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美;黄仲羽;邓素坚
长期以来,糖尿病一直是大家关注的健康问题,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总量已超过1亿人.糖尿病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不同类型药物作用机理有所区别,因此服药时间、给药方式也有所不同,只有采取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现将常用的降糖药物的种类、服用时间等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作者:王蕾;丁红丽;陈华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缝合方法 对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存在会阴侧切指征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缘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丝线间断缝合法.观察并比较2组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93%;感染率为1%,低于对照组的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操作简单、安全,切口愈合良好,感染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胜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降低血清尿酸(SUA)水平对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胰岛素抵抗(IR)、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无症状性H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嘌呤饮食并口服别嘌醇治疗,对照组未接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SU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照组治疗前、后SUA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及组内治疗前、后其他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A降低SUA治疗并不能改善IR、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丁立新;贺娓利;吉漩;贺绪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CDFI检查.结果 良性甲状腺结节45例,恶性结节(甲状腺癌)8例,超声诊断阳性符合率为83.1%.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楚,内部结构可表现为实性和囊性;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结构多为实性.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0或1级较少,而结节性甲状腺肿较多.结论 CDFI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作初步诊断鉴别.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股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由于大腿肌肉血管丰富、手术切口长、创面弥漫的毛细血管出血,以及手术部位消毒范围必须在切口20cm以上,一般不能上气压止血带,因此术中出血多,及骨折内固定结束后切口冲洗液溢出,致手术敷料不同程度浸湿,传统方法为在大腿下加垫4层无菌巾.
作者:徐容;周晓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以及患者病程长短、年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对84例COPD患者(COPD组)和96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DNA测序的方法,以对ADAM33基因S2位点多态性与患者病程及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ADAM33基因S2位点C/C和C/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C、C/G、G/G基因型频率与COPD病程长短、年龄大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33基因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COPD相关;ADAM33 SNPs S2突变可能为先天性基因突变.
作者:周锦桃;孙异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是鼻饲法和胃肠减压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大部分护士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但临床胃管滑脱或患者自行拔出胃管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近年来,护理人员对如何有效固定胃管的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美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练习护理技能重要的阶段,该阶段护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职业危险中,同临床护士一样存在职业危险.实习护生刚刚走出学校步入临床,由于年龄偏小、环境生疏、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自我防护知识,更是经血液-体液传播引起感染的高危人群[1].
作者: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咯地尔联合天麻素用于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含埃索美拉唑的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对2组内镜疗效、临床症状评分、Hp根除以及1年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溃疡痊愈率为80.56%,高于对照组的70.59%;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腹痛、嗳气以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溃疡复发率为18.06%,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72%,对照组为86.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武;卢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21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满足其健康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自我护理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1].有研究表明[2],自我护理行为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其生活行为向健康转变,在疾病状态下的自我管理,还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自我护理就是个体从事自我护理行为的能力.
作者:黎彩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自2009年卫生部发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以来,我院为配合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及行业标准,对供应室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成为独立的重要部门,并对工作进行了彻底的调整.
作者:张合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合理治疗意义重大.传统X线平片难以显示腰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CT扫描可清晰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1].现通过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76例的X线片及CT表现作对比观察,以提高其认识.
作者:王广华;周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IIT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婉霞;张淑芬;江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重症监护病房,经常出现心跳骤停现象,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正规实施心肺复苏,医护之间密切配合.笔者在ICU病房工作中发现了心肺复苏中的一些误区,现分析总结如下.1 心肺复苏时间对心肺复苏未能成功的患者,何时放弃抢救,并无任何资料给出明确的时间规定,所以临床上医师往往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经验判定.
作者:任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几年,医院门诊药房在药学服务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运用专科化思维,点面结合,优化调剂方案,促进合理用药,改善医患关系.经过不断改进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药房服务品质和社会满意度均有较大提升.
作者:刘志宏;王彦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肾活检术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17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术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2例(10.26%),均为肾周血肿及肾包膜下血肿,其中合并肉眼血尿1例.出血并发症在IgA肾病及硬化病变中出现率高.结论 病理类型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与穿刺次数、年龄无关.
作者:苏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格列苯脲治疗,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服糖后30min、服糖后120min血糖(FPG、P30PG、P120PG)和血胰岛素(FISN、P30ISN、P120ISN)以及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其他观察指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P30INS水平高于治疗前,FPG、P30PG、P120PG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120PG、FINS、P120INS、TG、CRP、ISI水平低于对照组,P30IN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小檗碱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在明显降低血糖的同时,能提高早期胰岛素分泌,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更确切.
作者:于凤玲;徐方江;李群;佟爱华;于凤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临床药师对腺体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腺体外科乳腺和甲状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腺体外科在抗菌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选择方面均能做到合理使用.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促进了腺体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
作者:许沧海;黄国平;冯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不同时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由晨服氨氯地平5mg调整为晚间(5:00~9:00)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24h动态血压,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调整服药时间后杓型血压率为35%,高于调整前的0;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调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晚间服用氨氯地平对控制非杓型高血压优于晨起服药.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董高军;张胜高;朱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