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唐玉萍

关键词: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妇产科治疗在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患者的敏感性较高,易导致自身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在一定程度降低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影响着疾病的好转,因此如何有效护理此类患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随着护理工作的发展,人性化护理逐渐被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该护理工作是从人文精神并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相关护理。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应给予妇产科患者贴心的身心关怀以及在大限度上满足妇产科患者的身心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降低妇产科患者的不适感,以提高妇产科患者的生命质量[2]。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5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无痛分娩对产妇泌乳功能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时对产妇泌乳功能及新生儿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妊娠要求无痛分娩的孕妇106例,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5组,前4组各21例,Ⅴ组22例。所有孕妇接受产前监护、分娩指导及心理辅导,在所有孕妇分娩时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Ⅰ组给予0.05%罗哌卡因10mg,Ⅱ组给予0.10%罗哌卡因12mg,Ⅲ组给予0.15%罗哌卡因12mg,Ⅳ组给予0.20%罗哌卡因20mg,Ⅴ组不给予罗哌卡因。比较各组产妇产后泌乳功能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对初乳时间、泌乳素浓度、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Ⅱ、Ⅲ组泌乳效果较其他组好,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新生儿情况优于其余组(P<0.05)。结论0.15%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对泌乳和新生儿情况影响较小,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培英;王继红;杨芳;安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动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将胃穿孔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行开腹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胃泌素水平、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48 h时胃泌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可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缩短,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春庄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的价值。方法将1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稀释倍数的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口服克拉霉素疗效比静脉滴注红霉素效果好,而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评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秀华;张文平;李雪政;杨敏;张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基本资料、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ADR上报人员分布、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0岁及41~65岁;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1大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多,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而一级医院的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1~65岁及66岁之后;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5大类,其中抗高血压药引发的ADR多,头孢菌素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消化系统为常见,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口服给药引发的ADR多。结论加大ADR的监测力度,及时反馈ADR的信息,提高ADR的发现率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盛春琴;孟建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可在各个年龄层发病,多发生于20~30岁的青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上以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为主要特点,有时伴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1]。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变化多端,一旦确诊及早实行阑尾切除术,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唐以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

    糖尿病产生原因为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共同作用到机体使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出现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此疾病存在极高发病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如得到确诊,则终生性治疗。为增加糖尿病治疗效果,有效地护理干预则显得较为重要。笔者探讨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改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急性胰腺炎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性疾病,其并发症多、病程发展快、发病急、临床表现较多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目前,医学界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虽然具有显著效果,但仍存在许多缺点[2]。本文中的负压封闭引流采用VSD材料、三通接管、半透膜、负压吸引器来完成的负压吸引技术,与以往引流技术相比可发挥出清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的作用,是外科治疗技术中的一大创新。我科对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成功后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冰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基于血清 D-二聚体水平联合 CT诊断行鼻内腔镜切除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CT诊断行鼻内腔镜切除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鼻腔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完善D-二聚体检测和CT扫描,并基于上述检查资料行鼻内腔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对照组仅参考CT扫描检测结果行鼻内腔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评价2组手术疗效,计算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中突发异常事件等,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短于对照组,术中异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与CT联合诊断行鼻内腔镜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中突发异常事件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军峰;邵延彬;纪欣;王黎玫;吴倩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 IAP、CRP水平在阑尾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人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PA)、C-反应蛋白( CRP)水平在阑尾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变化。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108例阑尾炎患者,分别检测108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5、15天IPA和CRP的水平。结果阑尾炎治疗后第2、5天IPA水平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阑尾炎治疗后第15天IPA水平和CRP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血清IAP、CRP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阑尾炎的辅助检查及阑尾炎治疗后的监测指标。

    作者:刘彬;杨守臣;宋伟;杨乐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B 型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型超声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孕妇2286例共计2308名胎儿,对所有孕妇行常规B型超声检查,统计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与实际结果相对比。结果126例畸形胎儿中B型超声检出121例,产后证实漏检5例,漏检率为3.97%。126例畸形儿中,孕20~27周时检出率高,达42.97%(52/121)。孕28~36周及12~19周检出率分别为29.75%(36/121)和19.83%(24/121),孕37~40周胎儿畸形检出率为7.44%(9/121)。 B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的数量与实际胎儿畸形数量相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6例畸形胎儿里有唇裂59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46.83%,其中B型超声检出57例,漏检2例;先心病16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12.70%,其中B型超声检出15例,漏检1例;指(趾)畸形7例,B型超声检出5例,漏检2例;其余B型超声检出畸形胎儿与实际结果相一致。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较准确的进行胎儿先天畸形的筛查,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时彦丽;张夕彦;刘凤秀;洛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替格瑞洛不良反应误诊为急性心力衰竭1例分析

    患者,男,5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6 d”于2013年11月6日收入心内科。患者于10年前轻微活动后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予以硝酸酯类制剂治疗,症状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症状少有发作。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予以硝酸酯类制剂症状不能明显缓解,遂来本院。入院查体:T 36.5℃, P 68次/min, R 18次/min, BP 136/78mm Hg。神志清、精神可,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基本正常,肌红蛋白升高(100ng/ml),CK-MB升高(4.7 ng/ml),TNI正常,BNP升高(156pg/ml)。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胸部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未见异常,左室射血分数( LVEF)65%。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予以拜阿斯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天1次,替格瑞洛90mg口服,每天2次。抗血小板、立普妥降脂、硝酸异山梨酯扩冠、通心络胶囊活血通络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于11月7日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端90%~95%弥漫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 1级,顺利于右冠状动脉狭窄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枚,右冠状动脉残余狭窄0%,前向血流TIMI 3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床旁及病区内活动无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术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为憋闷、窒息感,以夜间为重,坐起或活动后稍有缓解,自诉与术前胸闷、气短症状明显不同。查体:T 36.3℃,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90mm Hg,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音可,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按急性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后胸闷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等未见异常,BNP 120p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段未见异常。胸部 X线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正常, LVEF 66%。考虑除外急性心功能不全。认真排查患者心肺基础病变及核对患者全部用药后,考虑替格瑞洛不良反应。停药8h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继续服用替格瑞洛未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作者:李巍;李运田;杜大勇;赖晓辉;柳杨;江枫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产程图在活跃期的起点角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接收的130例产妇的产程图,分析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与分娩方式、宫颈扩张率等方面的关系。结果通过分析产程图发现,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与产妇的分娩方式、宫颈扩张率及活跃期时间等存在着密切关系。结论产程图活跃期起点角度,对于产妇的分娩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施美萍;闵玉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三房心畸形并卵圆孔未闭应用价值

    三房心是罕见的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的0.1%~0.4%[1],由于胚胎期肺总静脉与左心房结合异常,左心房被异常纤维组织隔膜分为两个房腔,称之为副房和真性左房。以往靠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来确诊[2]。现将1995年6月-2009年10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1例三房心畸形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金姿;蔡忠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患沟通在精神科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科护理学已从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照护好精神障碍患者才是新的护理目标。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偏离正常,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护患沟通,可使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提供信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1]。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强化护患沟通意识、学习沟通技巧、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 A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B组给予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A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人工肛门的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卫生知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先进,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1]。人工肛门会对患者的身体和自尊造成一定的刺激,患者治疗期间易产生自卑、烦躁的情绪,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2]。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直肠癌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人工肛门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祥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护理体会

    为了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本文主要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择期手术患者22例,对其进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术中和术后对患者在采血及自体输血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具体临床护理方法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莫伟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配偶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有焦虑郁抑的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前及化疗6周期结束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量表评定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配偶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有效沟通在院前急救中的运用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沿阵地,且院前急救具有情况紧急、患者疾病情况复杂、多样、病情危重,抢救条件差,急救仪器局限,家属及患者心情急躁,情绪紧张,对急救人员期望值过高,期望医务人员一到就有药到病除、解除痛苦等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之院前急救时间短,患者情况紧急,对突发的病情变化不理解和难以接受,容易迁怒于医务人员,沟通不及时较易发生护患纠纷[1]。医务人员应迅速敏捷准确地分析当时发生的事件,对患者的病伤情做出恰当的判断,以人性化的角度,对患者及其周围人群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和关怀,用热情友好的语言,关切的表情和行动,向患者表示至亲般的关爱,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虑,运用有效沟通技巧,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朋友般的信任,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患者的正能量,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急救及转运工作,提高了急救效率。本文通过对569例院前急救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分析和总结了有效沟通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丽娟;宋文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