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伟
髌骨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良好的复位骨折的关节面,恢复髌骨的功能及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我院将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应用于髌骨骨折65例,总结如下.
作者:谭宏星;方世考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分别检测42例乙肝孕妇、15例正常孕妇、12例正常育龄女性和12例育龄乙肝女性外周血及2组孕妇分娩后脐血IL-18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孕妇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并分成低、中、高3组.结果 (1)乙肝孕妇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育龄乙肝女性(P<0.01);乙肝孕妇脐血IL-18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对于乙肝孕妇而言,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脐血(P<0.001);正常孕妇血清IL-18水平与育龄乙肝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乙肝孕妇血清及脐血IL-18水平随相应的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而降低,不同血清HBV-DNA载量与乙肝孕妇血IL-18水平呈负相关(r=-0.465,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蔡克影;陈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洛他唑胶囊剂的含量.方法 选用XTerra RP18(4.6mm×250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0.68:0.3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30℃.结果 西洛他唑的浓度在19.92~99.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60%(n=6),相对标准偏差为0.65%(n=6).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西洛他唑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剑;惠慧;姬怀雪;邵珠民;王宇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镇痛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另选取同期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 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而不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是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中药中植物药占90%,是几千年来我国传统中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十分复杂且很多贵重有效成分含量很低,目前认为纤维素、叶绿素、树胶、鞣质及无机盐等为无效成分,有效成分有生物碱、黄酮体、有机酸、氨基酸、萜类、蒽醌、香豆素等.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是中药开发中的关键工序,有利于降低原药物毒性,提高药物疗效;改进剂型,控制生产质量;扩大中草药资源;进行化学合成或结构改造;探索中草药治病的原理;对促进中药新药研究及中药现代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将酶、微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工程技术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结合文献报道[1,2]本文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作者:陈肖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筛检,阳性标本采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确诊,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玉林市55070例女性婚前接受梅毒感染检测,检测阳性273例,阳性检出率为0.50%,其中北流市为0.81%(100/12296)、容县为0.29%(19/6500)、博白县为0.47%(69/14636)、兴业县为0.15%(8/3950)、陆川县为0.67%(51/7650)、玉州区为0.20%(12/5435)、福绵区为0.44%(14/3161).结论 女性承担孕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优生优育从婚前开始,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可以预防梅毒传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某院骨科手术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临床应用情况与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3~9月外科手术患者270例作为对照组,另抽取2010年1~12月相似病种患者260例作为干预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比较2组手术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药费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该院实施合理用药方案后,降低了患者的药费,特别是抗菌药物费用,提高了术前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对住院时间和手术切口感染率无影响,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目的 和针对性不强,但通过干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奉涛;蒋劲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CVA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34例CVA患儿根据有无选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随访2个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2组咳嗽明显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8%(2/71),低于对照组的12.7%(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VA患儿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在咳嗽症状消失及复发方面具有明确疗效,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虹;孔卫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抑郁症患者精神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使用一日法对该院2012年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案有13种,联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88例(72.73%);使用的抗抑郁药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使用频率高(29.75%);使用抗精神病药94例(77.69%),其中奥氮平使用频率高(27.27%);抗焦虑药以苯二氮卓艹卓为主,阿普唑仑与劳拉西泮共占59.50%(72/121).结论 该院抗抑郁药的使用能够做到个体化用药,治疗抑郁症方案合理、有效.
作者:陈庆强;石红梅;邓少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金蝉止痒胶囊在治疗湿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湿疹患者440例,240例采用金蝉止痒胶囊和西替利嗪治疗作为试验组,200例单用西替利嗪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周,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瘙痒、皮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蝉止痒胶囊在湿疹中治疗有重要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铀;闫文厅;李东光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电子处方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向临床发展的需要,它对医院的内部管理、国家医疗保障、患者信息的异地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服务于医师的临床活动,是一个全新的、完整的临床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思想的直接、集中的体现者.狭义的电子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通过电脑软件系统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作者:李莉;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救护车安全转运系统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诊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启动安全转运模式,而是由患者家属送至本院)和观察组(启动安全转运模式),每组各100例,通过CT平扫估计2组的颅内出血量,并比较2组的颅内出血量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的颅内出血量为(45.2±2.5)ml少于对照组的(57.1±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救护车的安全转运系统能够明显提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用于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80例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西酞普兰(国产)20mg治疗,同时给以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以认知疗法和松弛疗法为主.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的临床降压疗效.结果 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和血压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抗抑郁综合治疗对高血压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降压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秀桃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共111745例,筛查阳性285例,筛查阳率为0.26%;筛查阳性召回147例,召回率51.58%.其中,2011年共筛查42866例,筛查阳性129例,筛查阳率为0.30%;筛查阳性召回64例,召回率49.61%;2012年共筛查68 879例,筛查阳性156例,筛查阳率为0.23%;筛查阳性召回83例,召回率53.20%.结论 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阳性召回率过低,应强化随访召回复查工作,不能让苯丙酮尿症患儿漏网,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作者:罗光全;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Tp-ec、QTd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Tp-ec、QTd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p-ec、QTd及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Tp-ec、QTd及心功能.
作者:张由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口服,B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在治疗开始前、治疗后12周分别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均检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心电图,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 2组经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MoC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有效率为94.4%高于 B组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和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应用较安全.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以探讨药物治疗RE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9例RE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0%、100.0%,高于对照组的33.3%、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药品调剂工作是患者就医的后一道环节,差错一旦发生,不但会延误疾病诊疗,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对医院以及社区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为临床药品调剂以及处方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今社会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对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作者:郝国洲;郝玉?;杨艮艮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120μmol/L时,临床上可出现肉眼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21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水杨酸钠(SS)是否对顺铂(CDDP)所致的豚鼠耳毒性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SS组)、C组(CDDP组)、D组(SS+CDDP组),每组12只.对每组豚鼠右耳测用药前、后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每组随机取6只耳蜗,通过免疫组化测定各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GC)中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明显高于A、B组(P<0.05);D组用药后ABR阈值、SGC的Caspase-3表达量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水杨酸钠对顺铂所致的耳毒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海宇;黄训健;刘渊;尹时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