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来源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比较及干预研究

黄德斌;钟惠菊

关键词:脂联素, 脂肪酸类, 非酯化, 脂细胞, 罗格列酮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腹部皮下、内脏网膜)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有无差异及游离脂肪酸(FFAs)、罗格列酮(RSG)干预后的改变.方法 取6例外科手术女性患者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纯化成熟脂肪细胞.观察两部位来源细胞在基础状态下不同时点(4、6、12、24h)脂联素分泌浓度的差异及加入FFAs(PA 0.5mmol/L + OA 1.0mmol/L)、FFAs+RSG(PA 0.5mmol/L + OA 1.0mmol/L+RSG 10μmol/L)培养24h后脂联素浓度差异.结果 整体上,网膜脂肪细胞基础脂联素分泌较皮下高,平均高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基础脂联素分泌作对照,培养24h后,在网膜脂肪细胞,FFAs抑制脂联素分泌,脂联素浓度降至对照组66%,加入RSG联合培养后,逆转至对照组97%(P<0.05);而在皮下脂肪细胞,FFAs对脂联素分泌无抑制作用,RSG亦无促进脂联素分泌.结论 人网膜脂肪细胞与皮下脂肪细胞在基础状态下脂联素分泌无差别,但在FFAs和(或)RSG介导的脂联素分泌中存在异质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01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7-2010年我院各科呈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4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生物制剂和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不良反应占85%,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基底核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基底核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为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疗效与预后的差异.结果 保守治疗组有效治愈率是54%(27/54),开颅手术组有效治愈率是84%(42/50);开颅手术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组死亡12例,占24%,开颅手术组死亡11例,占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是(5.23±1.16)分,保守治疗组是(9.65±1.60)分,开颅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颅手术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治疗,神经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亦优于保守治疗,但死亡率、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没有差异,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

    作者:乔伟;冯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目的 对临床一线调脂药阿托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文献检索2001年6月-2011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共收集34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34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肌损害常见(47.06%),其次是肝-胆异常(29.41%),老年患者(≥61岁)发生率较高(64.71%).结论 多种药物合用是导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服用正天丸每次1袋(6g),3次/d(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Z44020711) ; 对照组正天丸模拟剂组 1袋(水、淀粉),3次/d.疗程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休息、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与参麦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参麦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作者:杨玉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为治疗组,以既往2005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3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情况.结果 对照组孕妇入院后平均期待治疗时间为(12±2)d,共有22例孕妇出现并发症;治疗组孕妇入院后平均期待治疗时间(15±4)周,共14例孕妇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单胎,两组的存活率、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胎儿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辛芳;蔡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鱼精蛋白过敏三例报告

    鱼精蛋白在体内与肝素结合,使其失去抗凝能力.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肝素.临床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及体外循环术后中和肝素.鱼精蛋白本身也有抗凝作用.因它干扰凝血酶原激活因子生成.但较肝素弱,故不能使用过量.用量须与后一次使用肝素量相当.1次用量不得超过50mg.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后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等[1-2].在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结束时,常规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严重的鱼精蛋白过敏可致过敏性休克和心搏骤停.以下是我们曾抢救过的严重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病人.

    作者:朱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诊断标准的6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评定入组患者的SAS焦虑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紧张、焦虑、易激惹等负性情绪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 用Acuson51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12MHz仪器对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CDFI观测血流速度改变,频谱变化,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流速、舒张期流速等.结果 115例脑梗死患者中有84例共264处为粥样硬化,多数为软斑,其次为扁平斑、硬斑、溃疡斑.其中位于颈动脉分叉处148处(56%),颈总动脉53处(22%),颈内动脉起始处42处(16%),颈外动脉21处(7.9%).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价值.

    作者: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来源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比较及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腹部皮下、内脏网膜)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有无差异及游离脂肪酸(FFAs)、罗格列酮(RSG)干预后的改变.方法 取6例外科手术女性患者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纯化成熟脂肪细胞.观察两部位来源细胞在基础状态下不同时点(4、6、12、24h)脂联素分泌浓度的差异及加入FFAs(PA 0.5mmol/L + OA 1.0mmol/L)、FFAs+RSG(PA 0.5mmol/L + OA 1.0mmol/L+RSG 10μmol/L)培养24h后脂联素浓度差异.结果 整体上,网膜脂肪细胞基础脂联素分泌较皮下高,平均高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基础脂联素分泌作对照,培养24h后,在网膜脂肪细胞,FFAs抑制脂联素分泌,脂联素浓度降至对照组66%,加入RSG联合培养后,逆转至对照组97%(P<0.05);而在皮下脂肪细胞,FFAs对脂联素分泌无抑制作用,RSG亦无促进脂联素分泌.结论 人网膜脂肪细胞与皮下脂肪细胞在基础状态下脂联素分泌无差别,但在FFAs和(或)RSG介导的脂联素分泌中存在异质性.

    作者:黄德斌;钟惠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的诊断及急救分析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诊断依据,分析迅速有效的急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3.39%,主要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相比,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经过治疗,死亡1例,治愈率98.4%;子宫切除1例.结论 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及危险因素共同导致,应针对具体的病因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要求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作者:杜锦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使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快捷、有效,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各种人群不同的护理需要,是放在门诊管理者面前的课题,这也要求门诊管理者有效地改进门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真正起到医院服务的窗口作用[1-3].

    作者:高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观察A组为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有42例;观察B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有38例)与体检健康职工4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蛋白酶抑制剂C (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结果 观察A组CysC、mAlb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Hcy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CysC、Hcy及mAlb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观察B组CysC和Hcy检测结果 比观察A组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HCY、CysC与尿mAlb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其中Hcy的应用检测效果好,可作为不良事件发生和病情发展变化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爱民;许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胃镜确诊的5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口服康复新液加雷贝拉唑,对照组(27例)口服雷贝拉唑,对比两组症状转归及评估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芪苈强心胶囊配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配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用芪苈强心胶囊和指南治疗心力衰竭药物联合,对照组使用指南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可配合其他中成药,疗程12周,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存在.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配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鲍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15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于治疗后8周观察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内镜下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5%,内镜下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琼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脑苷肌肽注射液2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能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黄传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总结蛇咬伤的发病情况,为蛇咬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调查185例蛇咬伤病人出院病案及相关报表资料,对蛇咬伤病例的性别、年龄、季节及病情转归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年均有蛇咬伤发生,其中以6~10月份居多,2008、2009、2010年收治的蛇咬例数较多,被蛇咬伤人群以40~60岁居多;185例病人中,男106例,女79例.结论 提高蛇咬伤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危害性.

    作者:伏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络酮治疗各类眩晕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应用纳络酮静脉注射或肌注,连用3~5d和至少1个月的随访,同时抽取相应病例应用甘露醇治疗作对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治愈率达86.8%,较对照组为佳,且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纳络酮可作为眩晕症的常规用药.

    作者:臧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临床效果较好,但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比较严重,应加强临床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张文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