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手术患者围术期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翁为珍;赖克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 疤痕手术, 心理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疤痕手术患者围术期辅以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6例疤痕手术患者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疗效及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43%、92.86%,高于对照组的25.00%、71.43%;2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疤痕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提高临床治愈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2例和干预组60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30d LEDVT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30d LEDVT发生率为1.7%,低于常规组的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LEDVT的发生率作用显著,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欧阳凤珍;周少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自拟解粘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解粘汤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解粘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90%,高于对照组的36%和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解粘汤治疗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钠用于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用于重症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治疗后各血液黏度指标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可显著改善重症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黏度,并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何玲;张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术室患者的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对于其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黄振华;唐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即为广义的脑梗死,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是脑血管病中常见者,临床上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分水岭梗死及脑腔隙性梗死[1].据卫生部新公布的资料表明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原因,且其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2].而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脑梗死预后不良,多发生肢体活动障碍、构音障碍或感觉障碍等各种后遗症,部分患者可能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鲜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末节骨折

    指骨末节骨折相对其他四肢骨折较轻微,以往一般按软组织损伤处理,铝塑甲板固定,但外固定相对不牢靠,使骨折移位或微动,尤其是粉碎性骨折,骨块分离形成死骨块.2009年1月一次偶然使用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末节骨折,通过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良好.注射器针头固定指骨末节骨折增加了骨折稳定性,从而提高了骨折愈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张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体外碎石机的新电极研制

    国产液电式体外碎石机因反射杯的大小不同而疗效区别较大[1].笔者对比以色列体外碎石机的反射杯,发现与国产反射杯的区别大,疗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代强;赵福胜;郭浩;王玲;杨显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5例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发生于子宫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认为该肿瘤为雌激素依赖性[1].传统的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肌瘤为主.介入手术--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诞生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创伤性小的治疗方式.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45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钱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诊断早期不典型异位妊娠90例体会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破裂后可造成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应在其破裂之前早期作出诊断并及时治疗,并且为未育患者保留输卵管功能提供了可能[1].部分异位妊娠在流产和破裂前,症状和体征往往都不明显,且不典型异位妊娠的包块多较小,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本文对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诊断早期不典型异位妊娠作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在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反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在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反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试验组术时加用闭孔神经阻滞辅助治疗.对2组术中并发症情况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5.88%、2.94%、8.82%,低于对照组的30.00%、23.33%、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闭孔神经阻滞辅助电切除膀胱侧壁肿瘤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地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冕宁县少数民族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进行普查,了解其生殖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2010年居住在冕宁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的20~55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与分析.结果 共普查14684人次,生殖系炎症发病率为67.2%,其中宫颈炎占46.6%,外阴阴道炎及盆腔炎占27.4%.结论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普遍存在生殖系疾病,各部门应重视少数民族妇科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妇科病普查质量管理,促进妇女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凌元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以左上肺不规则团块影伴胸痛为特点的矽肺误诊为矽肺合并肺癌1例

    患者,男,77岁,因咳嗽、左侧胸痛2d入院.入院前2d,患者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咯灰色黏痰10ml/d,气促,左侧钝性胸痛,呼吸时明显,无潮热、盗汗,无咯血及体质量减轻.门诊胸部X线片示:(1)左肺上叶边缘不规则团块影;(2)Ⅲ期矽肺.患者有煤矿粉尘作业史20年,否认有肺结核史.

    作者:梁远贵;夏汀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学龄前儿童1135名,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其姓名、性别、年龄、口腔疾病等情况.结果 存在各类口腔疾病的儿童共813名(71.6%).各类口腔疾病中,患病率高的是龋病,共369名(45.4%),其次是乳尖牙磨耗不足和乳牙反牙 合.男童口腔患病率为71.1%,女童为72.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儿童口腔患病率为77.7%,高于郊区儿童的62.4%;龋病的患病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乳尖牙磨耗不足和乳牙反牙 合的发病率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口腔疾病,需重视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以促进儿童的心身健康与发育.

    作者:陈吉明;吴修建;陈晓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探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积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医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文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用药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红;吴明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46例手术治疗体会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脱位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多发生于老年女性.踝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其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2].大量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踝关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十分必要.现对我院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6例的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金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6例分析

    参麦注射液源于古方生脉散,是由红参、麦冬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固脱、滋阴生津、养心复脉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近年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液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26例,现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预防血栓继续形成,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中成药制剂,值得临床早期应用.

    作者:李浩;张磊;杨晓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麻醉体会

    腹股沟疝好发于小儿,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有效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为其常用麻醉方式.我科2009年1~12月在所有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均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查兴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全麻术后拔管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全麻术后拔管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在常规全麻基础上,A组术后予以小剂量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静脉滴注3~5min后彻底吸痰拔管;B组术后仅予以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吸痰后拔管.2组均予以心电图(ECG)监测,并记录用药前、用药后5min、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A组用药后各时点HR、MAP、RR低于用药前,仅拔管后10min时点SpO2略高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10min时点HR、MAP均高于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点RR高于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时点SpO2低于拔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全麻术拔管期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贾凤斌;苏秀霞;李芳芳;刘玉晶;谷世恒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