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

黄彩云;尤长乐;赖亚栋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铜蓝蛋白, 青霉胺
摘要: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K-F环阳性(86.7%),15例血清铜蓝蛋白均降低(100%),8例患者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60%),7例(46.7%)表现为肝损害,2例发生溶血性贫血(13.3%).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见,以神经系统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青霉胺与硫酸锌联合治疗对大部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四厂家美洛昔康片溶出度考察

    目的 考察不同厂家生产的美洛昔康片的体外溶出度,为药品采购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HPLC-UV进行含量测定,计算累积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参数T50、Td、T80、m,再对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4个厂家美洛昔康片的溶出度体外均符合2005版<中国药典>规定,而美洛昔康片B与美洛昔康片A与其他产家的美洛昔康片的T50、Td、T80、m间差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厂家的美洛昔康片的内在质量存在差异.

    作者:邱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宫腔镜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效果

    探讨宫腔镜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CSP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宫腔镜诊治;对照组应用传统清宫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CSP采用宫腔镜诊治具有较高有效率,避免了子宫切除,明显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张红;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去年收治的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抽取68例患者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方法治疗并设其为对照组;抽取74例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联用,设该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患者服药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心电图状况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常规用药治疗效果更佳,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进行抗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和1周后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1周后测定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6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姜玲;范洁;丁立群;张翔;封淑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胡国华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介绍

    胡国华教授,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学术继承人.胡国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诊疗实践,对治疗妇科疾病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满意.笔者有幸跟胡老师抄方,将胡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瑞银;胡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早晚期炎症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感染性休克是以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为发病基石,早、晚期炎症因子的释放对推动其病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参考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拟重点从炎症反应早、晚期细胞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方面阐述感染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意义.

    作者:胡卡利;吴惠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免疫因素的关系及其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免疫因素的关系,及其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RSA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偶发性自然流产(SA)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外周血免疫细胞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有18例,观察对比两组妊娠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T淋巴细胞、Ts细胞、WBC、B淋巴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h细胞、Th/Ts、NK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妊娠成功率为88.9%(16/18),B组治疗妊娠成功率为72.2%(13/18),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SA与免疫因素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对于RSA的治疗,临床建议早期使用主动免疫方法,疗效明确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条件的人群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和系统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平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统计分析不同条件的人群脑梗死后焦虑、抑郁的情况.将所有患者中接受过系统康复护理的86例设为实验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评分、抑郁自评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比女性更易焦虑、抑郁.<50岁的人群更易更易焦虑、抑郁.学历较高的人群更易更易焦虑、抑郁.卧床时间越长患者越易焦虑、抑郁.经过系统的健康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系统性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戴永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甲泼尼龙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对于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其大剂量甲泼尼龙进行冲击性治疗,持续治疗10d.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病死率、并发症进行探讨.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甲泼尼龙对重型颅脑外伤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且并发症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振杰;鲁静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7月我院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24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法进行分组:选用手术治疗的治疗组14例;选用非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5例,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3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对该类患者早期的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前体下,适时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黎向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以上患者的子宫及其附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4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确诊109例,诊断符合率为95.6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有效的检查出异位妊娠,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但是由于仍存在一定误诊、漏诊的可能,故建议结合血β-HCG检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发生误诊、漏诊.

    作者:黄献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单药对于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2500mg/(m2·d),2次/d,连续使用14d后休息7d,再重复使用,持续治疗半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 80例患者中共64例患者获益,总获益率达到80.0%,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但发生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取卡培他滨对于老年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能够耐受,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鲁静;刘振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β2-微球蛋白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β2-MG、Cys-C 均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血清尿素氮(BUN)采用酶学速率法,血肌酐(SCr)采用酶法.测定糖尿病患者103例,健康体检者103例血清的BUN、Cr、β2-MG、Cys-C含量.结果 糖尿病(DM)组血清β2-MG、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和S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仅已伴发肾病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2-MG、Cys-C检测结果是衡量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早期改变的理想指标.

    作者:代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2 年3-10 月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60 例,均行无痛人流术.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记录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及术中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术后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注药后2min,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注药后2 min 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总用量和术中镇痛效果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后下腹痛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安全可靠,镇痛效果满意,而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短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刘伟;李彩霞;唐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彩超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评价其诊断意义.方法 对于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7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检查,同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超检查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异位妊娠的符合率为82.3%(14/17),不完全流产的符合率为86.7%(13/15),滋养细胞病的符合率为90.4%(19/21),附件炎的符合率为89.4%(17/19),宫腔内凝血的符合率为66.7%(2/3).结论 彩超对于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效果较好,符合率较高,操作简单,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痊愈17例,有效8例,无效4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起到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楼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2009-2011年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回顾调查.结果 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61.79%,其中手术室护士发生率80.48%,手术医生发生率59.72%,麻醉医生发生率70.37%.结论 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锐器伤危险.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监控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锐器伤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继英;耿爱芹;于文卿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K-F环阳性(86.7%),15例血清铜蓝蛋白均降低(100%),8例患者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60%),7例(46.7%)表现为肝损害,2例发生溶血性贫血(13.3%).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多见,以神经系统和肝损害为主要表现,青霉胺与硫酸锌联合治疗对大部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效.

    作者:黄彩云;尤长乐;赖亚栋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内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肠黏膜保护减弱和胃酸分泌过多.奥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现将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包带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老年男性生化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确诊为脂肪肝的中老年男性患者的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空腹血糖(FPG)和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生化指标异常和脂肪肝的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12例中老年男性的生化检查结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B超和生化指标检查,用B超对脂肪肝患者进行确诊,将脂肪肝和非脂肪肝两个人群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312例中老年体检者中,共发现脂肪肝患者102例,脂肪肝的发生率为32.69%.其中属于轻度脂肪肝的有51例(占50.0%),属于中度脂肪肝的有40例(占39.22%),属于重度脂肪肝的有11例(占10.78%).脂肪肝组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指标异常情况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TG、γ-GGT、FPG和UA等生化指标常发生异常,对其脂肪肝患者定期加强生化指标检测很有必要.

    作者:李灵通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