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癥回生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王永红;秦芳芳;闫建军;李国翔;李昆城

关键词:化癥回生丹, 动脉粥样硬化, 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
摘要:目的 探讨化癥回生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丹参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化癥回生丹治疗.治疗3个月后,检测2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并比较斑块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斑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且治疗后IMT、斑块面积小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化癥回生丹具有降脂、稳定及消退斑块的作用,可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LAA)脑梗死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具体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7~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设定严格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照CISS分型标准,筛选出颅内外LAA脑梗死进入本研究,并进一步分为4个不同发病机制亚型: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颈部动脉低回声斑块等危险因素.对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研究,比较4个不同亚型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 在入选的LAA脑梗死患者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病变型多见(43例,43.4%),其他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型(37例,37.4%)、混合机制型(18例,18.2%)、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1例,1.0%);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低回声斑块在颅内外LAA脑梗死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LAA脑梗死发病机制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多见,常见危险因素及低回声斑块在各机制分布无差异.

    作者:周林涛;钟池;许晓伟;王晓琳;邢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多巴胺D1受体激动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靶点通路研究进展

    DA受体根据其不同信号转导机制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D1样受体与Gs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提高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升高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水平,这类受体包括D1和D5 2种亚型; D2样受体与Gi 蛋白偶联,受刺激后能降低AC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包括D2、D3、D4受体.D1受体是体内分布广泛的、受关注的多巴胺受体亚型之一,而且D1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症、药物依赖、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等中枢系统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就 D1受体的分布、信号传导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连燕霞;何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妊娠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和地西泮静脉推注进行引产,对照组单纯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进行引产.比较2组的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术后清宫率.结果 研究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术后清宫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引产成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姚梦英;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缺血性肠炎患者37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炎(ischemical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导致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IC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误诊率高,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IC的三大主征.严重者可导致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临床上严重的急腹症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IC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清华;宋其亮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胶囊剂的含量.方法 选用XTerra RP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0.68:0.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30℃.结果 西洛他唑的浓度在19.92~9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60%(n=6),相对标准偏差为0.65%(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西洛他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剑;惠慧;姬怀雪;邵珠民;王宇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护理

    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并发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停服、多服等现象,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服药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安静;张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布加综合征误诊为肝硬化2例

    布加综合征(BC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静脉和邻近的下腔静脉狭窄闭塞,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产生肝肿大及疼痛、腹水、肝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临床易误诊为肝硬化,我院2012年收治2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景德莲;武京学;卢文彩;刘文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目的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79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可促进术口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梁启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客家女性22286例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感染状况.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286例客家女性婚前接受阴道分泌物霉菌检测,检测阳性40例,检测阳性率为0.18%.其中博白县检测14636例,检测阳性15例,检测阳性率为0.10%;陆川县检测7650例,检测阳性25例,检测阳性率为0.33%.结论 玉林市客家女性婚前阴道分泌物霉菌感染率低,仍要常规检查并及时处理,降低霉菌感染的传播.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共111745例,筛查阳性285例,筛查阳率为0.26%;筛查阳性召回147例,召回率51.58%.其中,2011年共筛查42866例,筛查阳性129例,筛查阳率为0.30%;筛查阳性召回64例,召回率49.61%;2012年共筛查68 879例,筛查阳性156例,筛查阳率为0.23%;筛查阳性召回83例,召回率53.20%.结论 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阳性召回率过低,应强化随访召回复查工作,不能让苯丙酮尿症患儿漏网,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作者:罗光全;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CHF合并P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以5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PAF发作频率、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wd)、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AF发作频率、Pmax和Pwd、6min步行距离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用于CHF合并PAF,可使患者Pmax及Pwd显著改善,使房颤发作减少,并有利于改善因PAF发作导致的CHF患者心功能恶化.

    作者:曹东;杨晰晰;石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12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论文发表状况

    目的 了解2012年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方法 对2012年发表的医学论文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71篇医学论文刊载于34个学术期刊上,发表数量较多的前位4个学术期刊为<中国医药指南>8篇,<微创医学>5篇,<广西医学>5篇,<吉林医学>5篇,学科数量较多者为心血管系统疾病19篇,有56个作者参与,前3位多产作者为蒋翎11篇、徐尚誉11篇、唐胜惠5篇.结论 2012年发表论文较多,学术期刊及作者分布广.

    作者:陈成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AVP和尿AQP2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AVP和尿液AQP2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为腹水组60例,无腹水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浆AVP水平和24h尿液AQP2水平测定值.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患者血浆AVP水平和尿液AQP2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血浆AVP和肾脏AQP2含量的增加,而且血浆AVP的含量影响肾脏AQP2的表达.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高位结扎顺行剥脱术联合血管内电凝治疗大隐静脉曲张73例疗效评价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约有15%的男性和25%的女性存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1].临床既往多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手术时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美容效果不佳[2].我院采用高位结扎顺行剥脱术联合血管内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86条肢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剖宫产围术期170例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行剖宫产术的17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85例)剖宫产术前、术后用头孢呋辛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B组(85例)剖宫产术后持续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对比2组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用量.结果 2组的发热率、切口感染率、产褥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平均退热时间、头孢呋辛钠的平均用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钠针单方静脉注射能够有效预防感染,明显缩短术后退热时间,同时大大减少抗生素用药量.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操作程序规范性、切口愈合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操作程序规范性、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治疗,制定有效地治疗方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任廷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治疗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根据出血停止时间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9%、94.5%,高于对照组的52.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5.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出血,能够更加快速的止血,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卢桂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氨甲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动态检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定期B型超声监测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的变化,比较2组用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率、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能更早地恢复排卵功能,促进胚胎组织吸收,更大程度恢复输卵管畅通功能,并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3)本法应用于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彦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镇痛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另选取同期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 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而不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2009-2011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215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分布、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5例ADR报告共涉及78种药物,抗菌药物导致ADR高(55.13%);静脉滴注引起ADR占78.60%;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52.56%)为主;严重的ADR有22例(10.23%).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减少ADR的主要措施,同时医师、护士、药师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韦宁;覃净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