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虑平引起颜面水肿1例

罗思光

关键词:多虑平, 药物排泄, 阳性体征, 颜面水肿,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 门诊治疗, 静脉输液, 查体, 神经症, 家族史, 既往史, 不适感, 性格, 心肺, 情绪, 内倾, 焦虑, 患者, 肝肾
摘要:患者,女,38岁,因眠差2年,情绪低落、焦虑3月,首次门诊治疗.病前性格内倾,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初诊为神经症,予多虑平25 mg每晚顿服,2天后出现颜面水肿.查体:心肺(一),化验肝肾功正常,考虑为多虑平所致,立即停服多虑平,并静脉输液,加速药物排泄,3天后,水肿逐渐消失,患无不适感,查体无异常.
综合精神医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32例,疗程8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完成8周治疗的3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显效18例(56.2%)、有效11例(34.4%)、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副作用轻微,无明显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作者:高桂林;陈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及其与阴性阳性症状的关系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特点及其与阴性阳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32例从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或停药2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15例健康受试者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WCST),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受试者比较,多个位点N2和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WCST中分类完成数偏少,持续错误数和总错误数增加.N2潜伏期和波幅与PANSS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而WCST总错误数与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总分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中枢信息处理障碍,认知障碍与阴性阳性症状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作者:孙兆明;孙学礼;王欣;刘知源;刘协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杀行为患者血小板5-HT浓度

    目的通过测定伴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血小板5-HT浓度,以探讨其5-HT功能与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研究组65例(男21例,女44例);疾病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采用HAMD及PANSS评定证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检测血小板5-HT浓度,采用HPLC及电化学检测仪测定浓度.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小板5-HT浓度的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12).自杀1次与自杀至少2次者之间治疗前血小板5-H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35).治疗后HAMD及PANSS评分的变化与血小板5-HT浓度变化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疾病伴自杀行为者血小板5-HT浓度未见显著下降.自杀至少2次者的浓度明显降低,提示与1次自杀者之间存在异质性.精神症状的变化与血小板5-HT浓度的变化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李华芳;林治光;王慧芳;潘令仪;庄冬梅;姚培芬;顾牛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A型行为类型问卷(TABP)、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60%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35%的患者单有焦虑症状;②住院冠心病患者的HAMD和HAMA总分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住院次数以及A型行为类型等因素的影响;③住院冠心病患者的SCL-90总分及其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作者:张怀惠;陆峥;蔡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虑平引起颜面水肿1例

    患者,女,38岁,因眠差2年,情绪低落、焦虑3月,首次门诊治疗.病前性格内倾,家族史、个人史、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初诊为神经症,予多虑平25 mg每晚顿服,2天后出现颜面水肿.查体:心肺(一),化验肝肾功正常,考虑为多虑平所致,立即停服多虑平,并静脉输液,加速药物排泄,3天后,水肿逐渐消失,患无不适感,查体无异常.

    作者:罗思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26例女性精神病人性侵害案例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情况,更好地保护精神病妇女的合法权益.方法自制调查表对126例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案例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被强奸的精神病人中精神发育迟滞多,占64%,其次为精神分裂症,占26.6%,其他精神病人占9.4%;性自卫能力丧失82.54%,性自卫能力削弱17.46%;在所有案件中,多数发生在白天,且多数发生在病人家中或罪犯家中;罪犯多数为被害人所熟悉的人,其结果说明,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与其性自卫能力丧失或削弱有关.结论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与正常强奸案不同,司法部门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的同时,社会及家属还要加强对女性精神病人的性教育及监护治疗.

    作者:孟庆丰;王永柏;赵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科的治疗

    自<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实施以来,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权益问题日趋受到重视,患者或者监护人有权了解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对某些治疗手段有权作出同意或者拒绝的决定.这对精神科医生既往的诊疗习惯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注意治疗上的一些关键环节以防范医疗纠纷,应当值得我们注意加强研究.本文结合国外有关的立法内容,对精神科合理治疗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志阳;谢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抑郁症与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常有精神症状,如激惹、冲动、精神病性症状、智能及认知损害、人格改变和情感性症状,后者大多符合抑郁症(包括重性抑郁、心境恶劣)的诊断标准.抑郁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神经科的抑郁症经常需要精神科会诊[1~3].有关脑部创伤、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MS)和脑肿瘤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症状可能是这些疾病特定的后遗症,其原因是这些疾病所造成的大脑机能失调.抑郁症可影响病人的康复、加重神经科疾病并损害认知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本身可造成认知和情感障碍,抑郁症在这类病人中的表现复杂.因此,有必要探讨神经科主要病种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和病因,并对抑郁症的精神药物治疗进行评估.

    作者:昂秋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日本精神卫生工作见闻

    我有幸作为浙江省精神科护士的代表,被日本国福井县政府入选为2000年度福井县海外技术研修员,于2000年10月1日赴日本福井县立医院精神神经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医院护理管理及护理技术的研修.一年的研修生活使我体验了世界经济大国医院管理的模式,受益匪浅.研修期间,正值医院对日本<精神保健福利法>修改稿的学习讨论,经指导老师介绍精神保健福利法修改概要,结合该院实际操作,我认识到依法行事不但维护病人的权益,保护精神卫生工作者,同时又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使我真正理解了法律在精神科医学领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日本精神卫生工作见闻简介如下.

    作者:姜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儿童孤独症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儿童孤独症或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的心理发育障碍,它影响到儿童的感知、语言、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病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将对儿童孤独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焦公凯;王伟勇;张志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85例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调查患儿首诊主诉、发病与就诊时间间隔、个人史以及家庭史.采用PPVT、DDST智力量表,CARS、ABC孤独症量表以及ADQ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进行测试.结果85例患儿临床症状完全符合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临床特征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智力迟滞以及主动回避与他人眼对视为主.患儿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延迟22个月.45例(占53%)患儿系由剖宫产或产钳助产而娩出.结论作者提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及综合性行为、语言等训练对孤独症来说至关重要.

    作者:庄宝玲;杜亚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培酮治疗64例少儿精神分裂症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64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给予利培酮观察治疗8周,分别以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显效率为74.14%,起效时间为2周,有效治疗剂量为2~2.5 mg/d.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小,耐受性好,适合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作者:陈巧灵;黄劲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药物导致癫痫发作29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药物导致癫痫发作的时间、先兆症状与诱发因素.方法先对18 805例住院患者进行筛选,再用自编的调查表对检出的29例药源性癫痫患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癫痫发生率为1.54‰;大多数发作在服药第15~45天之间和服药后4小时内,呈正偏态分布;55.2%癫痫发作与药物达峰时间相符;先兆症状有:极度疲乏、头痛、烦燥不安、睡眠中肌肉抽动增多.诱因为:劳累、加药过快、剂量偏高、尿潴留、骤然减药或停药.结论应重视对精神药物所致癫痫的先兆症状的观察、诱发因素的干预和脑电图复查.

    作者:唐文新;鲁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54例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

    目的探讨精神损伤的司法鉴定.方法对54例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司法鉴定进行分析,按精神损伤程度分重伤组与非重伤组统计,卡方检验.结果54例中,颅脑创伤所致智能障碍38例(70.4%),遗忘综合征1例(1.8%),精神病7例(12.9%),反应性精神病3例(5.6%),诱发精神疾病5例(9.3%),均没有评定损伤或伤残等级.重伤组与非重伤组颅脑外伤等级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8.54,P<0.01).与颅脑创伤有关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有增多的趋势.结论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和颅脑外伤损伤程度有关,制定统一的精神损伤鉴定标准,进一步完善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司法鉴定刻不容缓.

    作者:徐琼;池森;戴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应激障碍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剧烈,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应激因素,使有关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日渐增多起来,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问题,患者受到精神症状影响可发生刑事案件,也可经常上访而妨碍社会正常秩序,特别多见的是关于法律关系鉴定.在这些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常需委托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鉴定结论又常受到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及鉴定人主观认识方面的差异而出现分歧,因此需要重复鉴定的案例很多,这类案件的社会影响面也通常较大,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也是不言而喻的.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本专题在日常鉴定中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从同道参考.

    作者:郑瞻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并探讨IL-2与精神病理的关系.方法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末、6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水平,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及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8周末血清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不同药物对IL-2影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IL-2水平与S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治疗后8周末血清IL-2减分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利培酮组患者治疗后第8周末血清IL-2减分值与利培酮日量呈显著相关.结论氯氮平和利培酮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血清IL-2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郭素芹;吕路线;陈娓;方瑞领;张红亚;师天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奎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以氯氮平为对照,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研究组和氯氮平对照组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进行PANSS评分和TESS评价疗效.结果奎硫平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在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方面,奎硫平组与氯氮平组有显著性差异.奎硫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头昏、低血压、食欲减退等.结论奎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唐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精神疾病的诊断

    依照<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件>(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精神疾病的诊断有两个关键:诊断程序与诊断的专业性标准.

    作者:谢斌;何燕玲;王士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服刑犯人心因性精神异常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服刑犯人心理因素、刑期对精神异常、服刑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1例心理因素组与35例生物学因素组刑期、入监至精神异常间隔时间、服刑能力对精神异常产生的影响.结果刑期与两组犯人之间的关系无显著性差异,心理因素组犯人入监至精神异常间隔时间明显少于生物学因素组(t=2.13,P<0.05),心理因素组犯人产生精神症状后服刑能力与生物学因素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2.82,P<0.01),心理因素组内刑期短犯人更早出现精神症状(χ2=4.56,P<0.05).结论两组犯人在刑期相近情况下,在精神异常出现时间、服刑能力有明显不同.

    作者:陈致宇;韩宝淦;马黎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和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联合会议纪要

    金秋时节,由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和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的2002年度学术年会于11月30日在上海市青松城召开.来自全市200余名主要由医疗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专业人员构成的两会会员参加了会议.

    作者:肖泽萍;张新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综合精神医学(医学)杂志

综合精神医学(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