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叶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陆军士兵军事训练伤致踝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6月,采用瑞士EMS DolorClast放射状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对40例陆军战士踝前外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随访并进行VAS评分、AOFAS足踝评分并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的VAS评分显著下降,AOFAS评分显著提高,根据AOFAS足踝评分评价治疗效果,优23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结论 体外冲击波可以有效治疗踝前外侧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无创恢复快.
作者:都本才;杨晓明;管清丽;王婷婷;潘昭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非孕期、孕早期、孕中期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对治疗宫颈功能不全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宫颈功能不全患者因反复流产,行阴道环扎术或宫颈环扎术.结果 非孕期22例,孕早期(12w前)14例、孕中期(16w前)9例手术均进展顺利,1例孕中期患者术中出血量大影响视野中转开腹.孕中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非孕期、孕早期长,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非孕、孕早期;非孕期、孕早期(12w前)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期平均胎龄30.2 w,胎儿存活率90.9%,与孕早期、孕中期平均胎龄(分别为31.6w、31.1 w)、胎儿存活率(92.8%、8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手术时机的不同并不影响妊娠结果,但孕前、孕早期手术并发症少,操作安全又简单,更宜行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
作者:张瑜;朱前勇;郭楠楠;王哲;张新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11个月,体重10 kg.主因反复全身皮肤瘀点、瘀斑4个月余,加重2d于2013-07-12初诊.于2013-03-01无明显诱因家长发现患者皮肤瘀点、瘀斑,先后在多家三甲医院诊治,多次查血小板减低,波动于(20~30)×109之间,行骨髓象等检查后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家长拒绝激素治疗,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0g/次,治疗一次血小板即恢复正常.但每次停药后2周复发,均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10 g/次,一次治疗以控制病情.2d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复查血小板30×109,来笔者所在院就诊.刻下症见: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颜色暗红,压之不褪色,倦怠,纳差,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紫斑(气不摄血),治则:补气摄血.考虑患者喝汤药困难,予人参归脾丸6.0g,口服,2次/d,同时仿归脾汤意,处方如下:黄芪30g,白茅根30 g,生甘草6 g,1剂/d,水煎服,连续服用巩固治疗.患者输注丙种球蛋白间歇期由2周逐渐延长至4周.3个月后停服汤剂,继续应用人参归脾丸6.0 g,口服,2次/d,维持治疗,逐渐停用丙种球蛋白,2014-09-03复查血常规示107×109.停止输注丙种球蛋白,人参归脾丸逐渐减量至停用.随访2年无复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治愈.
作者:李军体;曲震;马建军;姜鹏;王义善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且同时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或组织器官,目前已从不同种属的受精卵、胚胎或成体等分离出多种来源的干细胞[1].该研究拟建立从脐血中分离培养鉴定细胞株的技术体系,或可为基础研究中创伤修复提供种子材料.
作者:曲丽媛;朱媛;李先哲;胡强;王超艳;李梦文;史功;王鑫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为常见的危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指出[2],孕妇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随之增加,同时,剖宫产手术的应用,亦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而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常见的危急并发症,绝大多数需行剖宫产手术,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孕妇[3],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后出血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目前,宫缩药物、宫腔填塞、子宫动脉栓塞、子宫按摩等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尤其是宫缩药物的使用,有效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4].卡贝缩宫素是一种新型的催产素受体激动药拟似物,作为一种合成激素,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等优点,可预防子宫收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发生[5],已有研究将该药物应用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以预防产后出血[6],而该药物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的报道较少.该研究将卡贝缩宫素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中,探讨其临床效果,并与普通缩宫素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杨晓杰;范凌霞;宋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伴随临床麻醉技术不断发展和新技术逐渐完善,肌松药、镇静药与镇痛药等得到临床广泛应用,且对麻醉深度的调整变得越加复杂,临床如何对手术麻醉深度进行有效判断成为麻醉学研究重点和难点问题[1,2].该文对2014年9月-2016年9月腹腔镜术90例妇科老年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深度调节方案效果进行分析,旨在寻求有效调节方案,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且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古红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开始使用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干预手段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如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笔者所在疗区作为收容火箭军涉核特勤疗养的主要基地,功能定位是“疾病前预防和疾病后疗养康复为主业”的研究型疗养院[2].健康教育作为主要疗养干预手段,是特勤人员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特勤官兵核辐射认知能力的有力手段[3].如何促进其形式多样化,满足涉核官兵健康需求,探索互联网+时代健康教育新模式,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微信作为社交信息平台,具有简单方便等特点,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方便、低廉、性价比高的干预手段.疗区自2015年7月建立微网站,将健康教育内容以微信形式运用于涉核官兵健康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骨结核属于慢性疾病,主要是指结核杆菌入侵人体骨头或者关节而造成的严重破坏性病变,多发于患者易出现劳损、活动多、负重大的关节或骨头,如脊柱、足、手、足、膝等[1],该疾病起病过程缓慢,临床症状比较隐蔽,患者通常只会有盗汗、低热、消瘦、食欲缺乏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很有可能伴有长期疼痛或局部功能障碍.骨结核疾病治愈率较高,需要患者长期按时用药,但如果结核杆菌形成耐药性,将会延长患者病程,且出现病情反复.因此,护士应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加入适当的人文护理方式,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笔者重点探讨骨结核患者中人文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作者:黄世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子宫瘢痕妊娠近几年发生率明显升高,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手段不当,很可能导致患者严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安全[1].目前对瘢痕妊娠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药物杀胚治疗,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等,但均存在治疗失败率高、创伤大、费用高等问题.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妊娠8周内瘢痕妊娠35例,操作方便,风险低,效果好且患者花费少,现将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遇红;矫宇翔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建设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是医院发展的基石与前提.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医疗质量建设与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1].在具体实践中,强化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固本之策.
作者:连锦;李敏;娄月;刘同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内从事诊疗、护理或检查、检验工作过程中,意外受到危险因素、病原体或含病原体污染物,造成感染与健康损害和潜在感染及健康损害的情况[1].目前医务工作者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问题,已引起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关注[2].为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57名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鞠永美;蹇蔚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失独”对家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是重大的急性应激的一种情况,会引发个体强烈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普遍地对个体产生近期和长期的创伤性后果,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失独家庭群体巨大,失独家庭人员年龄的逐渐增大,其养老问题和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和热点.国内失去子女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地震后失去亲人的研究,针对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单一研究非常少.国外有关失去子女父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聚焦于父母有关生命意义的认知重建、子女去世早期父母所经历的自杀意念以及父母自身的依恋模式等因素产生心理反应的影响,此外还要综合考虑子女去世的原因、时程、年龄,父母的性别、人格特质、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因文化地域等差异这些因素对我国失独家庭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求证.
作者:刘广宇;尚志蕾;周娜;薛海东;刘伟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将学生投入于问题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1].为提高护理临床带教的质量,白2014年来笔者所在医院与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联合,改革临床带教管理方法,运用PBL教学法,转变临床带教的观念,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真实病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教育方法,并以独立完成护理病历的为评价指标,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
作者:马园园;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4月20日-4月22日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参加调查的481名,医务人员中259名过去1个月曾经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53.85%.不同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发生率为59.83%.工作年限<2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组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7).针头和玻璃为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刺伤器具,分别占47.60%和40.12%.受伤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掰安瓿时、回套针头帽时和分离针头与注射器时.发生锐器伤后有55.69%的医务人员未上报,未上报原因主要的是认为扎伤器具为清洁器具,不需要上报,占45.35%,发生锐器伤后95.63%的医务人员都能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结论 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普遍存在,亟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制定实施针对性职业防护措施,建议加强重点人群、高危环节的培训,掌握锐器安全操作方法,避免和减少锐器伤发生.
作者:李岩;李彦;陈同利;张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于儿童难治性白血病单倍体移植疗效相近于同胞相合移植,父母供儿童子女HLA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血液病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aGVHD)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相关并发症,aGVHD的有效处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在aGVHD的处理中,作为治疗的配合,护理技术水平的高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5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科15例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aGVHD 8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7例治愈,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君;李静;王媚华;邵琰;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快速的老龄化进程正改变着我国的人口结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剧增,高龄、病残、失能与半失能及“空巢”老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那么,这些随之而来,如何解决老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便成为我国养老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现实议题.当前对“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探讨还仅限于医学护理技术问题上,并未对新型养老模式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1].因此,笔者通过对我国养老模式转型的背景,“医养结合”的理念、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并待解决的问题来进行逐一探讨.
作者:杨长生;王志臣;李素芬;王晓;赵廷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得到显著控制,然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亚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1].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峻的挑战使得健康管理理念应运而生.健康管理是包括体检、信息采集、健康干预、健康跟踪等一系列步骤,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2].健康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整体和个体的全面健康管理,减少因不良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疾病,控制风险,减少或者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整体健康水平[3].笔者所在疗养院将健康管理模式纳入到疗养员管理之中,旨在建立现代疗养服务模式,取得良好结果.
作者:张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entrieular septal defect,VSD)、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术前、术后及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得到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蛋白,建立诊断模型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MALDI-TOF-MS技术分别检测27例单纯VSD、ASD患者与20名正常人血清蛋白相对含量,运用Flex Analysis和Bio Tools软件对两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再通过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交叉验证,得到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结果 检测到蛋白质质荷比(M/Z)在600~10500 Da范围内,单纯VSD、ASD组与正常人组有差异的蛋白质峰为15个(P<0.05).生物标记物可以将单纯VSD、ASD组与正常人准确地分组,其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7.2%.结论 MALDI-TOF-MS技术对单纯VSD、ASD组术前、术后及正常人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分析,可以筛选出单纯VSD、ASD患者的特异性血清标志物.
作者:张妙贤;李珂;赵光;李宝辉;巴武龙;卢圣勋;邹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Pilon骨折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通常伴有关节面粉碎、塌陷,干骺端压缩、骨质缺损和严重软组织损伤[1];是一种治疗棘手,并发症多,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的骨折.笔者采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患者19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组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6~69岁,平均(36.6±14.7)岁.致伤原因:坠落伤10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4例,扭伤2例;左侧6例,右侧12例,双侧1例,1例开放伤,18例闭合性;合并腓骨骨折者12例,腰椎压缩骨折3例,肋骨骨折1例,跟骨骨折2例;按照RuediAllgower分型,Ⅰ型3例,Ⅱ型5例,Ⅲ型11例;均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伤后至手术时间为6h至24 d,平均(11.3±8.4)d;11例患者行植骨术,重组合异种骨(RBX)10例,自体髂骨植骨1例.
作者:孙克理;程龙;姜贵宇;杜书庆;隋天奇;袁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Van和Biem等[1-3]认为,广义上延续护理是指在不同的医疗服务机构间实现无缝隙衔接,为患者提供连贯的健康照顾,形成患者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联系.延续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医疗知识的普及、节省社会和家庭人力资源,以及丰富优质护理内涵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4].我国延续护理起步比较晚,目前采取的方式主要以电话访视为主,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科对该科需出院带管患者开展了一系列延续护理服务,取得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臧丽丽;张旋;唐亚男;尹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