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霞;余晓霞
目的 探讨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浆AVP和尿液AQP2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分为腹水组60例,无腹水组40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浆AVP水平和24h尿液AQP2水平测定值.结果 肝硬化腹水组患者血浆AVP水平和尿液AQP2含量明显高于无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血浆AVP和肾脏AQP2含量的增加,而且血浆AVP的含量影响肾脏AQP2的表达.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测量树鼩听骨链数据并分析中耳增压情况,为树鼩耳科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借助解剖显微镜对树鼩听骨链结构进行解剖观察及拍照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测量树鼩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数据等;对树鼩锤骨柄长与砧骨长脚长度,锤骨全长与砧骨长脚长度,鼓膜面积与镫骨底板面积进行相关性检测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树鼩听骨链结构及中耳增压情况均与人有较大的相似性,为利用树鼩开展耳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孙恺;唐安洲;廖婷;谢利红;朱凯铨;谢貌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以探讨药物治疗RE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9例RE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0%、100.0%,高于对照组的33.3%、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具有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春平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相关因素,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上报的215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情况、药物分布、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5例ADR报告共涉及78种药物,抗菌药物导致ADR高(55.13%);静脉滴注引起ADR占78.60%;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的损害(52.56%)为主;严重的ADR有22例(10.23%).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减少ADR的主要措施,同时医师、护士、药师应加强ADR监测工作,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韦宁;覃净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在乳腺方面,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是目前惟一被证实为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检查手段.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萍;张昊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重型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手足口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多因素分析对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包括年龄<3岁、体温>39℃且持续≥3d、血糖>9mmol/L、精神差、神经反射异常.结论 早期检测小儿重型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能够大程度地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作者:刘康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Tp-ec、QTd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Tp-ec、QTd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Tp-ec、QTd及心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Tp-ec、QTd及心功能.
作者:张由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在人类社会向老龄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老年性痴呆病症是老龄人群好发的病症之一,目前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大多在家庭、社区中进行,因此指导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军;寻丽彬;王丽君;丛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据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3.66亿人,预计2030将达到5.52亿人[1].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十年来翻了近2倍,高达9.7%,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高过世界平均水平的6.4%.同时,我国的高危人群也扩大到1.5亿人左右.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正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
作者:张庆兰 刊期: 2013年第17期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1],由于颅脑损伤致蛛网膜撕裂,且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颗粒阻塞、脑脊液回吸收障碍,使脑脊液滞留于硬膜下,如不及时处理,硬膜下积液逐渐增多,产生占位效应,加重患者病情.部分形成囊壁包裹,需要行开颅手术切除囊壁[2],患者创伤增大,处理难度增加.笔者选取2011-2012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4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常权;朱金华;高艳平;屈波;李征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氨甲蝶呤(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以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予以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动态检测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变化,定期B型超声监测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的变化,比较2组用药后第7天血β-hCG下降率、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血β-hCG下降率高于对照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直肠子宫陷凹积液吸收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明显优于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MTX、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能更早地恢复排卵功能,促进胚胎组织吸收,更大程度恢复输卵管畅通功能,并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3)本法应用于异位妊娠,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避免了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田彦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每天3次,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用地氯雷他定.
作者:李宗华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研制吗替麦考酚酯(MMF)分散片.方法 以崩解时限、硬度、分散均匀性、颗粒流动性和可压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合适的辅料;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确定各辅料的用量;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生产工艺.结果 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为崩解剂、5%聚维酮-K30(5%PVP)30%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的分散片符合质量要求.结论 通过处方优化、工艺优化制备的MMF分散片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工艺简单易控,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作者:付前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CVA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134例CVA患儿根据有无选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随访2个月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2组咳嗽明显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8%(2/71),低于对照组的12.7%(8/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VA患儿治疗中,孟鲁司特钠在咳嗽症状消失及复发方面具有明确疗效,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虹;孔卫乾 刊期: 2013年第17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明显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症候群[1],致病因素包括饮食、感染、精神、心理、社会和环境等[2].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胃肠激素和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韩宝娟;冯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前,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是发展中国家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后果严重,目前仍无有效的预测方法.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哭闹声弱体温异常等,而后迅速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拒乳、不哭、不闹、不动,未成熟儿表现为体温不升,黄疸迅速加重、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严重者的核黄疸表现.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为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及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1].在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102例,通过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均获得良好的疗效,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鸿萍 刊期: 2013年第17期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正趋于年轻化,外科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重要手段[1].保乳手术是指原发癌灶的局部切除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辅助放疗、化疗,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保乳手术进行治疗.2002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28例,均行保乳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乃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治疗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根据出血停止时间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9%、94.5%,高于对照组的52.7%、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对照组为5.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出血,能够更加快速的止血,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作者:卢桂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糖皮质激素的隔日疗法是临床治疗学上一个重要进展,尤其适用于需用激素进行中程与长程的疾病.实验证明,隔日疗法是一种既可收到临床上预期的治疗效果,又可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较理想给药方法[1,2].本文通过调查孙逸仙纪念医院2011年使用的糖皮质激素的处方,统计出使用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这种给药方法的处方数量,以得出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应用百分率.在所有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处方中,统计出不同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例数,通过比较可知道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对哪种疾病应用较为普遍,从侧面可推出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针对哪种疾病比较有效并指出使用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相较其他给药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前景.
作者:陈清霞;余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分娩的初产妇50例作为镇痛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另选取同期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方法.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结果 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小于对照组,且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无痛分娩,能够减轻产妇疼痛,增加自然分娩率,而不增加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