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海婷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的效果.方法 84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均在膝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处理并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术后6~12个月疗效随访.结果 术后当天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关节感染,未出现皮肤坏死或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新鲜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3min,陈旧性骨折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6min.住院时间1~2周,平均8d.所有患者术后第2个月复查时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第3个月复查时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3d.愈合优良率为97.62%.结论 对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行膝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不矢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吉山;曹靖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不同因素对肺功能检测完成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81例体检人员均行肺功能检测,分析不同因素对肺功能检测完成时间的影响.结果 男职工平均完成时间稍短于女职工;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平均完成时间逐渐缩短;随年龄的增长,平均完成时间逐渐延长;机关职员和干部完成时间短于厂矿职工.结论 在肺功能检测中应根据不同人群制定不同沟通手段及检测方式.
作者:杨眉;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 AMI患者112例均予有效的治疗,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112例患者中痊愈60例(53.57%),好转50例(44.64%),死亡2例(1 79%),救治成功率为98.21%.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合理氧疗、镇静止痛、抗凝溶栓、心理护理等,可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提高AMI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曾文莉;肖燕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主要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以外表黄棕色、具锦纹、体质重、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者为佳.大黄为常用的泻下药,主要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现代大黄炮制品主要有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现代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便秘、肝炎、胆囊炎、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作者:罗仁书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留置尿管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期间留置尿管患者112例,分别于导尿后1、5、10d取尿液作细菌学检查,分析感染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2例患者中发生泌尿道感染44例(39.29%);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留置尿管的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 临床上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并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开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1],给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6年4月-2012年10月采用PKRP治疗良性BPH患者80例,并实施了围术期护理,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荣改;杜晓光;张录清;王志民;李拴起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只有掌握了临床护理观察技巧,才能及时为医师提供重要资料.
作者:任锁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日渐增多.其中,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急诊科常见的一种急症[1].我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收治因使用头孢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9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个别前牙缺失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及烤瓷桥修复,但有患者从美观及经济角度考虑,要求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我科自2007年始,选择性采用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个别前牙缺失23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庆华;张玉芹;韩占龙;丁志甲;赵田田;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 将90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发病后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6h)、早期组(6~24h)及延期组(1~23d)各30例.3组患者均予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3组血肿清除率、脑水肿体积变化情况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早期组和延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超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早期组脑水肿体积小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早期组和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行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脑水肿情况并加快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用.
作者:田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心跳骤停又称心源性猝死,是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是急诊科严重的急症,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及时、正确和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RP)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抢救心跳骤停患者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清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及住院病房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意见指导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门诊及各科室住院患者处方12 000张,对其中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12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412张,占抽取总处方数的3.43%;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药物剂量不合理、重复多次给药、用药方法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书写不规范及其他等方面.结论 应使临床医师、药师应以用药培训的形式统一学习,以增强临床医师、药师的责任心,共同努力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使处方规范化使用.
作者:屈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行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2组患者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产后2、24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有效地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给药简单,安全性高,适合各时期的妊娠子宫收缩,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王喜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百草枯是一种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对人畜均具有较强毒性,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还能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治疗较为棘手,由于尚无特效解毒剂,有报道其临床病死率高达80%[1].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12年8月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鸿;金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贯穿于手术全过程.观察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0分比例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玉珊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体位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强化良肢位的摆放、抗痉挛体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Frgl-Meyer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ugl-Meyer评分和FIM积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体位干预可促进分离运动出现,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发生,有效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梁敬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观察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将72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各36例.普罗帕酮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普罗帕酮组的转复有效率为91.7%高于胺碘酮组的83.3%,转复时间为(12.3±6 4)min短于胺碘酮组的(29.2±11.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率2组均下降(P<0.05);而2组间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均较好,普罗帕酮见效快,适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胺碘酮见效较慢,但适应证广,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首选.
作者:周承操;冼树标;何建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发病急、发展快,可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我科对AOPP患者进行积极的抢救及对症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陆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急救程序进行救治,观察组实施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促进抢救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领;胡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愈合不良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愈合不良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观察组予湿性愈合疗法及新型敷料进行换药处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及新型敷料的运用,能促进愈合不良伤口的早期愈合,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雪玲 刊期: 201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