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对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邹建文;曹娥;陈洁

关键词:康复器, 传统康复方法, 关节镜, 膝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对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自主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PM行患肢膝关节被动运动疗法.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周径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术后患者行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在前磨牙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桩在前磨牙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前磨牙残冠修复患者79例(92颗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46颗牙)和对照组41例(46颗牙).试验组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0.5年、1年、2年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0.5年及1年,2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磨牙残冠优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锋;王德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是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报道,腹部外科手术后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我科对经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时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体力学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祸的发生率也较前有所增长.由于骨科患者常期卧床,极易诱发压疮.压疮是由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或)其结合力所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骨科护理人员应在掌握压疮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人体力学的原理,采取科学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姚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新生儿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出生后3d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和迟发性感染(出生3d后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喘片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稳喘片适宜压片包衣工艺的制定.方法 以休止角、片面光滑度、片子硬度脆碎度、包衣后增重及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压片包衣工艺.结果 0.4%硬脂酸镁为辅料,直接压片,包衣片增重3%.结论 该稳喘片成型工艺可为大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苏聪娟;黄占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HbA1c及空腹血糖水平和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NCV、SNCV增快,且治疗组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可明显提高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冠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剂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支气管扩张剂用于肺部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肺部感染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扩张剂.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可明显扩张气道,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血脂各组分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预测的意义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脂各组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CHD)预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并CHD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指标,并对2组进行Gensini评分.结果 观察组TC、TG、LDL-C、ApoB、LP(a)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1、ApoA1/ApoB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各组分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分析示除ApoA1、HDL-C与其呈负相关,其余指标[TC、TG、LDL-C、Lp(a)、ApoB]均与其呈正相关;观察组各血脂异常中ApoB及LDL-C异常所占比重较大.结论 糖尿病并CHD患者脂代谢紊乱明显,血脂各组分与糖尿病并CHD有密切关系,尤其与ApoB及LDL-C关系密切.

    作者:刘阳;王敏;张婧;逢力男;柳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普遍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本文将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推拿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推拿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改善通气功能、止咳、平喘治疗,治疗组加用中医推拿治疗腹泻;对照组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腹泻.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推拿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腹泻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无创伤,患儿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俊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57例作为妊高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1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2组血脂水平.结果 妊高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TG、TC、LDL、ApoB、L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监测妊娠期孕妇的血脂水平并加以干涉对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汤人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合格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该院2011年急诊处方,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急诊处方20 360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相应药物说明书等对处方合理性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 780张急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420张,不合格率为2.02%,主要表现在急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药物用法用量不正确、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结论 该院急诊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药师与医师的沟通需进一步加强.只有处方质量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董景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和辛伐他汀组(10mg/次,每天1次),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12周末,2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同剂量下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但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刘中均;凃禾;段小云;季欧;陈韵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云芳;顾珍梅;张文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5例(18眼)给予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正常,眼压从术前的(37.5±5.6)mm Hg降至(15.7±2.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17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保持滤过道通畅,促使新生血管消退,能较好地控制眼压,保留有用的视功能.

    作者:魏国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自控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3组入室后均予常规麻醉,A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4 mg,同时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4 mg;B组术后在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8 mg;C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8 mg.观察各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其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A组轻于B组,B组轻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联合使用恩丹西酮4mg效果佳.

    作者:周光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同时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作者:冉群钗;夏碧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10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患者100例,均予米非司酮片75mg口服,隔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同时羊膜腔注入利凡诺针剂100mg,出现规律宫缩后静脉注射地西泮针剂10m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 100例产妇注药后72h胎儿胎盘娩出99例,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可预防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子宫破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状况、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呼吸困难、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