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胱抑素C判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史艳晖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 早期肾损害, 诊断
摘要:肾脏病变早期阶段反映在血液和尿液检验的改变,临床上需要一种简单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指标来辅助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且不受人体肌肉量、代谢、年龄、性别及炎症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特异性高、准确性好、较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更为敏感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新指标[1].本研究通过对血液中的肾功能标志物血肌酐(Scr)、Ccr以及CysC进行检测,探讨CysC在肾病早期的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温面散对兔皮肤刺激性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温面散对新西兰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单次和多次接触受试物后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方法 取温面散(相当于人用量的6倍)和赋形剂(60%乙醇)单次和多次于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处给药后,肉眼观察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结果 肉眼观察未见皮肤红斑、水肿、色素沉着、出血点、皮肤粗糙或皮肤菲薄等情况.结论 温面散对皮肤基本无刺激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魏伟;李万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转变,让每位患者满意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终目标.门诊输液室为医院重要服务窗口之一,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形象,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疾病进行常规护理,更需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把握输液患者心理特征,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老年肺结核病30例临床诊疗分析

    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60周岁的老年人所患的肺结核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老年肺结核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正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持续减退,机体的免疫力和抵御能力降低,患病后在药物不良反应、辅助检查、治疗效果、体征与症状以及临床表现等诸多方面,均与青年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在防治老年肺结核疾病的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老年肺结核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菊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比较分析

    伴随医疗技术进步,尿液分析仪以其快捷、简便、准确性好等优势正逐渐替代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1].然而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查时常出现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漏报[2],部分药物等化学物质亦常干扰试纸条,出现假阴性[3],进而造成临床漏诊或误诊.传统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可及时发现尿液分析仪错误报告并纠正.笔者比较、分析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为临床检验提供参考与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94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2年度急性阑尾手术患者病历94例,对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用药时机及疗程情况等,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用药频次高为头孢菌素类与硝咪唑类;二联用药81例(86.17%);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d比例92.6%.结论 我院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需进一步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管,规范抗菌药物应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侯军芳;张晓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阿立哌唑组、齐拉西酮组、喹硫平组、阿密舒必利组各25例,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NASS),分析总结临床常用药物及其特点、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PNAS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作用较好,但仍然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时要引起注意.

    作者:陈益青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口服用药正确方法分析

    口服作为常用给药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且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常出现诸多不重视口服用药方法,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病例.笔者总结口服用药正确方法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方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龄胆道急诊手术临床探析

    胆道是肝向十二指肠运送胆汁的管道,胆道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常见手术之一.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幅度的剧增,人口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胆道疾病在高龄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高龄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身体功能降低、免疫力及抵抗能力减弱、器官组织功能退化等因素增加了胆道疾病治愈难度,因此探讨该类疾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胆道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精神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细节管理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完善医院感染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着重环节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苗头,杜绝了医疗隐患,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 精神科医院感染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基层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定义:药品是1种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了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以及用量的物质[1].药房为药品购进、验收、暂存及出售的重要环节,药房人员能否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药品进行操作及管理,是决定患者能否方便、价廉、安全用药的关键[2].近年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国家高度重视,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层医院药房,更有责任做好管理工作,药房人员应将药品选购、采购、处方、调剂、应用及药物评价与临床药学服务并重,加强药学宣传与指导[3].我国基层药房管理工作尚有诸多不足需改进,本文针对基层医院药方管理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钱新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施南烫伤膏治疗烧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烧伤指化学、物理、放射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的1种外伤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烧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易感染、进行性坏死、瘢痕愈合等难题.寻找更为有效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成为药学科研人员面临的挑战[1].我院采用自制中药烫伤膏(简称施南烫伤膏)治疗各种Ⅱ度烧伤创面,对减轻疼痛,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及减轻创面感染方面有独特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祥惠;肖体现;阮珍义;廖茂平;吕世玉;胡能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80例疝修补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分析疝修补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对2011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疝修补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疝修补术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有47例,使用率为58.75%;第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频率高,依次为B-内酰胺类以及酶制剂、青霉素、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林可霉素;用药指征合理性为89.4%,用药时机合理性为68.1%,药物选择合理性为78.7%,用药疗程合理性为63.8%;首次给药时间合理性为65.9%,持续性给药时间合理性68.1%.结论 对疝修补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对其用药类型、用药时间及用药指征等进行充分考虑,以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属老年男性常见病,主要症状为夜尿增多,排尿不畅,淋漓间断、急性尿潴留、血尿等[1].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出血少、腺体切除彻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好、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9年1月始开展此项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红;李凤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产后出血83例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以上的现象,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2h内,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孕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张海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配伍禁忌

    随着医学及药学技术水平提高,新药不断研发并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多数新药在说明书及<318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快捷检索表>中尚未提供相关配伍禁忌说明.笔者在临床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现盐酸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小、诊断迅速、疗效显著等特点,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可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为AMI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但此类患者病情一般较重,生命体征常不稳定,因而对护理亦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喻晓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睑板腺按摩联合聚维酮碘液冲洗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睑板腺的功能是分泌睑脂,当发生睑板腺功能障碍时,正常的睑脂分泌功能遭到破坏,脂质成分改变,常引起泪膜异常、眼部刺激等一系列眼表不适症状.多数研究认为,睑板腺功能障碍(MGD)除了与激素调节有关外,还与睑板腺细菌感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临床上治疗方法侧重于睑板腺按摩,不注重局部的清洁.近年来,我们在对MGD进行睑板腺按摩治疗的同时,采用聚维酮碘液清洁睑缘及结膜囊,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贻娟;苏全瑞;苏杰敏;陈冬玲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内科危急症之一[1],2007-2013年我科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22例,经紧急抢救与护理,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治愈率,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13年5月我科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2例,年龄16~78岁.均为因各种纠纷而自杀服药导致中毒.中毒程度轻、中、重均有.经紧急抢救治疗,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做好对症护理,特别是加强了心理护理,明显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陈尚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20例临床分析

    子宫全切术为妇科常用及基本的术式之一.随着手术及麻醉技术提高及医疗条件改善,该术式更趋安全,但仍可出现并发症,阴道残端出血即为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笔者对我院行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苓妙;赵金荣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磁共振、B超及钼靶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作用

    乳腺疾病属常见妇科疾病,需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才能有效避免发病,降低乳腺疾病死亡率.随着医学科研技术提高,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患者发病率达到有效控制.

    作者:纪婷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