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感冒灵灌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李晓丹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 中药汤剂, 灌肠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感冒灵灌肠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小儿感冒灵中药汤剂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小儿感冒灵灌汤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导尿管致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留置尿管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期间留置尿管患者112例,分别于导尿后1、5、10d取尿液作细菌学检查,分析感染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12例患者中发生泌尿道感染44例(39.29%);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留置尿管的时间及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 临床上应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并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胡开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孟鲁司特辅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辅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丙卡特罗、酮替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辅治小儿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荣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疼痛的护理

    疼痛往往是烧伤患者的第一反应,在烧伤后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烧伤疼痛程度常与烧伤深度、病程进展、治疗措施和患者的个体因素等有关,如处理不当、措施不到位,则延误病情,影响治愈,甚至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1].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及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对烧伤患者疼痛的科学管理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及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科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42例,经有效治疗、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彤华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疗效.方法 PBC患者34例均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相应中药治疗,并结合患者病症变化情况给予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各理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34例患者中有效3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2%;无效者给予其他治疗方法配合后,症状得到改善;治疗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适当中药加减同时联合西药治疗,是目前改善PBC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学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SAMe)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I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维生素C及能量合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SAMe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予熊去氧胆酸(UDCA)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及血胆汁酸(TBA)、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瘙痒评分及TBA、TBIL、AL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SAMe治疗ICP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个人患病后,其社会角色会随之发生改变.由于突然充当患者角色及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改变,患者常难以适应,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营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不但有利于患者康复,还能贯穿于患者的整体护理中,提高护理效果[1].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对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现将其特点、措施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殷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妇女生殖健康问题探讨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人均寿命逐年延长,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日显突出.老年群体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而老年妇女又是其中弱势的群体,由于历史、社会和自身等方面因素,老年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她们在老年人口中占的比例较大,遇到的困难多,社会和政府应对老年妇女健康问题给予重视和关注.正确认识和处理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妇幼保健医师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高琼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我院不同人群肺功能检测完成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因素对肺功能检测完成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81例体检人员均行肺功能检测,分析不同因素对肺功能检测完成时间的影响.结果 男职工平均完成时间稍短于女职工;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平均完成时间逐渐缩短;随年龄的增长,平均完成时间逐渐延长;机关职员和干部完成时间短于厂矿职工.结论 在肺功能检测中应根据不同人群制定不同沟通手段及检测方式.

    作者:杨眉;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外周静脉泵入胺碘酮致血栓性静脉炎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胺碘酮注射液为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生物利用度约为50%,静脉滴注后5min起效,停药后可持续20~240min.2012年9月,我科在为患者左前臂静脉泵入胺碘酮时引发上臂血栓性静脉炎1例,后经对症治疗20d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冀学红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个别前牙缺失236例临床体会

    个别前牙缺失多采用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义齿及烤瓷桥修复,但有患者从美观及经济角度考虑,要求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我科自2007年始,选择性采用无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个别前牙缺失236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庆华;张玉芹;韩占龙;丁志甲;赵田田;刘倩倩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血府逐瘀片联合美托洛尔辅治心脏神经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片联合美托洛尔辅治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予血府逐瘀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予谷维素片和维生素B1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片联合美托洛尔辅治心脏神经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晓蓉;汪利娟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探讨

    目的 探讨医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情况.方法 调查医院2012年3-6月200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结果 患者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的用法用量(37%)、不良反应(21%)和相互作用(13%).结论 实施咨询服务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加强医师、患者、药师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完整切除患者(包括联合脏器切除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发生腹腔脏器复发、转移7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4例,其中2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后病灶得到控制,肿瘤未进一步增大,其中带瘤生存时间长为13个月.姑息性手术患者2例均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GIST治疗的首选,术前转移、Fletcher分级和是否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任锐;黄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中药辅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辅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中药加减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予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用药0.5年后观察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及颈动脉IMT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尚梅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心跳骤停患者25例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

    心跳骤停又称心源性猝死,是心脏有效收缩和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而导致循环中断,是急诊科严重的急症,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及时、正确和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RP)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抢救心跳骤停患者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彭清松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整合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整合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将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进行整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和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优势互补整合实施,在腹部创伤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好,可改善治疗效果,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医院临床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小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急救程序进行救治,观察组实施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促进抢救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领;胡强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对预防皮下瘀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57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70例和对照组210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针,试验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对比观察2组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不同按压时间的穿刺部位皮下瘀血情况.结果 试验组皮下瘀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血面积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可明显缓解拔针后皮下瘀血情况.

    作者:刘良清;吴小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40例、贝那普利组33例和氨氯地平组30例.联合用药组予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贝那普利组仅予贝那普利片治疗,氨氯地平组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两者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二级、三级医院治疗脑挫裂伤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二级医院重型脑挫裂伤78例的救治情况,并与同期三级医院脑挫裂伤50例的救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三级医院脑挫裂伤的手术率为60.0%高于二级医院的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级医院脑挫裂伤手术的致残率为69.2%高于三级医院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挫裂伤患者,基层医院在手术指征上应适当放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作者:谢海峰;彭文益;范永东;高国一 刊期: 2013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