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酮康唑凝胶剂的研制方法研究

施霞;范义凤;李德明;徐旭娟

关键词:酮康唑, 凝胶剂, 制备,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制备复方酮康唑凝胶并建立其质控方法.方法 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控方法,并进行刺激性试验、高速离心试验、耐热耐寒试验和室温留样观察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测定复方酮康唑凝胶中酮康唑的含量.结果 该剂pH为6.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酮康唑在4.0~16.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1%,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0.86%,日间RSD为1.02%.结论 复方酮康唑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所得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无刺激性,临床疗效可靠,可满足临床需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手术后钾代谢失衡的治疗和护理

    我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手术后出现钾代谢失衡患者共56例,其中低钾血症51例,高钾血症5例,均在术后进行严密观察,积极纠正,维持了术后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现将钾代谢失衡的病因及相关的预防、治疗、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减少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并且不宜滑出血管外,避免了液体外漏,从而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适合于老年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作者:王荣;张秀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极少见类型,占妊娠数的1∶ 18000~1∶ 2500,占异位妊娠数的1∶ 100~1∶ 50[1],即孕卵在宫颈管内着床和发育.由于宫颈组织含有15%的平滑肌组织,收缩力差,应用宫缩剂无效,若不及时诊断或误诊为先兆流产或不可避免流产而行刮宫术时,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剖宫产分娩的增加,辅助生育技术的大量应用,宫颈妊娠发生率有所上升.近10年,由于有了彩色超声的辅助诊断,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定量测定,药物治疗及动脉栓塞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有了很大改观.

    作者:吴春华;崔占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0例心电图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急性发作时常导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心律失常是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影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及预后.因此加强对其急性加重期心电图的研究,及时针对性治疗对改善其预后非常重要.笔者对我院2007年期间5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桦;陈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血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桂哌齐特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1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4%和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会卿;张建芳;王冬玉;赵会颖;梁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肩周炎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肩周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骨刺消巴布剂外敷;对照组外用麝香壮骨膏.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强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9.52%,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刺消巴布剂治疗肩周炎疼痛疗效确切,便于推广.

    作者:吴德明;张青;张聘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3638名退休居民健康体检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13638名退休居民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对常发及高发疾病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并开展健康干预工作.方法 对2010年5~12月辖区内13638名企业退休人员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0位依次为脂肪肝、高脂血症、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尿酸偏高、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胆结石、肝功能异常.前9种顺位疾病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肝功能异常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高脂血症检出率异常高、发病高峰集中在61~70岁,50~60岁次之;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动脉硬化、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高峰集中在>70岁人群,61~70岁次之.结论 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十分紧迫和必要.

    作者:骆波英;李祖胜;朱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阴沟肠杆菌74株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鉴定用VITEK-32GNI+鉴定卡,药敏用GNS121卡和KB法.结果 从2901份标本中分离出阴沟肠杆菌74株(2.55%),主要来源于肺部感染者的痰液标本,其次是创面分泌物;以呼吸内科分离率为高,重症医学科(ICU)次之;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耐药率高.结论 阴沟肠杆菌主要侵犯呼吸科与ICU住院患者,原有基础病及免疫力低下患者多引发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外伤性颅内感染与下泌尿道感染.

    作者:楚文瑛;潘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3.3%均高于对照组的60.0%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恢复时间短,不良反应小以及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医院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进一步深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作者:李涛;张茜;任建宇;苏秀霞;李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骨科术后静脉血栓的筛查和预防药物应用的护理

    早在1986年,国外就有学者建议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大量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表明,预防措施可使静脉血栓栓塞导致的病死率显著下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肺栓塞的发生,但由于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发生率低,因此大多数研究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为研究内容[1].有研究显示,由于大部分周围型血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占73.1%,同时无DVT患者中仍有9.8%出现了DVT的症状[2].因此,笔者认为对DVT的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劲梅;吴丹红;张兆钰;刘丽娜;马玥;王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为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非逼尿肌收缩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压力引起.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采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产后SUI患者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谢佳;武子先;刘立伟;杨俊红;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气分析对肺栓塞面积的鉴别价值

    目的 观察血气分析对肺栓塞(PE)面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临床确诊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E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非大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气分析可作为PE的筛选方法,在鉴别大面积和次大面积与非大面积PE上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翔;明莫瑜;吴华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留置尿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基础护理技术,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必要护理措施,但同时也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道损伤、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笔者现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邢蓓蓓;申荣华;肖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药源性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0例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的老年住院患者的年龄、发病原因、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80岁老年患者易发生药源性心律失常,注射给药及联合用药易引发,易引起药源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是抗心律失常药、抗感染药物.结论 老年患者用药时应综合考虑临床用药指征,合理用药是预防药源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

    作者:郭洛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依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的沟通宣教工作,避免纠纷,减少投诉,从而提高满意度及医院知名度,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0年1~12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病历160份,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静脉给药109份(68.1%),口服用药37份(23.1%),眼部用药14份(8.8%);药物单用73份(45.6),联合用药87份(54.4);其中不合理用药有52份(32.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须引起临床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黄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体会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比较困难.高频彩色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及其内部血流情况及淋巴结与周边脏器的关系,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现对我院21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彩色超声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飞;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1例临床护理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并发房颤,同时合并急性戊型肝炎,临床表现为重度黄疸,目前国内外均少有报道,临床诊治困难,护理难度大.2010年8月我科成功诊治甲亢型房颤合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1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毛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5.0%高于对照组的25.0%、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配合卡托普利用于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育乐;郭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