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黄素预防硬膜外阻滞行剖宫产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刘祖建

关键词:麻黄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手术期间, 恶心, 呕吐
摘要:恶心呕吐是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常伴低血压的出现,给胎儿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处理不及时将造成误吸和心搏骤停的危险,由于剖宫产手术多为急症及饱腹,其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又相对较高,因而临床上常需用麻黄素做对症处理,本研究观察了局麻药中加入麻黄素对术中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西咪替丁治疗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针在静滴阿奇霉素时减轻其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9月我科住院静滴阿奇霉素的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独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针5~10mg/kg,1次/d.结果 加入西咪替丁针可有效治疗由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入西咪替丁针可以预防胃肠道反应.

    作者:高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头位难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总结行剖宫产的指征和时机.方法 对 240例产妇 (剖宫产组120例,阴道分娩组 120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引产情况、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力情况、胎位、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平均为(3624±38) g,与阴道分娩组 (3260±42)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胎位异常发生率为74.2%,与阴道分娩组(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盆正常的情况下,与头位难产有关的主要因素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偏大和胎位异常,适时、准确地掌握剖宫产的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韩莉;李高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麦默通微创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对78例患者实行微创切除及活检术,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 78例患者手术成功,安全度过围术期,仅2例出现局部皮下淤血未经处理均自行吸收,痊愈,1例病检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转传统手术.结论 利用麦默通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创口小不留瘢痕,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恰当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准备充分,术中的密切配合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实施和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作者:任敏;吕琦;罗春梅;何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论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医疗活动中存在不讲医德,医疗服务差、行业腐败现象,因此整治医德医风已刻不容缓,十分紧迫.

    作者:徐鹏丽;令江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抗生素对会阴侧切口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抗生素对会阴侧切口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2010年医院收治的产前无感染征象的正常分娩会阴侧切术10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处理,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手术后的切口感染情况、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产妇在切口愈合、感染和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产妇会阴侧切术应用抗生素,对切口的疗效不显著.

    作者:方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连续性排班模式在普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排班模式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两种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以及病人、护士、医生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满意,医生赞同.结论 连续性排班模式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和快乐工作,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作者:黄华勇;李莉;谭俏菊;蒋民鸣;韦爱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药房拆零药品的质量管理

    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拆零包装材料及调剂操作等问题,建议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

    作者:陈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目前在临床上帕金森病为中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在中医学领域将该病归属于本虚标实证,症状中的肝肾亏损与气血不足是其本,而风火痰瘀则属于标.采用辨证论治、专病专方以及针灸治疗等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中药对帕金森病进行防治的现状以及在防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性分析,探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思路.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期卧床病人的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病人大多数为各种疾病或意外造成的身体瘫痪、癌症晚期、年老体弱等.这样的病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顾,当病人入院进行治疗后,只要意识尚清醒,就会不同程度的在心理上产生不安的情绪,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改变.然而病人心理状态的好坏会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所以作为临床医护人员我们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联合使用舒血宁和依达拉奉,对照组单用舒血宁,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d)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申良红;佐拉木·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消化性溃疡病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将整体护理方法应用于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中,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87例患者在及时治疗、整体护理的干预下,全部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在入院、出院时各进行一次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上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上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医生的正确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作者:王国珍;王静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鼻-鼻窦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长期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12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2005),病程在3年以上,经CT检查排除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139例.应用克拉霉素250mg/d,鼻用糖皮质激素1喷/d,连续应用12周,治疗结束后6个月根据症状、体征及CT检查进行主客观综合评价.结果 139例患者91例治愈,38例明显好转,10例疗效不明显.所有患者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未受到影响.结论 小剂量(250mg/d)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稳定.大环内酯类药物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较好.

    作者:田晓华;张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起疑似投毒事件调查的反思

    1 病例简介某日18:00,我市卫生局接当地某医院急救中心报告,称该中心当日相继收治了3名疑似鼠药中毒的患者,均来自一个体采矿厂工地,要求派员协助调查,以确定中毒原因.接报告后,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当地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赴现场进行调查.据介绍,该起疑似中毒的首例患者系当日中午约11:30被120急救车送入医院,当时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主要症状抽搐.

    作者:孔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风湿性心脏病术后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一例报告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痛风能促进动脉硬化的发展[1],对于伴有心脏病的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合理选用治疗药物对预后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对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1例风心病术后伴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使用NSAIDs的病例做一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赵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了解艾滋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开展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活动,讨论涉及学生各种问题.通过专家、博士等相关人员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参观基因工程实验室,成人与青少年、青少年间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病毒的复制、传播途径、严重危害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慌,避免感染艾滋病毒和珍爱生命,参与到支持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活动中去,关爱艾滋病患者,争取后终止艾滋病流行.

    作者:李华南;蒋经纬;张加林;陈妍君;杨娜;程磊;王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观察要点与护理

    目的 改善毛细支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方法 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雾化吸入、氧疗、强心等综合疗法,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做好卫生宣教.结果 患儿住院天数减少,提高治愈率.结论 良好的护理和仔细观察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化血红蛋白和胱抑素C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胱抑素C(Cys-C)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75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A组)、HbA1c增高组,HbA1c增高组又分为两个亚组:HbA1c≤7%(B组)及HbA1c>7%(C组),分别检测3组肌酐(Cr)、尿素氮(BUN)、Cys-C情况.结果 B、C组Cys-C水平均高于A组(P<0.01),C组Cys-C水平均高于B组 (P<0.01);而各组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Cys-C有助于了解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

    作者:梁文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32例救治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3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救治情况.方法 整理收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手术指征,依据患者年龄、孕周、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有无流产史等资料,与产科急症因素子宫切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胎盘因素和宫缩乏力是产后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年龄、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流产史或刮宫术史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到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结论 正确掌握产科急症因素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及危险因素,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秀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及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关节软骨缺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为进一步探讨了解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和临床中对于软骨缺损的治疗情况.关节软骨基本的解剖功能结构是软骨单位,通过对软骨单位的组织形态、功能和体外消化分离及退变等进行相关研究,可以对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进行一定的分析,综述其功能特征和临床中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

    作者:毛洪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511例,分析术后护理要素,观察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91%(485/511).结论 精心护理可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康复,获得患者的高度好评.

    作者:蒋粉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