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刘洪武;卢萍

关键词:康复新液, 埃索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含埃索美拉唑的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口服治疗.对2组内镜疗效、临床症状评分、Hp根除以及1年内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溃疡痊愈率为80.56%,高于对照组的70.59%;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腹痛、嗳气以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内溃疡复发率为18.06%,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4.72%,对照组为86.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策略的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随着医院感染成为世界各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消毒供应中心是每家医院的心脏,扮演一个重要的感染控制角色.

    作者:石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20例行拔牙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2组临床操作时间、配合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配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患儿拔牙术,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就诊时间,有利于提高护士责任感和积极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在腺体外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临床药师对腺体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10-2011年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腺体外科乳腺和甲状腺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后,腺体外科在抗菌用药时机、用药时间、药物选择方面均能做到合理使用.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促进了腺体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

    作者:许沧海;黄国平;冯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足口病患儿216例护理体会

    2011年3~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6例,在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手足口病患儿216例,男145例,女71例,年龄7个月~16岁,其中<1岁6例,1~3岁145例,4~10岁64例,16岁1例.216例患儿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与皮疹,手、足、臀部有米粒大小丘疹、疱疹及口腔溃疡,部分伴有咳嗽、流涕、精神差,其中25例患儿有高热、肌肉抽动、易惊、嗜睡,且手脚凉等末梢循环差等表现,2例呼吸急促,1例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等专业学校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体会

    医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实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1].加强实习生管理,提高实习生实习质量,是医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等专业学校、中专医学检验实习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自信心,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覃彦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干扰素治疗阿德福韦停药后反弹的慢性乙型肝炎体会

    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下降至持续正常,HBV DNA控制至持续阴性,先后间隔半年复查均如此,总体病程达2年者,可予停药.但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出现反弹,一般认为可继续使用阿德福韦治疗,但患者抵触情绪很大,笔者选择干扰素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涂振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死亡患者394例调查研究

    目的 提高院前及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394例院前及急诊内科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死亡年度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急诊室急诊内科患者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冬季高发;男、女比例为2.28:1,且多发生于19~70岁年龄段;入院1h病死率高(32.7%);死亡原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5.9%)、中毒(19.3%)、心血管疾病(18.8%)、呼吸系统疾病(9.4%).结论 医院应重视急诊科建设,加强对大众健康知识的普及;急诊科应加强人员的培训,拟定危重患者的急救流程,同时加强与其他各科室的协作,为患者提供快速、全面的治疗.

    作者:吴雅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激性高血糖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因素刺激下,危重患者通常存在应激性血糖升高,而后者将导致机体高炎性反应状态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IIT)可以迅速消除危重患者的高糖毒性,从而提高危重疾病抢救的成功率.现将应激性高血糖与IIT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婉霞;张淑芬;江冬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结核杆菌两种试验方法的比较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为结核病病原菌,其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其中以肺结核多见.2011年我院检验科微生物室对收治的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了痰浓缩集菌涂片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多发生在产后2h内,产后会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是有效降低产妇病死率的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发生产后出血患者14例临床资料,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廷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三常两严法在股份制医院护士法律知识培训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股份制医院中护理人员法律知识掌握情况,探讨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方法 采用三常两严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自设调查表,了解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随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资历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培训前大专组及格率高于中专组;培训后大、中专护理人员及格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工作后应加强在职教育,进行系统培训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维莉;张金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康复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1].COPD患病率高,病死率高,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资料统计,全球共有2.1亿COPD患者,我国患病率为8.2%[2].

    作者:易敏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羊水过多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妊娠期羊水量>2000ml称为羊水过多.多数孕妇羊水增多较慢,称为慢性羊水过多;少数孕妇在数日内羊水急剧增多,称为急性羊水过多.了解羊水过多的相关因素,并做好对孕妇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赵金荣;李金凤;关兰荣;李玉芳;周爱玲;王海波;闫西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5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32例和观察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的91.38%;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2.7±4.6)min,低于对照组的(45.3±4.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作者:刘惠萍;彭玉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及耐药机制初探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及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分析,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并查阅文献初探细菌耐药机制.结果 共收集到病原菌18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93株(76.16%),革兰阳性菌436株(23.84%).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对氟罗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60%、21.67%,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9.81%、27.14%,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56%、20.29%.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结论 3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排序为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左旋氧氟沙星.从耐药机制来看,临床除应做药敏试验外,还应根据药物的药动学(PK)/药效学(PD)参数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

    作者:王启跃;吴庆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例临床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我国是慢性乙肝高发区,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有现症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人.每年有23.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其中有15.6万人死于肝癌.慢性乙肝的防治作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1].

    作者:张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腰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段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我院曾先后采用AF系统、钉棒系统、AO-USS系统、Tenor内固定系统、Z-Plate植入系统等多种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前术后严密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伤后致残率.现将我院2003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实习护生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教育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和练习护理技能重要的阶段,该阶段护生不可避免地暴露在职业危险中,同临床护士一样存在职业危险.实习护生刚刚走出学校步入临床,由于年龄偏小、环境生疏、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自我防护知识,更是经血液-体液传播引起感染的高危人群[1].

    作者:王立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图像分型与临床诊断价值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又称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或胎盘着床于既往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近年其发病率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超声检查已成为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36例相关病例的声像图特点和临床特征,探讨超声在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以绵阳市中医院为例)

    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用药得当,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用药不当,则引起非期望的反应,或者不应有的不良反应.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50份住院病例用药境况,讨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不良反应,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赵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