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胜
颈椎病为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长期伏案工作者为颈椎病高危人群,男性较女性为多,以颈4、5,颈5、6多发.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盛衰及生活环境、劳损、外伤等有密切关系.临床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如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立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患者,女,48岁.主因右眼间断红肿、疼痛1周于2012年8月14日来我科就诊.患者缘于1周前右眼发红,伴疼痛,无明显视力下降,自用抗生素滴眼药无好转.既往1年前曾患肺癌行放射治疗.余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检:T.36.9℃,P 86次/min,R 21次/min,BP 130/88mm Hg(1mm 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界不大,听诊未发现异常,右上肺扣诊浊音,呼吸音低,右中下肺及左肺呼吸音清,均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CT示右肺放化疗后改变,伴右肺放射性肺炎,肝、脾无肿大,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眼视力0.8,右眼视力0.4.右眼结膜充血.角膜清,虹膜8~11点处可见一椭圆形深褐色肿物.约0.8cm×0.6cm×0.4cm大小,向前生长,突向前房,鼻侧前房变浅,瞳孔不圆,对光反射存在.前房可见少许浮游物,晶体后移,眼底未发现异常.
作者:宋军芬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女性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在解剖位置上相邻,手术容易致泌尿系统损伤.我科1988年8月-2005年12月共行开腹手术14892例中发生输尿管损伤9例,外院分娩子宫破裂手术损伤输尿管2例,现对11例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严凌霄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中药饮片的调剂工作中审方环节的作用,总结现存的处方问题及其相应的审方工作改进策略.方法 以当前的中药审方体制为依据,分析审方工作作用及医院开具的处方中现存的问题,总结改进审方工作以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结果 处方中存在药物重复、使用剂量失误、用药偏离诊断以及药物煎煮方法标注错误等问题,经过采取策略对审方工作进行改进,之后1年内处方错误事件0发生.2个年度内处方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审方对于饮片调剂工作而言必不可少,它可以发现处方错误,提高患者用药效果,使饮片调剂目的得以达成.
作者:吴小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妇女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是否顺利,对母婴损伤大小以及分娩环境的陌生等,均造成产妇的生理心理应激.临床观察发现,心理应激可导致一系列精神-神经-内分泌变化,从而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导致产程延长,难产手术等.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因此为了减少疼痛,分娩损伤及产后抑郁等,提高产科质量,必须做好产前及产时心理护理.
作者:曹爱枝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分析.方法 36例患有2型糖尿病经过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研究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检查数据,对比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控制血糖时间、每天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文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中抗肿瘤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医院放疗科以及化疗科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统计抗肿瘤辅助药的消耗数据并结合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金额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的使用中,胸腺五肽用药频度占第1位,唑来膦酸日均费用占第1位,中药制剂金额构成比排第1位.结论 该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应用趋势合理,与医院性质及医疗任务相一致,用药向着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晓燕;王人英;廖建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近年,多种因素导致早产儿出生率增加.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生活能力弱,脱离母体后生存环境与胎儿期宫内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易发各种并发症[1].早产儿出生后因生活能力低下而大多入住新生儿病房,而病房中低湿度、噪音、强光、疼痛、过多搬动等造成了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使早产儿产生应激,对神经系统影响尤其明显,影响了早产儿疾病恢复与生长发育.舒适护理使人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上达到愉快状态,降低其不愉快程度,达到愉悦感受[2].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从环境、喂养、疼痛等方面提高早产儿舒适度,促进发育,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
作者:沙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义忠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按要求抽取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50份,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63.86DD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占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66.67%,Ⅰ类清洁手术的预防选择药物、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格率较低,预防使用药物的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高,预防用药比例高,存在不合理性,需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
作者:崔康;姬怀雪;邵珠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布托非诺对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皮肤瘙痒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联合吗啡(BM)组,单纯吗啡(M)组各40例.B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及布托啡诺0.5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2内含吗啡5mg+布托啡诺3mg;M组手术结束前10min硬膜外注入0.125%布比卡因6ml,其中含吗啡1mg,接100ml浓度0.125%布比卡因镇痛泵,内含吗啡5mg.结果 术后48h 2组患者间VAS评分,PCA按压次数,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镇痛后不良反应比较,M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高于B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与吗啡硬膜外镇痛联合用药,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行PCEA患者硬膜外吗啡镇痛导致的皮肤瘙痒且不影响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输卵管异常为引发不孕症的重要原因[1],亦是引发异位妊娠主要因素.于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后复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尤为重要[2-3].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一项输卵管通畅性检查的新技术.将新型微泡超声造影剂(Sonovue)注入子宫腔,使子宫腔与输卵管腔显影,再行阴道超声全面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形态以判断子宫腔有无异常、输卵管管腔是否通畅及输卵管走行有无扭曲[4-5].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行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患者40例,其中治疗后HCG转阴6~12个月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9例,笔者对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用于输卵管内妊娠保守手术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春燕;张少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晚期结直肠肿瘤经内镜5-FU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术后近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内镜下进行5-FU化疗粒子植入肿瘤体内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内,瘤体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个月,肿瘤体积缩小,有效率为90.5%;临床症状明显缓解;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内镜化疗粒子植入治疗后,由于瘤体缩小,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免疫功能有所改善,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桂华;常丽丽;杨慧君;王敬玲;王莉;周晓娜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处方点评促进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物滥用现象和不良反应.方法 每月抽查医院的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历,由处方点评小组根据处方点评管理规范等要求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医师个人,要求医师改进不足之处;并将点评结果与医师的晋升、科室的绩效工资挂钩,促进医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结果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2年,我院处方合格率从68.2%提高至91.6%,药品种数从6.7种下降至4.9种,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渐减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56例减少至26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趋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从81.6%降至61.4%,使用强度从108.5DDD降至61.7DDD,药品收入占比从40.6%下降至33.5%.结论 通过点评、反馈、整改、学习提高等措施,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作者:邓志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PTA治后为(37.69±20.03)dBHL,对照组PTA治疗后为(53.89±26.32)dBHL,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忠;唐真武;邓立波;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吗啡中毒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急症,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可降至2~4次/min)、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皮肤发绀、尿量减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严重缺氧时可导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甚至死亡[1].现将2010年以来,对在我肿瘤血液科收治的因晚期癌痛而长期服用或注射吗啡类药物发生中毒22例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通过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讨论出更适合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 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0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患者出现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活动时给予及时的综合护理干预,并且做好观察与记录.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将生活质量表和护士观察表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自身的比较与实际病情的对照,对这50例的患者在干预治疗前、干预治疗第6周和第10周进行干预前后的对比.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到了很明显的提高,干预6周与10周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6周和10周预后护士对患者记录的观察表评分的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且干预的时间越长,生活质量提高的越快.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邢人鑫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压疮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血致皮肤丧失正常功能,引起组织破溃和坏死[1].晚期肿瘤患者因水肿、恶病质、被动体位等,极易发生压疮.我科自2008年1月采用气垫床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刘琼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为矫形外科中较大型重建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佳治疗手段[1].因其术后并发症常见,多予常规预防治疗,但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因发生率低,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选择2007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80岁以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葛小敏;朱巧妹;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