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探讨

罗艳芳;侯小莉;杨茂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患者家属, 沟通技巧
摘要:重症监护室(ICU)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跨专业的边缘学科,是重症监护的临床基地,是急危重症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的场所.患者进入ICU治疗,无论对患者还是家属来说均是一个重大压力事件,整个家庭均会受到影响.80%护患纠纷均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引起,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护士与患者家属关系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笔者分析ICU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障碍的原因,并探讨ICU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35例,术前行常规甲状腺及颈部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病变超声特征.结果 35例患者中,回声不均匀型8例,囊实混合钙化型9例,实质钙化型13例,壁厚实性回声型5例.肿瘤侧平均大流速(Vmax)、小流速(Vmin)均快于无肿瘤侧,阻力指数(RI)低于无肿瘤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作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赖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学科[1].膝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疼痛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采纳[2].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和术后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我科收治膝关节镜手术60例,术后通过周密的护理和系统的功能锻炼,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爱玲;张印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吸收好,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娩.关于HBV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尚有争议,笔者针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周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首次自然流产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产妇75例作为研究组,另将同期人工流产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产妇8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2组支原体培养情况.结果 研究组支原体培养检出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自然流产与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孕前治疗支原体感染可降低自然流产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李庆梅;赵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各20例.2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透析治疗及抗过敏治疗.观察2组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组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血液透析率均高于青少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率及治愈率低于青年组,肌酐(Scr)及尿酸氨水平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明显高于青少年.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一定要将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液透析相结合,才能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做出及早治疗.

    作者:熊本立;王从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利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考察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计算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的含量.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观察6h内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的变化.结果 6h内,注射用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液的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联立方程组新解法测定头孢噻肟钠和维生素B6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简便、准确,实用性强.

    作者:谢冬梅;王群;邢蓉;时荣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护理

    感染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以夏秋季多见,终年散发,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病情发展快,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其中中毒性休克为较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及时治疗和对症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黎悦;张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需终身治疗和反复住院,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又会引发血糖升高[2].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焦虑、抑郁并存时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和加重,引起激素紊乱导致血糖控制不良[3].负性情绪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转归有着消极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4].现将我院1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按照心理学诊断予以分类,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现分析如下.

    作者:赵军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69例临床分析

    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定义: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包含以下特点:(1)典型症状:休息或运动时呼吸困难、乏力、踝部水肿;(2)典型体征: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3)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脑钠素水平升高.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心力衰竭分为[1].现对我院2003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DHF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修长顺;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体力学在骨科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祸的发生率也较前有所增长.由于骨科患者常期卧床,极易诱发压疮.压疮是由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和(或)其结合力所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骨科护理人员应在掌握压疮发生机制的基础上,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人体力学的原理,采取科学措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作者:姚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和谷维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青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学龄前输液患儿好动、调皮,又有自尊心,不愿在头皮静脉输液,故首选手背静脉.患儿手背长度一般为5~7cm,穿刺点一般均在手背正中,而针头长1.5~2.0cm,针头刺入皮肤再进入血管后,针尖部位一般均已达腕关节处.传统方法是将患儿手背平放于小夹板上,这样即使患儿手不活动,针尖在关节处本身也形成一角度,很易将血管刺破造成穿针.

    作者:郭金梅;吴跃华;张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胆红素、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胆红素、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冠状动脉主要血管或分支狭窄≥50%的患者165例作为观察组,狭窄<50%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亚组(分别为47、41、77例).比较各组胆红素、血脂等生化指标差异及Gensini评分.结果 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TG高于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双支病变亚组低于单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亚组,单支及多支病变亚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多支病变亚组低于双支病变亚组,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血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亚组和对照组,多支病变亚组低于双支病变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亚组Gensin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积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与胆红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 =-0.161~-0.400,P<0.01~0.05).结论 胆红素水平生理范围内增高是延缓老年高血压病发展为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早期干预胆红素水平有可能延缓老年高血压的发展并改善其预后.

    作者:冷海;季祥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并比较2组肺功能变化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EV1和FVC均改善,且治疗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吸氧、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

    作者:冉群钗;夏碧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胆囊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30mg/次,早晚进餐时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中药方利胆排石.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未行特殊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确切,疗程短,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光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干预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髋关节多发病的终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髋关节疾病[1].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量,使其动作协调,恢复日常生活[2],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可帮助患者早期康复,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坤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喘片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稳喘片适宜压片包衣工艺的制定.方法 以休止角、片面光滑度、片子硬度脆碎度、包衣后增重及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压片包衣工艺.结果 0.4%硬脂酸镁为辅料,直接压片,包衣片增重3%.结论 该稳喘片成型工艺可为大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苏聪娟;黄占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安全管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大多为自服、误服或因喷洒农药时防护措施不到位所致.中毒患者常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生理因素,加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易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1].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国;田新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减少血管穿刺次数、降低液体外渗的几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1].但如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置管后护理不当,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朱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