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心理干预疗效观察

冯竹娥;侯玉玲;王成喜;韩润和

关键词:酒精中毒, 慢性, 心理干预, 心理评估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实施心理干预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实施4周有计划的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前,各主要因子分(恐怖因子除外)及总分、总均分高于常模;实施心理干预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5项因子分仍高于常模,且各主要因子分(恐怖因子除外)及总分、总均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功能障碍.在进行药物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质量,对解除其心理依赖及防止复饮十分重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46例手术治疗体会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脱位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多发生于老年女性.踝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其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2].大量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踝关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十分必要.现对我院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6例的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金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及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锐器伤是当前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面临的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1],是口腔科医务人员面临的损害身心健康的危害之一.据资料显示,有二十多种传染病病原体可以经过血液接触感染人体[2],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概率较高,造成机体本身的抵抗力降低与口腔科环境中接触感染性血液的几率较大[3],因此锐器伤成为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4].

    作者:王婷;张红艳;李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院2011年8~11月门诊药房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对2011年8~11月该院门诊药房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以评价其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4个月内的门诊药房处方进行随机抽样,按照相关法规、规定对抽样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共计抽取门诊药房处方417份.8~11月期间,不合理处方比例不断下降,平均为39.55%;不合理项目中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排在第1位;含抗菌药物和注射剂处方平均比例分别为31.26%、12.89%,处方中药物均使用药物通用名.结论 在建立处方统计制度和采取干预措施后,该院门诊药房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正不断提高.

    作者:蔡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利凡诺羊膜腔外注射中期引产致过敏反应1例及护理体会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其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2种形式:(1)用药后立即发生,称为即发反应;(2)潜伏期30min,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笔者采用利凡诺宫腔内羊膜腔外注药行中期引产致过敏反应1例,因抢救及时,护理措施得当,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华新桂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透室护士工作压力因素分析与应对方法

    笔者对2002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血透室护士的工作、生活、心理变化、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总结,对各种压力产生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徐冬梅;郑秋月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年资护士在门诊服务台患者就诊中的作用分析

    门诊服务台是医院临床工作的窗口,是直接对患者进行诊疗、咨询、体检、分诊的场所,其服务态度的优劣、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我院具有一批高素质的医疗服务团队,临床医师诊疗经验丰富,护理人员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与责任心,这些都为医院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钟容英;吴清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河北省卫生行政处罚网上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自2011年1月份开始,河北省卫生系统正式启用执法办案网上管理系统,向实现全省卫生系统执法办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在卫生系统行政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提高监管效能和执法水平的必要手段,也是卫生行政部门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依托.

    作者:郭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食物对口服抗菌药物疗效的影响

    药物在体内通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过程,而药物的吸收是影响药物发挥疗效的主要因素.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食物能延缓胃排空,延缓口服药物的吸收,也能增加吸收;食物能延迟药效的发生并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作者:刘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探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体制的改革与不断完善,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积极探索和研究行之有效的医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文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当前临床药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目前,国内临床药学教育培养模式尚不健全,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缺乏临床理论基础和临床思维模式,使药学理论知识不能与临床充分结合,终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的融入临床治疗中,不能与医师、护士和患者很好地交流和沟通,导致不能及时地分析和解决临床上出现的用药问题,因此也增加了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针对上述困难,本文就临床药学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讨,具体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作者:邱敏;杨征;李焕婷;贾平平;杨玉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血清β-hCG联合尿素氮、肌酐、尿酸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病理生理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8例HDCP孕妇作为HDCP组,另将128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β-hCG及Cr、BUN、UA水平.结果 HDCP组血清β-hCG及Cr、BUN、UA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β-hCG联合肾功能指标检测对HDCP患者病情的转归及判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军梅;李云霞;石国素;黄红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气管切开术后缝合固定套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缝合固定气管套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8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9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气管套管固定;试验组术后予以缝合固定气管套管.对2组术后置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皮肤挫伤、套管脱管、切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3%、0、0.6%,低于对照组的36.5%、10.3%、14.6%,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气管切开套管缝线固定能有效地保护颈部皮肤、减轻患者不适和痛苦、减少出血、避免套管脱出,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丽慧;黄波;邓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配制过程中出现变色原因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临床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在配制过程中,常遇到注射器内和输液瓶内溶液发生变色问题,现对其分析并提出建议.1 变色原因分析(1)奥美拉唑是苯咪唑的衍生物,不溶于水,易溶于碱性液体,因此其注射剂制成钠盐.奥美拉唑钠的化学结构中具有亚磺酰基,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所以制成冻干粉制剂.

    作者:韩月梅;丁红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手术室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是医学院校教育的延伸,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加速培养实用型的现代护理人才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需要.我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非常重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的能力培养.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临床科室,专业性强、专科操作多、工作节奏快,而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周,因此带教工作尤为重要.对我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实习生分别采取2种带教方法并进行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改善手术室患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 将6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手术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术室患者的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对于其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黄振华;唐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为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达标率低[1],并发症高,致残率高,终身患病需坚持服药,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有效控制高血压,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及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近年来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转院途中危重症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危重患者,在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如何转至适当的医疗机构已成为危重患者救护一项新的课题[1].

    作者:甘雪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脑梗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肢体锻炼的护理、语言及吞咽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比较2组肢体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郭春玲;高丽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分度中较为严重的一类,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分娩期产妇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会加重产妇的病情,因此,加强此阶段的护理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作者:赵雅卿;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调查研究

    目的 通过对冕宁县少数民族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进行普查,了解其生殖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2010年居住在冕宁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的20~55岁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病普查与分析.结果 共普查14684人次,生殖系炎症发病率为67.2%,其中宫颈炎占46.6%,外阴阴道炎及盆腔炎占27.4%.结论 冕宁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育龄妇女普遍存在生殖系疾病,各部门应重视少数民族妇科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妇科病普查质量管理,促进妇女健康干预措施的实施,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凌元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