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腔内技术在深静脉血栓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朱伟;陈玉霞;李小静;张希全;潘晓琳

关键词:血管腔内技术, 深静脉血栓, 闭塞性疾病, 应用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易并发致命的肺栓塞(PE)和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近年来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全身/局部)、外科手术取栓等,临床尚无统一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日趋发展,目前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DVT主要病理、生理学及危险因素,诊断及新早期诊断,血管腔内技术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现状、进展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解析及决策

    目的 调查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便指定相应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11年1~12月全院12个手术科室的医师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10个项目的 满意度为97.5%.全部为满意的项目是接患者及时、手术中无菌操作正确2项.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有8项,不满意意见依照满意度情况排序依次为:物品准备不齐全19例次;护士传递器械不主动、欠熟练14例次;术中护士不坚守岗位9例次;手术中护士闲聊8例次;护士服务态度欠佳3例次;体位摆放,环境,带教情况欠佳各2例次.结论 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评价意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护理人员应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及时发现与纠正执行中的偏差,并有效地进行控制,以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

    作者:张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该院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收集该院儿科出院病历54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59%,病原菌检测率为8.00%;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联合用药较少且均为2联,联合用药率为7.4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剂使用频率高,为43.47%;抗菌药物更换率为12.00%.结论 该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学习和认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杨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利巴韦林雾化吸入.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喜炎平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用药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耿红;吴明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46例手术治疗体会

    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临床常见的骨折脱位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1].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多发生于老年女性.踝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其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2].大量解剖学、生物力学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踝关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十分必要.现对我院踝关节骨折脱位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46例的手术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金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猪肺磷脂注射液(PS)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以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2、24h时点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临床转归.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4h时点PaO2、PaO2/FiO2高于12h时点,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时点PaCO2低于12h时点,且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均;陈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联合米索前列醇在无痛钳刮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钳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6例孕11~14周且要求无痛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46例和对照组24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联合术前米索前列醇口服行无痛钳刮术,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行无痛钳刮术.观察并比较2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2组均无自述疼痛感觉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观察组无阻力扩宫率为79.7%,高于对照组的37.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钳刮术,具有镇痛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快速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生产,为类白色或者白色的疏松块状物,主要以β甘草酸苷、半肌胺酸、甘氨酸、蛋氨酸等成分为主.有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复方甘草酸苷可以降低转氨酶,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组织的损伤以及肝功能异常;治疗湿疹、皮肤炎;抑制病毒的增殖并杀灭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以下就对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作用、临床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加以总结[1].

    作者:张颖;王智颖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门诊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不合理使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讨论降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对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对抗高血压药物不合理使用患者114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药物联合选择不当占39.4%,未按时间服用占32.5%,频繁换药及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占19.2%,忽视血压变化占7%,药物过敏占1.7%.结论 根据药物的作用合理科学的配药,保证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从而有效、经济、安全的使患者控制血压.

    作者:李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与羊水粪染的关系

    胎儿窘迫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直接原因,羊水粪染与胎儿窘迫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自然分娩960例产妇中,发生羊水污染伴有新生儿窒息225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荣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介入术后腰大池引流43例临床护理分析

    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刺激征,临床上患者出现严重的头痛、呕吐等症状.蛛网膜下腔的凝血块释放血管收缩物质,可引发脑血管痉挛,导致脑缺血、缺氧的发生,从而产生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脑积水等并发症[1].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可以快速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减轻或消除脑膜刺激征和脑血管痉挛,并降低脑积水发生率.

    作者:符代雪;廖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医药教育改革之研究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足之处.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药教育和事业的未来.然而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无现成模式可以照搬,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载体和执行者,在进行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王静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人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2型糖尿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目前年龄>65岁人群中,大约25%都受到糖尿病的困扰.如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糖药物的使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利器之一,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用药水平、自我监测能力等,对糖尿病的治疗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周娟;于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负激励在手术室的应用

    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1].负激励是对个体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进行惩罚,使管理对象改正动机以实现管理目标.负激励方法很多,具体表现为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

    作者:罗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外科急腹症腹腔穿刺的意义及诊断体会

    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外科急腹症明确诊断时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外伤性肝脾破裂及肠系膜血管破裂等,在其诊断不明确或其它辅助检查不能作出快速诊断时,因诊断性腹腔穿刺术(腹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快捷,准确性高,并可重复进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是诊断急腹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腹腔穿刺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148例,证实了术前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金水;李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2例和干预组60例.常规组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30d LEDVT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30d LEDVT发生率为1.7%,低于常规组的11.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LEDVT的发生率作用显著,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欧阳凤珍;周少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与急诊患者的沟通技巧

    急诊患者大多起病急、病情重,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所以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要积极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与家属配和治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宋晓玲;李瑶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风湿性心脏病66例治疗体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超过1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中常见的一种,是急性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亦称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环境下,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焦虑心理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焦虑心理进行调查,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82例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82例患者中存在焦虑17例(20.7%),其中男6例(35.3%),女11例(64.7%),女性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焦虑的发生与病程、合并症、饮食、治疗、对疾病的认知均存在相关性(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胃减容术后的心理状况相对较差,多存在着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平时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除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措施外,还应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关怀,以全面提高其康复水平.

    作者:杜荣慧;卢逢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92例临床治疗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与肠或其他组织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所致的肠梗阻,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40%~60%,而粘连性肠梗阻又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1].后天性多见,常由于腹部手术、炎性反应、创伤、出血、异物刺激等所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粘连性肠梗阻为多.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2例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蒙勤;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致皮肤局部反应1例

    患者,女,35岁,因强直性脊柱炎皮下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11161)25mg/次,2次/周,第5次注射4h后,右侧上臂三角肌下缘出现8cm×6cm硬结,红、肿、痒,持续120h后逐渐消退.

    作者:孔繁凡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