肿瘤电切术1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19例.术后常规每隔12h定时给药,好避免排便,应用3~5d病人均达到了止痛的效果.

    作者:解兰凤;韩迎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青岛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