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结合治疗失眠、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

侯荷叶

关键词:失眠, 阿尔茨海默病, 通窍活血汤
摘要: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失眠、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和对照组1各24例;将64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和对照组2各32例.观察组1与观察组2均予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1给予西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对照组2给予石杉碱甲治疗.观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AD患者的智力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1与对照组1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和对照组2精神状态简易速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治疗失眠、AD疗效显著,与常用西药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2组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均获随访0.5~2年,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翠兰;周青;章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α-硫辛酸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α-硫辛酸治疗.结果 治疗后2组运动神经中正中神经、腓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感觉神经中正中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硫辛酸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志;熊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软化宫颈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前软化宫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常规人工流产术,试验组于人工流产术前2h予米索前列醇0.2mg置于阴道后穹窿.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手术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宫口均可置入7号及以上吸管,经复查B型超声均无胚胎组织残留,未行二次清宫.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有效,能减轻妇女人工流产时的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平;金艳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麻仁丸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麻仁丸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予麻仁丸治疗,并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予开塞露纳肛.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仁丸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便秘效果显著,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黄纳纳;许静;范晓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0.3g+甲硝唑0.5g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0.5g+甲硝唑0.5g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淑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三乙醇胺乳膏治疗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治疗激光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激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用药组30例和对照组13例.用药组在激光术后应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对照组在激光术后按常规应用金霉素眼膏涂抹.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5±1.1)d短于对照组的(13.2±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用于临床激光术后创面修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萍;富秋涛;薛艳斌;刘延囡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甲状腺术后的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甲状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80例甲状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剂组和吗啡组各40例.芬太尼组术后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吗啡组术后予吗啡片口服止痛.观察2组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第8天,芬太尼组明显缓解和完全缓解者比例达87.5%(35/40).用药后,芬太尼组VAS评分低于用药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用药前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甲状腺术后镇痛疗效显著,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晨阳;刘景贞;武金起;马保海;黄新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并发肺栓塞猝死1例及其护理体会

    我院骨科收治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并发肺栓塞(血栓或脂肪栓塞)致呼吸循环衰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主因高处坠落伤后右大腿肿胀、疼痛、活动受限7h,于2012年6月30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右股骨粗隆间及近端粉碎性骨折.入科后予以骨科常规护理、二级护理、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右下肢胫骨结节牵引术.各项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拟于2012年7月3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髓内钉固定术.于9:50麻醉成功后,消毒铺单,未行皮肤切开,于9:57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心率120次/min,血压降至70/40mm Hg左右,血氧饱和度70%左右,随即出现面色紫绀、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到、大动脉波动消失、心脏停博,立即实施抢救,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外按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推注,电除颤,尿激酶75万U中心静脉溶栓,抢救1h后,血压、心跳、意识、呼吸无恢复,心电图呈直线,瞳孔散大至边,对光反射消失,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宣布患者临床死亡.经讨论,死亡原因为肺栓塞(血栓或脂肪栓塞)致呼吸循环衰竭,后经尸检证明.

    作者:郭爱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成药合理使用分析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经临床反复使用、安全有效、剂型固定,并采取合理工艺制备成质量稳定、可控,经批准依法生产的中药制剂[1].中成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早应用中成药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中成药因具有服用和携带方便,不良反应小,用途广泛,疗效独特等优势而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近年来,随着中成药剂型及品种的逐渐丰富,临床使用中成药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以致影响疗效,造成不安全用药导致不良后果[2],如何在临床上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临床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友武;郑小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2012年每月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处方300张,共36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36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41张,占所审核的处方的9.47%.不合理处方居前三位的依次为超量处方72张(21.11%),无指征用药40张(11.73%),用法用量不适宜36张(10.56%).结论 处方点评使医院处方管理、处方开具和处方调剂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作者:张增巧;银洪汝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观察室输液反应137例原因分析与防治

    目的 分析观察室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从而减少其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门诊观察室137例输液反应的原因,并探讨防止措施.结果 引起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有药物、输液器材、输液速度、环境因素和患者体质等因素.所有患者经治疗30min后症状消失或好转.结论 合理用药,把好药品及器材质量关,规范各项操作,改善输液流程及输液环境等是减少输液反应的关键.

    作者:袁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利于手术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海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激光焊接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观察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口腔修复已在不同程度中对修复体造成损坏,又由于金属烤瓷冠桥、铸造金属支架/冠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而使焊接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激光焊接成为目前我国医学口腔修复行业应用为普及的修复手段.

    作者:孙临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整体护理运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观察2组各产程、护理满意度、新生儿状况及产妇产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运用于产妇分娩助产过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蔚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为77.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UAP患者血脂含量,有效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文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病灶切除联合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病灶切除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单纯行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组行开腹病灶切除术,联合皮下注射GnRH-α.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月经量变化、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痛经消失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无效或加重比例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35±0.95)分低于对照组的(2.36±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月经量减少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不孕症8例,术后随访中自然受孕2例(25.0%).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能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辅以GnRH-α治疗效果更佳,并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汤亚佩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生肠瘘.结论 明确的诊断、恰当的治疗时机以及熟练的手术操作对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曾建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骨科创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在外科应用广泛,其能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结合植皮治疗以缩短植皮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感染的机会[1].其优点除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水肿消退、控制感染迅速、引流充分和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外,还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及医疗费用等优点.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4月对36例创伤患者采用VSD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措施,并综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51例患者,其中好转出院45例(88.2%),死亡6例(11.8%);上消化道出血治愈48例(94.1%),上消化道再出血3例(5.9%).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 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并能防止上消化道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