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泌乐50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周凤燕;马付坚;赵爱香

关键词:优泌乐50, 糖尿病, 2型, 初发,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50)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对其应用优泌乐50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变化,以及目标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变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PG达标时间为(7.00±1.56)d,2hPG达标时间为(8.05±2.05)d;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 优泌乐50在初发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作用平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进展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办了一批新型的地方性大学,即职业大学[1].历经30年的发展,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然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半.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任职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因此,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各高职院校竞相研究的热点.

    作者:辛俊勃;李芳;于广华;程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予以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末及治疗结束后2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3.3%,高于对照组的47.6%、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FC疗效确切.

    作者:刘树刚;国献素;王红艳;冯永格;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终止孕10~14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生理盐水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终止孕10~14周妊娠的药物流产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孕10~14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育龄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2组均予以米非司酮空腹口服,每天75mg,共2天;第3天均予以米索前列醇600μg空腹口服;同时,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组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并湿化,而对照组仅在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但未湿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89.2%,高于对照组的80.0%,且阴道置药到胎儿、胎盘完全排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4h内阴道流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湿化)阴道后穹窿置药用于终止孕10~14周妊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苟立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165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小儿临床常见问题之一,喘息在学龄前儿童非常常见,非哮喘的学龄前儿童也会发生反复喘息.现新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将5岁以下儿童喘息分成3种临床表型:(1)早期一过性喘息;(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指3岁前起病);(3)迟发性喘息/哮喘[1].认识和总结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特点,对防治婴幼儿喘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院近1年半来诊治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文霞;张建玉;蒋雪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机体影响.方法 将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各20例,A组患者麻醉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患者麻醉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麻醉后术中MAP和HR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SPO2低于术前和同期B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段SPO2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疼痛VAS评分>3分者.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多发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对机体不良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为IgA肾微观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尿为主、尿蛋白24h定量≤1.0g患者100例,观察中医辨证与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肉眼血尿患者中风热上扰型发生率高(44.4%),镜下血尿患者中湿热下注型发生率高(50.0%),镜下血尿伴蛋白尿患者中尿阴两虚型发生率高(63.8%),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低;中度系膜增生中风热上扰较湿热下注发生率高,Lee分级Ⅰ~Ⅱ级中风热上扰较瘀血阻络发生率高,阴虚内热中局灶增生较中度系膜增生发生率高;球性硬化、血管病变患者中瘀血阻络发生率高(66.7%),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瘀血阻发生率高(55.6%).结论 血尿为主的IgA肾病部分辨证分型与病理结果相关,可以为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王少华;张红霞;刘桂芬;关光普;晋中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实施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手术作为危险信号的刺激,常导致个体生理和心理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多数患者由于对手术操作过程缺乏了解,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随手术日期临近而逐渐增强[1].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感觉,而且影响手术地顺利进行.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吴高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降压治疗刍议

    高血压病系指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原因尚未明确的疾病.长期高血压易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或招致残疾的并发症.所以,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就是及时降低升高的血压,使升高的血压尽量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大化降低因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早保护心、脑、肾的正常生理功能.通过降压治疗,使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死亡总危险降低.高血压病诊断容易,但治疗相对较难.难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降压疗效及不确定因素,包括用药的依从性.给高血压患者的正常药疗思维蒙上了阴影,对药物降压疗效产生了质疑.作者根据与众多高血压患者交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针对抗高血压药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作者:何彬;段同华;纪燕红;王霖霖;西传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患者92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及血塞通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29.3%、50.0%,高于对照组的19.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行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的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急诊骨折的17%[1],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500[2].尤其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桡骨远端干骺端骨皮质质量更差,骨折常呈粉碎性,造成桡骨远端短缩、掌侧或者背侧移位、关节面残留台阶或者间隙.

    作者:周峥豪;葛新;张建明;罗振东;陈强;陆伟成;郭延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其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内镜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磷酸铝凝胶治疗RE疗效显著.

    作者:陈红莉;唐建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 调查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实施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为16.44%,外科Ⅱ类切口合理用药比例为28.0%;临床药师干预后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分别为74.22%和71.27%.结论临床药师对医师的用药方案进行干预调整后,Ⅰ、Ⅱ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石文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流变检测的影响因素

    血液黏度反映了血液运输及供应状况,测定血液黏度对于了解血液在体内的流动性,解释由于血液黏度增加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机理和规律,判断疾病的发展及预后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的流动与变形规律的学科称为血液流变学,目前血流变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实验项目,更引人关注的是血流变检查能及早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发病因素,以便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十分有益,并能对治疗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段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宋内志贺菌引起一起食源性疾病的调查

    2011年10月10日,市卫生局接到报告:乌拉特中旗第二中学52名学生因8日进食早餐后陆续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表现,判定为一起宋内志贺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此种因外购早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属我市首例,也是<食品安全法>颁布后因职能不清发生的第一起食源性疾病.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与β受体阻滞剂(β-blocker)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CCB组和β-blocker组各34例,CCB组给予硝苯地平口服治疗,β-blocker组给予倍他洛克口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治疗前,且CCB组低于β-block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B组和β-blocker组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5.9%)、4例(11.8%).结论 CCB能够对血压起着良好的控制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散光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OL)与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植入Canon staar ks-3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某院2008-2009年行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Acrysof Toric IOL的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2010-2012年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植入Canon staar ks-3人工晶状体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3、30d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3、30d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高于对照组的60.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超乳小切口摘除术后植入Acrysof Toric IOL是一种安全、可预测、效果良好的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手术方案.

    作者:王中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物不良反应682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某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上报的682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高居前3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90.62%(618/682);78.59%(536/682)在用药30min内发生,45.89%(313/682)持续时间≤1h;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症状为常见,占80.15%(763/952);40.62%(277/682)可通过调慢滴速使ADR症状好转.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减少抗菌药物和针剂的过度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志林;肖丹;彭丽雅;袁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部门是医院较为重要的部门之一,该部门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经调查研究发现,45%的医院感染与不正确、不规范的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工作有密切关系.在非典期间,医院感染率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使医院名誉受到很大的损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落实护理管理部门的职责,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1].本文对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的护理管理体会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曰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LEEP刀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10例临床疗效分析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鳞状上皮疣状增生病变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经性交及接触被污染的器物、体液传播.孕妇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性激素水平高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湿热,故易患尖锐湿疣.我科2009年9月-2012年9月共诊治妊娠期尖锐湿疣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立敬;高丽彩;李秀娟;李金凤;武子仙;马文巧;杨淑芳;杨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