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40例治疗总结

谢小勇

关键词: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 诊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肠粘连松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余3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松解粘连。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0~90min,中位数55min;术中出血量为10~80ml,中位数35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1d,中位数5.8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可以有效解除肠粘连梗阻病灶,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8例神经外科住院部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CPAP治疗,比较2组呼吸参数的变化并评定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CPAP,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吴丽君;郑鸿伟;王坤红;周顺林;周梦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药品检验与食品检验的不同之处

    随着市场和检测对象的不断扩大和繁复,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行政监管范围随之改变,国家之前所设立的药品检验机构开始需要承担的检验对象从单纯的药品检验扩大到现在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检验。由于药品检验机构在单纯药品检验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固化的工作模式,如果需要同时兼顾做好食品检验工作,其原来已经固化的药品检验模式需要加以调整,以便适应食品检验的不同需求。食品检验与药品检验在检验标准、检测项目和检验目的都有明显区别,所以,需严格要求药品检验机构工作人员所在开展食品检验时要打开思维,不断的吸纳食品检验新资讯、新标准,尽量把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的工作人员仪器、技术配套等分开,组建新的工作团队和新的工作模式,提升食品检验能力,为行政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作者:曾庆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胰腺囊性肿瘤不同手术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入院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结果不同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类型好发部位及主要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与主胰管的关系、患者年龄等综合考虑,以使患者大获益。

    作者:曹永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抗菌药物是广泛应用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可治愈感染疾病,挽救患者生命。应用不当则可导致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增多,医疗费用增加,产生耐药菌[1],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注射剂。我国注射剂使用更是不合理,如无指征的治疗用药、错误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疗程不合理,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感染、肿块、硬结、输液微粒造成肺组织肉芽肿[2]。“欣弗事件”造成十余人因注射欣弗死亡,其原因是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灭菌不彻底,存有大量细菌和肉毒素。曾有一报道,有一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15 d给予10 d的抗生素(氟罗沙星),术前未给预防用药,术后长时间大剂量静脉滴注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造成低蛋白血症、腹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陇西一女患者因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在前两家医院因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肺部二重感染而生命垂危,转入第三家医院后停用所有抗生素,移植正常菌群,1个月后康复出院[3]。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可预防手术切口,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可以有选择的用药,如根据该部位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选用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相对广谱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甲硝唑等,一般无需追加剂量,若手术时间超过3~4h或失血量>1500ml,需要再给1个剂量。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需要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体表手术,疝修补手术,头颈部手术等一类切口不需要预防性给药,确实需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多选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关键是切开皮肤后到关闭切口前需保持血中和组织中有效的抗菌药物浓度,此时流出的血液和组织液可以杀灭来自伤口外或打开的脏器里的细菌减少其感染的机会,因此,足量、快速、小剂量的溶媒要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前给药。剖腹产手术要在断脐后给药(常给予第一代头孢菌素)避免胎儿无顾接受抗菌素,手术结束就不会再发生细菌污染,术后也无需长时间给药,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因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期预防用药。

    作者:杨雪梅;吴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梗死患者 PCI围术期心率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围术期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诊断为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留观24h。研究组PCI术前30min给予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吗啡2~5mg静脉推注或吗啡5~10mg肌内注射,效果不显时给予吗啡2~3mg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30min(T1)、1.5h(T2)、6h(T3)、12h(T4)、24h(T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2组患者T0时SBP、DBP及HR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研究组SBP、DBP、HR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15%,同时间点2组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可平稳降压,稳定心率,对心脏起保护作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较为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在各个年龄层发病,多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为主要特点,有时伴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1]。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一旦确诊及早实行阑尾切除术,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以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咳定喘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法,可降低西药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危害,缩短治疗病程,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培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变化特点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脑血管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的颈动脉,并对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及颈总动脉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脑梗死有着较大的关系,利用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有助于对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晓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黄芪注射液辅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辅治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60例外科夜间急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实施手术室夜间护理针对性措施,对照组予以手术室传统护理措施,比较2组夜间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技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手术室护理存在一定特殊性,应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提高。

    作者:董保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效果及对血清脂联素、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TNF-α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中药灌肠配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TNF-α水平,促进尿毒症的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商国君;苗雪英;郑秀清;线丽华;刘风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牙隐裂患者145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牙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症状将145例牙隐裂患者分别进行调牙合后树脂充填、直接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并对患牙进行1年及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牙隐裂患者进行直接全冠修复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92.1%和89.5%,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5.4%,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保存患牙,都高于备洞后树脂充填,其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80.0%和55.0%。结论早期发现牙隐裂,合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能有效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绝经期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率、出血量、一次成功率、VAS评分和心脑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宫颈软化率、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应用,能减轻痛苦、提高成功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美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结果正常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测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尤其是早期对于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2组均于护理1个月,比较2组心脏病孕妇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分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中,可提高心脏病孕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实践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作者:杨秀敏;王立群;王立超;王志敏;韩景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基本资料、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ADR上报人员分布、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0岁及41~65岁;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1大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多,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而一级医院的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1~65岁及66岁之后;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5大类,其中抗高血压药引发的ADR多,头孢菌素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消化系统为常见,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口服给药引发的ADR多。结论加大ADR的监测力度,及时反馈ADR的信息,提高ADR的发现率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盛春琴;孟建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有效数字的确定

    有效数字是在测量中所能得到的有实际意义的数字。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只有末位数字是估计数字,其他均为准确数字。有效数字与测量仪器的灵敏度有关,如天平的敏感度为0.1mg,那么称重结果12.34mg中,12.3mg为准确数字,0.04mg为估计数字,2项合在一起组成有效数字。平均值±标准差( xˉ±s )的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1±0.42) kg,标准差的1/3为0.14,标准差波动在百克位,即小数点后第1位上,故应取到小数点后第1位,即3.6±0.4,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但是在一系列数值并列时,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例如在3.61±0.42、5.86±0.73、2.34±0.15这样一组数据中,第3组数据标准差0.15的1/3为0.05,在小数点后第2位,则这组数据的有效位数均取到小数点后第2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对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是防治并重,以期使糖尿病患者享受与正常人相当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自从实施优质护理以来,我科对糖尿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家华;李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