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芬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情况.方法 对2009-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共111745例,筛查阳性285例,筛查阳率为0.26%;筛查阳性召回147例,召回率51.58%.其中,2011年共筛查42866例,筛查阳性129例,筛查阳率为0.30%;筛查阳性召回64例,召回率49.61%;2012年共筛查68 879例,筛查阳性156例,筛查阳率为0.23%;筛查阳性召回83例,召回率53.20%.结论 贵港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阳性召回率过低,应强化随访召回复查工作,不能让苯丙酮尿症患儿漏网,提高人口的总体素质.
作者:罗光全;张春丽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药品调剂工作是患者就医的后一道环节,差错一旦发生,不但会延误疾病诊疗,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对医院以及社区造成不良影响.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为临床药品调剂以及处方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当今社会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对药房调剂差错事故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预防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作者:郝国洲;郝玉?;杨艮艮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髌骨骨折属于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良好的复位骨折的关节面,恢复髌骨的功能及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1].我院将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应用于髌骨骨折65例,总结如下.
作者:谭宏星;方世考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孕期的重视,孕期保健和预防工作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例如孕期营养,孕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甲亢及甲减、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中静脉曲张的发现也越来越多.
作者:郑瑞利;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并发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出现服药能力下降,如停服、多服等现象,在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细节问题,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服药护理,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刘安静;张淑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实施预防措施的过程.方法 对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7例事件过程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进行暴露后的预防措施(PEP)的实施,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后,均未发生HIV病毒感染.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有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风险,进行暴露后的预防措施(PEP)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
作者:黄珊凤;林雪君;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例1.男,22岁,因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恶心2d入院.查体:体温37.6℃,腹部平坦,右下腹压痛,以麦氏点内侧为著,轻度反跳痛,无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12.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5%,尿、粪常规正常.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右髂窝处未见盲肠,右结肠旁沟光滑,后腹膜完整,未见升结肠及盲肠.延长切口至10.0cm,向上探查,发现结肠肝曲固定,升结肠及盲肠近端斜向左下腹部,有一系膜样组织与小肠根部相连,完全游离,降结肠正常,遂将部分小肠牵出腹腔后,发现盲肠已游离至左侧腹部,升结肠及盲肠发育正常,阑尾为盲肠内位,长10.0cm,直径为1.0cm,充血、水肿明显,无坏疽及黏连,常规切除阑尾.病理报告:急性阑尾炎.
作者:齐生伟;郑永波;苏秀霞;徐振辕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在体内由L-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颗粒中,皮肤、支气管黏膜、肠黏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组胺与受体结合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1].
作者:宗杨;周金培;张惠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本试验采用RRLC-Q-TOF-MS对非法添加11种PDE5抑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和二级质谱定性;一级质谱准分子离子峰面积定量.本方法定性准确,干扰少,而且可对同分异构体进行区分.定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11种PDE5抑制剂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以上.样品中检出他达拉非10.6mg/粒.
作者:王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动态检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定期B型超声监测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的变化,比较2组用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率、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能更早地恢复排卵功能,促进胚胎组织吸收,更大程度恢复输卵管畅通功能,并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3)本法应用于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彦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患者,女,87岁.主因嗜睡,厌食3d住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8年,冠心病病史16年,平时口服硝酸异山梨酯10mg、卡托普利12.5mg、酒石酸美托洛尔12.5mg,均每天3次,氢氯噻嗪12.5mg,每天2次;腰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近半年活动减少,无糖尿病病史.患者于3d前出现嗜睡、厌食,无恶心、呕吐,无头痛、头晕,无大小便失禁及肢体活动障碍.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予以养血清脑颗粒剂1包餐后冲服,每天3次;对照组予以尼莫地平10mg口服,每天3次,2组均连续服用30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2.6%、41.9%、90.3%,高于对照组的6.5%、16.1%、6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本存;王宗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性病门诊疑似生殖器疱疹(GH)患者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312例疑似GH患者进行HSV-2检测,其中男192例,女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1例疑似GH患者中,HSV-2阳性163例,阳性率为52.24%.其中男性患者HSV-2阳性率为57.29%(110/192),女性阳性率为44.17%(53/120),男、女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即<18岁、18~40岁、>40岁的患者HSV-2阳性率分别为28.57%(6/21)、55.20%(138/250)、46.34%(1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丽水市疑似GH患者HSV-2感染率高,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尤其以18~40岁感染率高.
作者:程聪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更有所提高,非典型心肌梗死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诊治,将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症状有持续性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剧烈疼痛,时间超过30min,伴出汗、恶心及呕吐.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为坏死型Q波或QS波,损伤型ST段上升或单向曲线,缺血型T波倒置.而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上腹部、下颌、背部疼痛以及心力衰竭、休克均可为首发症状.为此,笔者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误诊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靖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分别检测42例乙肝孕妇、15例正常孕妇、12例正常育龄女性和12例育龄乙肝女性外周血及2组孕妇分娩后脐血IL-18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孕妇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并分成低、中、高3组.结果 (1)乙肝孕妇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和育龄乙肝女性(P<0.01);乙肝孕妇脐血IL-18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对于乙肝孕妇而言,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脐血(P<0.001);正常孕妇血清IL-18水平与育龄乙肝女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乙肝孕妇血清及脐血IL-18水平随相应的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而降低,不同血清HBV-DNA载量与乙肝孕妇血IL-18水平呈负相关(r=-0.465,P<0.05).结论 IL-18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与HBV宫内感染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作者:蔡克影;陈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无论是以何种诱导剂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膜表面终都将暴露出GPⅡb/Ⅲa受体,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血小板聚集成团[1,2].RGD序列(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短肽序列之一,在与GPⅡb/Ⅲa作用时高度保守,是识别配体所必需的序列.因此在RGD序列封闭了GPⅡb/Ⅲa上的RGD结合位点后,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ⅤⅢ与GPⅡb/Ⅲa的结合作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栓靶向作用.本文就RGD序列在靶向溶栓药物方面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作者:王鑫;谭树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Hp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结合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结合组采用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及中医学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Hp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上段空肠以及胆管、胰管的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老年人由于胃肠黏膜萎缩,黏膜下血管粥样硬化,导致出血速度加快,若抢救不及时,出现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地配合医师抢救及治疗,密切观察,做好临床护理也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到位在预防老年人上消化道再次出血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翠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自然终止,连续发生3次或者3次以上者称为习惯性流产.每次流产多发生于相同的妊娠月份,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出血和腹痛.习惯性流产属于不育症范畴,直接影响不育夫妇,特别是无活产史的不育夫妇的生育质量问题.为明确病因,探寻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降低习惯性流产的发病率.现对本院收治的66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月芬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感染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梅毒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筛检,阳性标本采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确诊,对2012年玉林市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玉林市55070例女性婚前接受梅毒感染检测,检测阳性273例,阳性检出率为0.50%,其中北流市为0.81%(100/12296)、容县为0.29%(19/6500)、博白县为0.47%(69/14636)、兴业县为0.15%(8/3950)、陆川县为0.67%(51/7650)、玉州区为0.20%(12/5435)、福绵区为0.44%(14/3161).结论 女性承担孕育下一代的重要任务,优生优育从婚前开始,女性婚前梅毒感染检测可以预防梅毒传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