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李梅;吴晓秋;李星阳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肌病, 扩张型, 卡维地洛
摘要: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6min步行试验、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及血压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增加,且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LVD、LVC变小,SV、CD、EF增加,且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缓释微丸胶囊中主药的含量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替加色罗缓释微丸胶囊中马来酸替加色罗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Kromasil C18(250.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315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是20μl.结果 马来酸替加色罗在32.8~328.4μg/ml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0.9%.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蔡怿;谢琼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聚甲酚磺醛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聚甲酚磺醛(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爱宝疗浓缩液和阴道栓治疗,对照组采用5%碘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随访比较2组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鉴定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材料 菌种来源:省考核组下发的编号为07号的半固体菌种.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MAC)、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SMAC)、三糖铁培养基和部分系统生化反应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其他生化培养基按GB4789-2008由本实验室自制.大肠埃希菌0157及H7单价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在有效期内使用.API20E试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

    作者:李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胆囊多发性息肉样变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新近B型超声仪选用较高频率的换能器后,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变的准确性有了明显地提高,不但能确定息肉样变的有无,还能显示出其数量、大小、位置、有无恶变趋势等.目前对各种多发性息肉样变的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诊断的关系进行较细致的分析报道尚少,故笔者总结探讨如下.

    作者:冯秋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方法 9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6周.比较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进行检测,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 96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IVST、PWT、LVM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室肥厚患者的治疗.

    作者:权亚梅;魏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我院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西药房处方5500张,筛选不合理处方128张,分析统计处方不合理的原因,统计每个年龄段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类别药物中的不合理处方数、不同医师级别中不合理处方数.同时探讨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对策.结果 128张不合理处方中,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不同药物类别中,抗生素所占比例高;不同医师级别中,医师所占比例高.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所占比例高.结论 加强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抗生素用药规范,着重注意儿童及老年人用药,减少不合理处方的发生.

    作者:韩文华;陈虎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严重致盲性感染性角膜疾病.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而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的感染性角膜溃疡中为常见的.近年来,新型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角膜外伤的增多,角膜真菌感染已呈上升趋势[1];由于本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治疗手段有限,因此易造成角膜严重的损害,甚至丧失视力,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现将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21例的诊治经过报道以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10d;B组先给予阿奇霉素10mg·kg-1·d-1静脉滴注5d,继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10mg·kg-1·d-1口服,连用3d,停服3d,再服3d,11d为1个疗程.C组采用红霉素20~30mg·kg-1·d-1静脉滴注10~14d.3组均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后比较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程短,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凤;陈幸谊;李静玲;林汉华;何博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3组:单纯丙泊酚组(P组)、单纯依托咪酯脂肪乳组(E组)和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组(EP组),每组30例.P组予丙泊酚1.5~2.0mg/kg静脉麻醉;E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3~0.4mg/kg静脉麻醉;EP组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25mg/kg和丙泊酚0.6~0.8mg/kg静脉麻醉.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行胃镜检查.3组分别于给药前(T0)、给药后入镜前(T1)、入镜后2min(T2)、入境后5min(T3)、入境后10min(T4)和检查结束(T5)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并记录检查时间、清醒时间和依托咪酯脂肪乳的总用量以及给药后有无注射痛、术中体动、肌痉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P组给药后MAP、HR、RR及SpO2水平低于T0时,且低于EP组和E组各相同时点(除T5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依托咪酯脂肪乳总用量显著少于E组(P<0.01);E组术中体动、肌痉挛发生率均高于P、EP组(P<0.05或P<0.01);E组、EP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依托咪酯脂肪乳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术,麻醉效果较满意,且呼吸抑制小、肌痉挛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潜沛;文四成;李夏桃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血糖控制与合并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92例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57例、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76例和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59例.比较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院内感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低血糖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感染、SIRS、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胰岛素强化治疗组SIRS、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控制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将目标血糖控制在6.1~8.1mmol/L间获益大.

    作者:王健;王晓晖;邸墅;师华华;张晓娟;常伟伟;杨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用甲钴胺(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6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给予弥可保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4周.对照组单用弥可保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4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DPN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高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经验性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1例案例分析,讨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经验性治疗.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应给予经验性的抗菌药物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同时注意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王兰;欧阳净;杨佳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复方麻杏止咳糖浆加减治疗咳嗽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麻杏糖浆加减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麻杏止咳糖浆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分散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麻杏止咳糖浆加减治疗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3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有效2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药物所致急性淤胆型肝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相辅相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建欣;李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辅治毛细支管炎的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其临床表现为突起喘憋、低氧血症,喘憋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其临床特点、发病与该年龄小儿支气管解剖结构有关[1].其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50%~80%),还可由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引起[2].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狭窄堵塞,致肺气肿和肺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应予积极治疗.我院采用氧气驱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辅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琴华;景晓玲;李录花;吴兵庭;张秀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普外科重症胰腺炎行手术治疗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27例(54%),显效12例(24%),有效8例(16%),无效3例(6%);治疗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为紊乱性疾病,由局部病变导致,并有局部并发症伴随发生,故手术治疗是主要的处理手段之一.需对患者腹腔有无感染征象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为胆源性胰腺炎并发胆道梗阻时,需立即手术治疗,避免恶化发生.

    作者:邓可;潘华;胡俊川;王前清;胡卫建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800例不同年龄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试验观察

    探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作为判断活动性结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对2001年1月-2009年1月不同年龄患者800例行PPD试验,对结果进行临床分析.PPD试验对少儿结核病诊断价值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结核病诊断价值逐步降低,至≥60岁老年人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很小.

    作者:刘林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诸多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林红;姚欣;闫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总结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复明的特点.方法 对639例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复明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9例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的方式,并对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首日视力超过0.6者71例(11.1%),视力恢复超过0.3者562例(87.9%),视力恢复超过0.05者587例(91.9%).患者视力脱残率高达89.4%,91.4%的患者术后脱盲.术中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未能成功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后囊膜破裂等;而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落、短暂性高眼压、前房积血和眼内炎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治疗眼科白内障有显著的效果,适合大规模推广普及.

    作者:唐玉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2009-2010年禄丰地区体检人员血尿酸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本地区人员血尿酸情况,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该院体检并检测血尿酸的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此次体检共检测4051人,其中男性2878人,血尿酸<380μmol/L 1512人,占男性体检人数的52.54%;381~420μmol/L 457人,占15.88%;>420μmol/L 909人,占31.58%.女性1173人,血尿酸≤300μmol/L 903人,占76.98%;>300μmol/L 270人,占23.02%;>350μmol/L 98人,占8.35%,血尿酸异常以51~60岁及>60岁组明显(P<0.05).结论 男性血尿酸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胡定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