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珍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合理治疗意义重大.传统X线平片难以显示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CT扫描可清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1].现通过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76例的X线片及CT表现作对比观察,以提高其认识.
作者:王广华;周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某院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 利用该院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9-2011年ARB与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利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药物利用分析.结果 ARB的销售金额和所占比例始终位居第一,厄贝沙坦的用药频度(DDDs)连续3年排名第一,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增长速度快.结论 ARB占据该院降压治疗主导地位,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患者选用倾向较大,销售前景看好.
作者:周春;沈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用药得当,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用药不当,则引起非期望的反应,或者不应有的不良反应.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50份住院病例用药境况,讨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不良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加速器的首次检测属于设备安装完毕后,使用前的验收监测,其检测项目较日常检测全面,具体包括医用加速器的X射线辐射质、辐射野的均整度、辐射野与光野的重合、辐射野的对称性、剂量示值的重复性、剂量示值的线性、剂量示值的误差等项目.现主要介绍加速器的检测方法和步骤.
作者:陈汉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性.方法 将94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根除H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82.98%、87.23%,高于对照组的42.55%、14.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应首先考虑进行根除Hp的治疗.
作者:钟志民;朱浩锋;李园珍;李敏姣;张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作者:程朔;孙万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2例行髋、膝关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不予任何抗凝药物,术后24h开始行物理方法 预防DVT;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h、术后给予LMWH腹部皮下注射,2组均治疗7d.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双下肢DVT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常规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DVT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26.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LMWH预防髋、膝关节术后DVT疗效确切,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朝华;李启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行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 将58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FESS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予以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组予以艾司洛尔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麻醉诱导,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监测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2组术中MAP控制在基础血压的2/3,记录术前、降压平稳后20min及停止降压20min时HR、MAP、CO、SV和EF,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硝普钠用量.结果 对照组降压后各时点HR高于术前,SV低于术前;观察组降压平稳20min时点CO低于术前;2组降压平稳20min时点MAP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观察组降压平稳20min时点HR低于对照组,降压后各时点SV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硝普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FESS术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操作,未见明显的心功能改变.
作者:黄庆;檀文好;黎必万;韦有全;刘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查阅文献初探细菌耐药机制.结果 共收集到病原菌18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93株(76.16%),革兰阳性菌436株(23.84%).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对氟罗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60%、21.67%,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9.81%、27.14%,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56%、20.29%.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排序为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从耐药机制来看,临床除应做药敏试验外,还应根据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作者:王启跃;吴庆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美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患病率达9.3%.患者被确诊为糖尿病后,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抑郁症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极高,其不仅决定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与结果.现将其健康宣教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旭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011年3~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6例,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足口病患儿216例,男145例,女71例,年龄7个月~16岁,其中<1岁6例,1~3岁145例,4~10岁64例,16岁1例.216例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与皮疹,手、足、臀部有米粒大小丘疹、疱疹及口腔溃疡,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精神差,其中25例患儿有高热、肌肉抽动、易惊、嗜睡,且手脚凉等末梢循环差等表现,2例呼吸急促,1例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硝普钠微量泵泵入,观察组予以乌拉地尔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缝合方法 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存在会阴侧切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缘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丝线间断缝合法.观察并比较2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93%;感染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切口愈合良好,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胜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承德市性功能食品销售现状.方法 对全市所有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生产经营的种类、包装标识、保健作用、来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22家,查出违法宣传改善性功能食品237件.结论 应加强保健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医院精神科护士与精神病患者的沟通方式,以为其沟通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7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观察组则采用个性化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对2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5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沟通方式对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天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骨科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骨科患者长期卧床不起,躯体的重压与摩擦易引起局限性浅表皮肤破损.
作者:蒋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胸腰段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我院曾先后采用AF系统、钉棒系统、AO-USS系统、Tenor内固定系统、Z-Plate植入系统等多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前术后严密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伤后致残率.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经常出现心跳骤停现象,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正规实施心肺复苏,医护之间密切配合.笔者在ICU病房工作中发现了心肺复苏中的一些误区,现分析总结如下.1 心肺复苏时间对心肺复苏未能成功的患者,何时放弃抢救,并无任何资料给出明确的时间规定,所以临床上医师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判定.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