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渚
高血压是社区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在成年人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 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 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作者:张强英;杨光;余咏文;黄惠清;王丽容;李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消化医生经常遇到的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上消化道运动障碍,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黏膜损害.临床药物治疗中常以抑酸为主,抑酸剂中目前应用于临床且疗效理想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但单一治疗有时往往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我院消化内科从2010年6月-2011年6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肠溶片(商品名:瑞波特,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促胃肠动力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商品名:瑞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2例,并与单一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诗华;倪广婷;刘伟;钟芳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A组(半髋置换术)和B组(全髋置换术),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B组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疼痛率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半髋置换术,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也令患者比较满意,建议该方法为临床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式,应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彦周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保障化疗药物配置安全,减少和避免差错发生.方法 对我院化疗药物配置中心成立以来的102例差错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性的寻找防范措施.结果 化疗配置护士内差率为0.027%;差错率为0.011%.常见差错是输液贴贴错、配置好的药物放错科室、溶解过程有误、输液袋破损、混淆药品规格、针头与针栓连接不牢等,对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对差错加以管理控制.结论 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集中培训护士技能等,才能将差错降到低,以保障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向亚娟;李文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从甘蔗叶中提取分离甘蔗叶多糖,对其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和DEAE-纤维素层析柱法得到纯化的甘蔗叶多糖,红外光谱初步分析其结构.MTT法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甘蔗叶多糖的提取率为5.42%,经鉴定成分为多糖,其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纯化的甘蔗叶多糖成分均一,具有体外抗肿瘤活性.
作者:江恒;苏纪平;方锋学;谭毅;黄雪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0 年1月--2011年9月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口服多潘立酮,3餐饭前30min服用10mg;试验组加服蒲元和胃胶囊,进餐后30min 服用4粒.4 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蒲元和胃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促动力药多潘立酮.
作者:姚慧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抗凝血药物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即汕尾逸挥基金医院)ICU收治的长期机械通气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行常规预防及护理,实验组30例联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常规预防及护理联合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地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使临床康复.
作者:罗小勇;李健锋 刊期: 2012年第1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32岁,牧民,G3P2,孕38+5周,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入院,并要求产后绝育.产妇怀孕前2年已发现子宫肌瘤3~4cm大小,因避孕失败意外怀孕,建议终止妊娠,孕妇拒绝终止妊娠.孕20周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2cm×10cm,以后定期行产前检查及B超复查,肌瘤逐渐增大.入院检查为枕右前位,先露高浮,未入盆,妇科检查子宫下段有一肿物,与子宫分不开,光滑.
作者:陆银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骨肉瘤的病理诊断的重要性.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的40例患者通过临床检查之后进行X线片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结果 40例患者进行X线检查发现有35例患者确诊为骨肉瘤,5例患者为其他的病症,运用病理学诊断发现有38例患者被诊断为骨肉瘤,2例患者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然后经过复诊发现40例患者均为骨肉瘤.通过检查发现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的正确率可以达到87%,通过运用病理学进行诊断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结论 采用病理诊断对患者进行诊断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有助于骨肉瘤的治疗.
作者:侯蓉;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眼底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型;热迫血行、溢于络外型;气滞血瘀、阻塞脉络型;脾虚统血失职、血不循经型;外伤撞击、脉络受损型.根据不同的分型,我科采用的治疗原则不同.结果 痊愈30例,占 34.9%;显效35例,占40.7%,有效19例,占22.1%,无效2例,占2.3%.总有效率为97.7%.结论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护理安全和病人的生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并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消除护理隐患,避免各类差错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病人的安全.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现将我院对坠床跌倒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蔡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9.7%(P<0.05);肌电图检测相关神经治疗前后传导速度,治疗组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与甲钴胺片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王妮娜;曾晓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流行病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县治疗的12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5:1,其高发年龄主要是在20~49岁,高发职业为工人和农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农民发病是由于血液传播而引起的;其主要类型为黄疸型,约占78.6%;大多为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症状,少于患者发生皮疹等,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肾衰竭等比较少见的症状;对于大多数患者其治疗预后较好,临床治愈率高达95.1%,只有4.6%的急性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年内有94.3%的患者HBsAg转为阴性,96.4%的患者HBV DNA转为阴性;1年随访中没有患者发生死亡.结论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其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和体液传播,临床上应该针对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政策,对于重型爆发性肝炎患者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作者:刘建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1疗程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没有明显差别,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李鸿宇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7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阑尾炎围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加快疾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使患者生命质量显著改善.
作者:张敏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2008-2010年住院病历共3296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0.4%,使用率高的前3位依次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分别为82.6%、42.6%、11.0%.其中单一用药占48.0%,二联用药占48.6%,三联用药占3.4%.不合理用药占12.6%.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应制定相应措施,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奚勇强;盖红梅;彭小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颅内出血是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分析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颅内出血与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特征、出血量、预后等方面的关系,探讨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丽;戴海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口腔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 对口腔癌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引流管护理、口腔及皮瓣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口腔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181例患者中显效102例,有效7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58%.结论 对口腔癌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是提升生命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巍莉;林晓华;依周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采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用药金额逐年增加,麻醉药品的使用趋于多元化,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始终位于前列,新购入品种舒芬太尼注射液的使用频度逐年增加.结论 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使其更安全合理.
作者:谢晶;詹雯雯 刊期: 2012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