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迪
患者,女,87岁.主因嗜睡,厌食3d住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8年,冠心病病史16年,平时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卡托普利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均每天3次,氢氯噻嗪12.5mg,每天2次;腰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近半年活动减少,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于3d前出现嗜睡、厌食,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用于瘢痕子宫妊娠中期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妊娠中期引产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联合米非司酮口服和地西泮静脉推注进行引产,对照组单纯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进行引产.比较2组的引产成功率、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产后2h出血量、术后清宫率.结果 研究组在临产发动时间、引产总时间、术后清宫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引产成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和地西泮进行引产,是终止中期妊娠安全、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姚梦英;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对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岁、体温>39℃且持续≥3d、血糖>9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结论 早期检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能够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作者:刘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约有15%的男性和25%的女性存在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1].临床既往多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传统手术时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及其分支,疗效肯定,但手术创伤大,美容效果不佳[2].我院采用高位结扎顺行剥脱术联合血管内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3例(86条肢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电子处方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向临床发展的需要,它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国家医疗保障、患者信息的异地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服务于医师的临床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思想的直接、集中的体现者.狭义的电子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通过电脑软件系统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作者:李莉;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药品调剂工作是患者就医的后一道环节,差错一旦发生,不但会延误疾病诊疗,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对医院以及社区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为临床药品调剂以及处方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今社会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对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作者:郝国洲;郝玉?;杨艮艮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性病门诊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12例疑似GH患者进行HSV-2检测,其中男192例,女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疑似GH患者中,HSV-2阳性163例,阳性率为52.24%.其中男性患者HSV-2阳性率为57.29%(110/192),女性阳性率为44.17%(53/120),男、女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即<18岁、18~40岁、>40岁的患者HSV-2阳性率分别为28.57%(6/21)、55.20%(138/250)、46.34%(1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疑似GH患者HSV-2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尤其以18~40岁感染率高.
作者: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中药中植物药占90%,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目前认为纤维素、叶绿素、树胶、鞣质及无机盐等为无效成分,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体、有机酸、氨基酸、萜类、蒽醌、香豆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有利于降低原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扩大中草药资源;进行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探索中草药治病的原理;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中药现代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将酶、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结合文献报道[1,2]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作者:陈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抑郁症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使用一日法对该院2012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案有13种,联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88例(72.73%);使用的抗抑郁药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使用频率高(29.75%);使用抗精神病药94例(77.69%),其中奥氮平使用频率高(27.27%);抗焦虑药以苯二氮卓艹卓为主,阿普唑仑与劳拉西泮共占59.50%(72/121).结论 该院抗抑郁药的使用能够做到个体化用药,治疗抑郁症方案合理、有效.
作者:陈庆强;石红梅;邓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门诊一患多方现象由来已久,这与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医院药学学科的迅猛发展结合医疗卫生体质改革的推进,不合理用药的监督机制在不断完善,不合理用药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单一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工作已从制度化向常规化迈进[1].住院患者医嘱的点评也日趋全面铺开,门诊一患多方合理用药监督几乎成为空白.门诊发生不合理用药的可能性往往出现在患者将多个科室开具的药物一起使用.为此,笔者调取了2011-2012年我院患者在中、西药房所取全部药品的处方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胜东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本试验采用RRLC-Q-TOF-MS对非法添加11种PDE5抑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定性;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峰面积定量.本方法定性准确,干扰少,而且可对同分异构体进行区分.定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11种PDE5抑制剂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样品中检出他达拉非10.6mg/粒.
作者:王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和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医疗模式的转变要求药师走进临床,开展临床药学,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模式,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从以往单纯的药品调剂拓展到协助医师选择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向临床提供药品信息,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药物治疗及其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方面问题的咨询服务等[1].我院药剂科自成立临床药学室以来,在借鉴国内各大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本院情况和特色的临床中药师服务及培养模式.本文拟就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做一阐述.
作者:王慧;张娅楠;李婷;左文;葛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发展成为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肝脏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NAFLD发病率已达到10%~24%,而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NAFLD发病率可达25%~75%[1].在我国,NAFLD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脏疾病[2].尽管对NAFLD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但关于NAFLD发病机制研究尚不完善,而脂质代谢紊乱与肝脏脂质沉积对NAFLD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肝脏脂质代谢对NAFLD的作用影响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莫凌峰;傅继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炎症,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本文总结2009年3月-2012年10月急诊科VAP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其对于降低病死率、院内感染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淑梅;付印;关兰荣;苏秀霞;张林红;王红艳;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在乳腺方面,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是目前惟一被证实为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基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观察大动脉粥样硬化(LAA)脑梗死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亚型危险因素的具体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7~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设定严格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梗死患者按照CISS分型标准,筛选出颅内外LAA脑梗死进入本研究,并进一步分为4个不同发病机制亚型: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及混合机制.记录各亚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颈部动脉低回声斑块等危险因素.对各亚型在住院病例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研究,比较4个不同亚型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 在入选的LAA脑梗死患者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病变型多见(43例,43.4%),其他依次为动脉-动脉栓塞型(37例,37.4%)、混合机制型(18例,18.2%)、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型(1例,1.0%);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及低回声斑块在颅内外LAA脑梗死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外LAA脑梗死发病机制以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多见,常见危险因素及低回声斑块在各机制分布无差异.
作者:周林涛;钟池;许晓伟;王晓琳;邢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辅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为中药足浴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中药足浴治疗,对照组予以温水足浴治疗.比较2组治疗15、30、45d时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疼痛感觉、患肢冷感、皮肤温度、皮肤颜色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通血活络,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CHF合并PA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2组均以5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1个疗程后PAF发作频率、心电图P波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wd)、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AF发作频率、Pmax和Pwd、6min步行距离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用于CHF合并PAF,可使患者Pmax及Pwd显著改善,使房颤发作减少,并有利于改善因PAF发作导致的CHF患者心功能恶化.
作者:曹东;杨晰晰;石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军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一直被作为灾害救援的主要力量.军队医院严格落实战备制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的灾害,是平时卫生战备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世界许多先进国家都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整合军地资源,实现平时应急、战时应战.其中,武装力量不仅在本国应急救援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而且还履行国际救援等非战斗军事任务.应急救援成为其武装力量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外军地联合应急救援的实践进行考察,为我国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作者:罗志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