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儿童抑郁症,而且一些研究已经证明,儿童早期抑郁可以被诊断。但是,究竟哪一种变量可以预测儿童早期抑郁,这些预测因素是否与儿童其他发展阶段的预测因素类似,目前还不清楚。对此,美国马里兰大学心理学系的 Sara J. Bufferd 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早期抑郁的预测因素与成年人和老年人的预测因素相似。该研究结果近发表在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杂志上。这是一项多方法、多被调查者的纵向研究,研究对象为一个大型社区的3~6岁儿童。在他们3岁时评估他们6岁时的抑郁发作预测因素,包括:儿童精神病理学(通过父母诊断会谈评估)、儿童性情、同龄人功能教师评分、父母精神病理学(通过诊断会谈评估)和心理社会坏境(父母的敌意、家庭应激原和父母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若干变量预测了儿童6岁时的抑郁发作,包括:儿童焦虑症病史、难以自制的儿童性情、较差的同龄人功能、父母情感障碍、焦虑和物质滥用既往史,早期和近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和父母教育。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2例。试验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早餐半小时后服用;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d,分两次服用。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发现颜面潮红10例,头痛20例,心悸12例,下肢水肿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1%,试验组发现颜面潮红2例,头痛6例,心悸4例,下肢水肿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8%,其中部分患者同时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朱宇波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及血清清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给予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术后常规化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清清蛋白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后,35例患者肛门功能Ⅰ级21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0例,其中88.57%(31/35)的患者肛门功能良好。患者术后血清清蛋白为(38.6±11.7)g/L,高于术前的(25.4±11.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5, P<0.05)。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肛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血清清蛋白明显降低。
作者:邹振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提供给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有助于提升医院内涵,为医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徐亚冬;张惠霞;王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喉镜辅助下置入带导丝的胃管在气管切开难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气管切开术后需留置胃管的5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喉镜辅助下置入带导丝的胃管,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的8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25),低于对照组的68%(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采用喉镜辅助下置入带导丝的胃管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插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蓝春风;廖秀英;蓝雪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日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较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和更加可靠的安全性。
作者:徐雪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p1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中药组、黄芪组及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每组大鼠等量补肾活血方、黄芪、0.9%氯化钠溶液灌胃。提取含药血清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鉴定细胞衰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RT-PCR法检测p16基因的表达。结果中药组、黄芪组血清培养细胞与0.9%氯化钠溶液组比较, G0/G1期细胞比例均减少(P<0.05),且中药组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黄芪组(P<0.05)。中药组、黄芪组血清培养细胞p16基因表达较0.9%氯化钠溶液组下调( P<0.05),且中药组血清培养细胞p16基因的表达较黄芪组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具有延缓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作用,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细胞p16的表达而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
作者:张毅;蔡智刚;唐新征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重症阑尾炎患者7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阑尾炎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的特点,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刘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微信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由管床护士利用透析时间进行床旁教育,赠送透析知识手册供其自行阅读。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微信健康教育小组人员利用微信平台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分享。分别于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个月及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使患者主动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韩兆娣;张蕾;杨秀梅;杨恩萍;刘静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止吐、止泻、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9%(37/39),高于对照组的82.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瑜;张学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对真空采集系统采集全血黏度标本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选取在2013年我院接受全血黏度检验的临床患者98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单双日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标本采集,观察组患者采取真空采集系统进行血液标本采集,对两种方法的采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标本血量>5ml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标本血量为≤4ml和4~5ml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标本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8.0%(48/49),对照组为79.6%(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真空采集系统可有效提高一次采集成功率和全血黏度标本合格率,对于临床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季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加强药剂科管理对改善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从我院各个科室随机抽取的药物处方120张,即加强管理后;同时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从我院各科室抽取的药物处方120张,即加强管理前。对加强管理前后的抗菌药物应用率、问题发生率及处方药物金额进行比较。结果加强管理后,抗菌药物应用率、问题发生率、处方药物金额均低于加强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药剂科管理可有效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使耐药菌的增长得到延缓,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费用,临床实用性、可行性较高。
作者:沈杉松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治疗前后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行走时间短于对照组,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护理组Harris、Charnley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三联疗法(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Hp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44/46),高于对照组的78.3%(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嗳气、上腹疼痛、反酸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p清除率为73.9%(34/46),高于对照组的56.5%(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1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开胸矫治手术;观察组患儿采用右外侧小切口剖胸。比较两组患儿的近期效果及随访1年后的远期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胸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外侧小切口剖胸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创口小,符合患儿及家属的审美,近远期效果好,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庆伟;丁树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眼压及视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要优于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作者:李砚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和临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有9例(23.7%)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2.6)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辅助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普外科2008—2013年收治的108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中痊愈29例,好转1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48%(44/54);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4例,好转17例,无效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7.41%(31/5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P<0.05)。试验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为(3.2±1.2)d,对照组为(6.8±2.9)d,两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6,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2±1.5)d,对照组为(10.1±2.7)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7/54),对照组为29.6%(16/5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肠梗阻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是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肠梗阻药物。
作者:张有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100例健康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护理满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结果试验组母亲角色适应、母乳喂养技能、新生儿护理技能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6、18.881、14.583、8.696,P <0.05)。对照组自然分娩32例,占64%(32/50);试验组自然分娩41例,占82%(41/50),两组自产妇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P<0.05)。结论在产科实施以产妇-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大限度地满足母婴实际需求。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33期
探讨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效果。选取便秘、盗汗、丘疹的典型病例,采用泻白散治疗,观察临床疗效。3例患者采用泻白散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且无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李勤;陆爱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