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李涛;张茜;任建宇;苏秀霞;李芳芳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信息系统, 管理
摘要: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医院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进一步深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该院2010年1~12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住院病历160份,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静脉给药109份(68.1%),口服用药37份(23.1%),眼部用药14份(8.8%);药物单用73份(45.6),联合用药87份(54.4);其中不合理用药有52份(32.5%).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须引起临床重视,加强管理.

    作者:黄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胫骨中下1/3骨折外固定支架与加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我院骨科1999年2月-2008年7月手术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68例,其中小切口,无需剥离骨膜,外固定支架手术36例,加压钢板手术32例,现将2种固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该院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 对该院100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76例(76%),未规律20例(20%),自觉血压正常后自行停药4例(4%).其中单用复方制剂12例(1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32例(32%),联用2种药物40例(40%),联用3种药物16例(16%).并发心脏疾病80例(80%),脑血管疾病68例(68%),血管疾病46例(46%),视网膜病变38例(38%),肾脏疾病42例(42%).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未得到规范合理的临床应用,建议加强高血压病的宣教及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作者:闫懋松;张术敏;桑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依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患者的沟通宣教工作,避免纠纷,减少投诉,从而提高满意度及医院知名度,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朱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分析及降低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剖宮产率应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当前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已基本稳定在5%~20%,而这些国家的孕产妇病死率和婴儿病死率居世界低水平.我国剖宫产率接近50%.剖宫产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水平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经严重违背了医学科学和自然规律,且关系到母婴健康.

    作者:郑瑞利;刘立伟;籍霞;贾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芪归胶囊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小鼠给予较大日剂量的芪归胶囊时的急性中毒及死亡情况,连续重复给予芪归胶囊对大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 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组各20只.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给药组给予浓度为0.6224g/ml的芪归胶囊内容物溶液0.8ml灌胃;空白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7d内小鼠体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芪归胶囊急性毒性试验显示小鼠1d内灌胃的大药量至少为65.5117g/kg,未见动物发生死亡,无其他异常生物学特征.2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和脏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归胶囊按拟定临床剂量及疗程服用是安全的.

    作者:方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3638名退休居民健康体检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对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13638名退休居民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对常发及高发疾病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并开展健康干预工作.方法 对2010年5~12月辖区内13638名企业退休人员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按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列前10位依次为脂肪肝、高脂血症、老年性白内障、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尿酸偏高、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胆结石、肝功能异常.前9种顺位疾病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肝功能异常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高脂血症检出率异常高、发病高峰集中在61~70岁,50~60岁次之;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动脉硬化、老年性白内障发病高峰集中在>70岁人群,61~70岁次之.结论 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逐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十分紧迫和必要.

    作者:骆波英;李祖胜;朱秀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少数为自杀,多数为过量饮酒引起(致死量为纯酒精250~500ml),严重者若不及时抢救会危及生命.我科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9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笔者通过了解护理用药情况,对临床用药浪费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0~12月于上午护理工作高峰阶段,3次随机抽查门诊、内科、外科、妇科等9个科室当日废弃的空药瓶及空液体瓶,跟踪观察护士配药、注射、输液、更换液体及拔针过程.

    作者:陈爱国;赵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5.0%高于对照组的25.0%、7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配合卡托普利用于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育乐;郭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癌及子宫颈病变的防治新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的癌瘤,在所有女性癌瘤中仅次于乳腺癌[1].每年宫颈癌的全球发病患者数约45万,发展中国家占80%,中国的新发病例>13万,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1/4以上.每年有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医疗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人们对宫颈癌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宫颈癌依然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王淑婷;邵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PICC围置管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其优点是操作简便,穿刺危险性小,并发症少,更符合安全留置;材料柔软无刺激,适用于连续静脉输液>4周的患者;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如进管困难、导管异位、出血/血肿、心律失常、机械性静脉炎、置管感染、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等,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PICC围置管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作者:保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均于起病8~12d行PC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后持续静脉泵入36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4周内出血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和术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63.6%,MACE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择期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且有效.

    作者:黄禄勇;李明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加高乌甲素行颈丛阻滞对血浆ET、NO、PCA的影响.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试验组麻醉药中加入高乌甲素,对照组不加药.观察2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监测各时间点ET、NO和PCA血浆浓度.结果 试验组t2、t3、t4时的MAP及HR和ET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NO高于t0时和对照组,t3、t4时的DA、E、NE均低于t0时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颈丛阻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乌甲素能够通过降低中枢及外周交感神经的冲动,稳定PCA水平及ET/NO相对稳定,有效地减弱术中心血管反应,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减少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并且不宜滑出血管外,避免了液体外漏,从而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适合于老年患者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但是,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引起许多并发症.

    作者:王荣;张秀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医院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进一步深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作者:李涛;张茜;任建宇;苏秀霞;李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周口市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我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进行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采用速率法.结果 我市无偿献血人群HBsAg阳性报废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抗-TP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血液可疑报废率在总报废率中占较小比例.结论 献血前HBsAg的初筛可明显降低血液的报废率,选用灵敏度高及特异好的试剂可减少可疑报废而导致的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为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正常状态下无漏尿),而非逼尿肌收缩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压力引起.如不及时防治,将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本文采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产后SUI患者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谢佳;武子先;刘立伟;杨俊红;赵金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体会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比较困难.高频彩色超声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及其内部血流情况及淋巴结与周边脏器的关系,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现对我院21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彩色超声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李飞;王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ABPM进行时间治疗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笔者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时间治疗学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住院高血压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8~76岁,中位年龄52.8岁;血压150/100~185/100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常规口服2~3种降压药3~6个月血压未能达标者.达标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即血压降至140/90mm Hg以下,65岁老年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 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至130/80mm Hg以下.

    作者:蒋春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